杨晶:内蒙古全区GDP达4790亿人均GDP列全国前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10:17 中国网

  “内蒙古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比1947年的5.37亿元增长196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47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进入前10位。”这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杨晶在今天的发布会上透露的数字。

  杨晶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区成立60年,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实践的60年,是内蒙古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的60年,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60年。

  杨晶介绍说,自治区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改善发展条件又培育发展主体,既争取外力又启动内力和活力,既加快发展更科学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逐步转变,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开始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比1947年的5.37亿元增长196倍。在60年的发展进程中,达到第一个千亿元用了50年,第二个千亿元用了6年,第三、第四个千亿元均用了1年。人均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47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进入前10位。财政总收入由1947年的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712.9亿元,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列全国第11位。在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有84个财政收入超亿元,13个超10亿元。

  杨晶说:“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去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0358元和3342元,由2002年的全国第29位和第22位提高到第12位和第16位。高度重视为困难弱势群体办实事、办好事。仅“十五”期间,全区就有92万农牧民稳定脱贫,70多万城镇人口享受到低保补贴,40多万特困农牧民得到了困难补助,零就业家庭就业、贫困大学生就学、农牧民饮用安全水、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等困难和问题有效解决。培养造就了一支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才、科技工程人才在内的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所占比例大大高于民族比例,在文化、教育、艺术等社会事业部门中少数民族干部比例更高。民族教育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也高于人口比例。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医疗卫生、体育等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杨晶强调说,在去年底召开的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区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发展的奋斗目标,即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实现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中等行列、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力争进入全国前列。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使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经济结构合理、地区特色鲜明、社会稳定和谐、充满生机活力的内蒙古崛起在祖国北疆。

  杨晶表示说,内蒙古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同推进内蒙古的开发建设。同时,也真诚希望加强与中外新闻媒体的交流与合作,诚挚邀请各位记者朋友到内蒙古多走走、多看看,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地报道内蒙古。

  2007年7月25日上午,国新办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60年情况举办发布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储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杨晶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60年的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对此进行现场直播。(唐佳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