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锋内幕:两校为何抢状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10:53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争锋内幕

  北大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黄文帝现象”绝不是个案。为争夺学生,近几年清华、北大的招生每年花费无数。工作方式大同小异,但目标一致——将状元和尖子生尽可能多地收入囊中。

  在其中的一所学校,每年寒假过年回家,退休的老教授和相对有空的博士生,都会被学校分配负责各自老家省份招生的前期工作。首先是跟踪长期联系的学校,了解这届学生的基本情况。而在两次模拟高考后,高校招生的老师会再回基层“重点培养”。除参加统一安排的招生咨询外,他们还会向中学发放少量的优秀学生推荐表,鼓励其报考自己的学校。

  招生老师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在各重点高中的讲座。“讲高中生的未来专业选择和人生道路、成材啊,介绍学校专业的特点。”一位知情者说。相对于北大,清华的工作更早。邓老师证实,在2006年11月开始推荐自主和保送生时,他已到达重庆,开始在各重点中学的巡回演讲。聆听演讲的学生人选,由中学老师推荐,人数控制在数十人之内。

  最重要一环是在高考成绩出分前几天。北大的一名老师说,招生的老师都会提前蹲守,第一时间拿到所有的考生的成绩。通过对“组档线”和考生意愿的准确把握,两校可以给考生准确的信息,“告诉他们没问题或者有风险”。

  而两校招生竞争发展到最后,几乎已无所不用其极。

  王邦维老师举例说,今年重庆理科状元——南开中学学生陈竞,本是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此前已被确认录取。“按各校基本上不成文的君子协议,各自的自主招生都是互不挖角。”王邦维说。但最后,清华仍动用关系得到了这个人。

  更极端的例子是,竞争最后争到了“敏感人物”身上——2005年12月,一位中央主要领导视察青海时来到贫困户王海生家,与其女儿、西宁市高二优秀学生王珊有一段很长的对话。王珊当时表态,想报考北大的对外贸易专业。两年后,这个女孩成为青海高考状元。“清华仍上门要人,但最后没有成功。”一位北大的教师说。

  两校为何抢状元

  “招生的激烈竞争纯粹是社会观感的问题。”北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而现在的中学,“高考结束后,他们根本不说有多少人考上了重点大学,只说考了几个北大、清华”。

  这名老师分析:由于缺乏对大学专业的了解,对中学老师和学生,所报考专业前几年所招考生的素质和分数,不可避免成为最具说服力的指标。这种情况下,“如果清华的文科连续几年都招生优于我们,我们的文科招生以后就很难再拥有好的生源,这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社会对状元的炒作也加剧了恶性竞争。大大小小的状元产生后,注定成为社会的宠儿。

  这种风气开始于2000年前后。当时,四川文理科高考女状元刘洋洋、叶欣一出炉,某公司就曾想出资10万请这对“姊妹花”作“情感代理人”拍广告,但遭拒绝。2004年,四川乐山犍为一中考生黄霞蔚以686分成为乐山市理科状元,县政府决定奖励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市价8万元。2005年,江苏省文科状元林叶出版文学作品集《船家心语》,见面会在南京湖南路新华书店一家小型会议室举行,房间里站满了前来取经的家长和孩子,其中有不少小学生。

  如此社会气氛直接影响了高校,他们为争夺优质生源大打出手。“这是北大1998年校庆后开始出现的。”一位北大的老师说。

  状元之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985工程”的学校竞争中,全国只有清华、北大入榜。国家仅投入到这两所名校一期的建设资金就达到36亿。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对手,因此而只剩下两家。

  而“马太效应”的一个表现是:以前还有三四个高校有招到状元的机会,这几年全被北大清华瓜分,有些名校甚至连文科前20名都碰不到。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30个省份产生66位高考状元,除了部分选择就读香港的高校外,其中27人选择清华,占40.90%;22人选择北大,占33.33%。9年来,清华在状元之争上首次超过了北大。

  当然,招生的竞争只是两校竞争的一个方面。这两所百年老校,从出生起,在生源上、学科评比上,竞争就已经到了残酷的地步。

  蔡元培、胡适、季羡林……这些名字反复出现在北大人的嘴上;而清华则以拥有“两弹元勋”邓稼先、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而自豪。

  在北大,津津乐道的是,在2006年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最新全球百大大学榜中,北大全球排名第十四,位列亚洲之首;而在已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清华大学”,反复宣传的是其在国内高校中第一流的理学学科群,拥有全国最多院士的物理系、拥有全国人均经费和发表论文数量全国第一的生物系,还有强大的数学和化学专业。

  而在两校的BBS上,相互攻击已成一大特色。水木清华的BBS上,只要北大一出事,清华的学生就会反复渲染。反之也是如此。但在这个过程中,无人关注那些状元的真实想法,包括即将进入北大的黄文帝。

  -链接

  清华与北大的骄傲

  -状元归宿

  一个惯例是,理科状元青睐清华大学,文科状元青睐北京大学。

  2007年,全国30省份产生66位高考状元:其中女生46人,男生20人,文科生34人,理科生32人。其中27人选择清华,22人选择北大。

  -政要母校

  近10年来,清华已培养出三百多名省部级以上官员。中共中央政治局现任8位常委中,3位是清华大学毕业;截至2007年5月底,拥有北大教育背景(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等)的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接近60人。

  -名人辈出

  ●清华大学的代表人物有: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中国国学大师王国维;两弹元勋邓稼先、周光召、彭桓武;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北京大学的代表人物有: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白话文开创者胡适;经济学家、人口学家,“计划生育”的提出者马寅初;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辉煌历史

  ●清华大学:1911年建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它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程师摇篮”。1978年后,经“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的实施,现已成为一所设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898年建立,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在2006英国《泰晤士报》的世界

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列世界第十四,名列亚洲高校第一。

  -不灭精神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北京大学: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资料整理:杨洋)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 姚佳威 发自北京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