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损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11:42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南京民国建筑的保护与损毁(图)
吴光杰孙子吴维成说,房子给别人,我一百二十个不放心 卞宁/图

  “一首无声的旋律、一幅立体的油画”,南京大学历史系首席教授茅家琦如此形容南京的民国建筑。

  从1912年到1949年间,梁思成、李延直、李锦沛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建筑学家学成回国。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既有中国古典式楼群,如南京大学的民国建筑群、南京博物院等,也有纯西洋式建筑,如中山北路上的原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颐和路上公馆区等,还有中西合璧的设计,如原新都大戏院也就是后来的胜利电影院等,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和工艺水平。

  著名古建筑专家、

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潘谷西说,南京的民国建筑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建筑物反映了厚重的历史,是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其次,从建筑学术的角度看,南京的这些建筑是中国建筑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迁字篇】吴光杰公馆变迁史

  南方周末记者 鞠 靖 发自南京

  南京,江苏路25号,一座建于1930年的民国公馆,现在它的围墙刷上了巨大的“迁”字。

  将江苏路25号的住户迁走,是颐和路改造的计划之一。但是,房主吴维成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他绝不会搬走。

  房契,带走

  吴维成的祖父吴光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毕业,军事译著家,曾在德国柏林炮校学习8年,后任中国驻柏林大使馆武官,6年后回国,斥资16000大洋买下一亩多地,1930年建成江苏路25号公馆。

  早在1929年,民国政府《首都计划》将颐和路、江苏路一带规划为新住宅区,一时高官名流蜂拥,纷纷在此落户。当时的规模是花园洋房9265幢,宫殿式官邸25幢,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馆”。吴家也在其中。

  这座公馆当时可谓十分考究,青砖建造,梯形屋顶,方方正正的小楼,西南角建成了六边形,稳重而又灵动。除了图纸复制自德国外,地板是美国杨松,浴缸是1900年英国造。窗户是日本进口,没有油漆、没有防腐处理,但历经七十多年风吹雨打,仍坚固如初。

  1931年1月22日,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授吴光杰少将军衔。抗战开始,吴光杰离开江苏路25号迁往重庆,汪伪政府宣传部长林柏生住进江苏路25号。抗战胜利后,林被枪毙,吴光杰迁回。

  吴先后任吴淞陆军军官教导团教育长,黄埔军校编译处处长、训练部总监、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在黄埔军校期间,吴光杰主讲战术指挥与德国战术等,是军校的知名教官之一,译有《德国军事教程》等,著有《德国军事调查记》、《国防知识》、《第二次欧洲大战史》、《太平洋大战史》、《英汉军语字典》等著作三十多种。

  郝柏村、郑为元等国民党军界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是吴光杰的学生。郑为元家庭困难,在黄埔军校读了一年就无法维持,吴光杰亲自把他叫到家中,勉励他克服困难,一定要把书读下去,把学业完成,郑后来在台湾官至“国防部长”。

  抗战时候,吴光杰每天在“中央广播电台”主讲一个小时的“国民军事常识”,讲解军事常识、世界军备,号召全民抗战。抗战之后,蒋介石曾准备派吴光杰出任驻美大使,但面谈之后,发现吴为人拘谨、不善表达,于是作罢,改派顾维钧。但是,国民党军事人员凡是要外派出国的,却必须先经吴光杰外语考试。所以,吴光杰虽名气不大、官位不高,却在国民党军界享有极高声誉,后来他去世时,蒋介石亲笔题词“绩学贻徽”。

  1948年,国民党军队在长江以北战场节节败退,吴光杰带领在南京的一家老小和江苏路25号的地契去了台湾。

  吴光杰的儿子吴世武当时正驻军甘肃酒泉。他是黄埔军校第12期学员,28岁当上了上校团长,曾在张治中女婿周嘉彬麾下,并随之远征印度。1949年,张治中致电吴世武,叫他不要去台湾,后来,吴世武率领7000人起义,将完整的玉门油田交给了新中国,他也成为5个兄弟姊妹中惟一留在大陆的。

  1949年之后,吴世武在解放军中当了3年团长,因为不适应新疆的气候,先是到当时的新疆省政府当一名参议,后来提出回南京。政府发给他800元,并给他开了路条,吴世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南京。

  回到南京,吴世武原想住回江苏路25号,但发现房子已经由军管会代管,吴世武不敢提要房子的事,在政府安排下,住到了山西路大同新村的一栋房子里,开始卖木炭为生。吴世武为人忠厚,别人在木炭上浇水,但是吴世武却只会干的来、干的去,生意就赔本了。但因他性格豪爽、助人为乐,被推举为南京市鼓楼区商会会长。

  后来,吴世武和人合伙办南京橡胶厂,每人投资500元。刚开始,为了艰苦创业,大家的工资都定得很低,想等工厂搞起来之后再涨。吴世武和普通工人一样干活。吴维成还记得,当时和父亲一起拉着人力车在丁家桥收购牛骨头,拉回马台街的厂里熬牛皮胶,自己在前面用绳子拉车,父亲在后面推。

  就这么辛苦干了一年多,1956年南京橡胶厂公私合营了,吴世武当了供销科长,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那里。

  1954年的时候,南京缺少教师,吴维成的母亲是金陵女子大学的毕业生,她的一个同学到南京一中教书,介绍她去一中,当时的校长朱刚(后任南京市委宣传部长)当即叫她第二天来上班,从那以后,吴维成的母亲在南京一中教了几十年书。

  一家子,分开了

  不能入住江苏路25号的日子,吴家颠沛流离。

  先是在山西路大同新村,好几家人住一个小洋楼,吴家住在二楼,有三个房间,楼后来被收走成了部队宿舍。

  1957年前后,吴家搬到了三山街裱画廊,只有一间房,一二十个平方米,隔壁是个厕所,大家都到那里倒马桶。

  后来,吴家一家8口又搬到了中山南路738号,那是3间平房,四五十平方米。

  再后来,南京一中给吴维成的母亲在内桥34号分了一套房子,总共两大间。

  1966年,“文革”开始,清理阶级队伍、造反派夺权,有人看中了吴维成母亲的房子,但是吴维成的母亲无党无派,“反右”的时候连“右派”帽子都没沾上,造反派只好从吴世武身上下手,说他是“国民党残渣余孽”,经常半夜三更踹门而入,名为查户口,实为骚扰。不久,吴家被赶出内桥34号。吴维成兄弟姐妹5个,下放到了3个地方,吴维成在扬州六圩,老三在虹桥,大哥回到安徽原籍,母亲则带着弟弟妹妹在灌南,全家四分五裂。

  吴世武作为重点统战对象,下放需要经过市委统战部的批准,最终得以留在南京,被迁到绒庄街58号一间破旧的十多平方米的木板老房子里,那里过去是镖局,房子很窄,像火车车厢,外面大雨,里面小雨。

  吴家离开的岁月里,江苏路25号也不太平。先是军管,后来交给地方,成了鼓楼区交通科。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当时著名的精神病学专家、南京市精神病医院院长王慰增住在这里。“文革”时,王受到不公正对待,被游街示众,最终割腕自杀。时至今日,江苏路25号自来水交费发票的抬头还是他的名字。

  在王慰增之后,江苏路25号成为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房子,陆续搬进了5户人家,二楼是机械工业厅王厅长,一楼是陈处长,三楼2户人家,平房住了一户人家。

  就在这期间,吴家听说江苏路25号院子里又要盖一座新楼。

  吴维成的母亲当时得到消息,赶紧从城南绒庄街赶过去看,但那时她不敢说房子是自己的,只敢远远地、偷偷地看,看有没有盖房子。

  当时,盖房子的线都已经划好了,马上就要动工,正好住在二楼的王厅长出差回来,他说这样破坏了建筑格局,而且挡风挡光,于是打电话给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二天工程就停了。

  “文革”结束之后,吴家散落海外的亲友成为中国建设急需的人才。吴维成的姑父徐修惠是著名的水利专家,大伯吴世汉是有名的商人。1979年,中国驻日本大使邀请吴世汉回国定居,吴提出回国可以,但是要把江苏路25号房子归还,“不能连上厕所的地方也没有”。大使把这个要求向分管外交的谷牧副总理作了汇报。当时,徐修惠也正好回国参加三峡大坝的论证,带着吴维成一起去双门楼的江苏省外办,提出要求把房子发还。

  其间,吴维成的姑妈姑父去了一次江苏路25号,姑妈一看到这个房子就很激动,她说房子里的一张铁床是“传家宝”,她和她的孪生姐姐就是在这张床上降生的。

  老房子,还了

  吴家的要求引起谷牧副总理的重视,国务院批文给江苏省政府,要求一年内发还。当时南京有三百多户华侨要求落实政策,但是能够像吴家这样拿回房子的,只有10户人家。

  1980年,江苏路25号回到了吴家手里,吴世武带领儿女,把围墙建起来,在院子里种树维修房屋。吴世武说,这里的一切,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为了办房子手续,吴家特意去了台湾,找到了当年吴光杰带走的那份房契,江苏路25号成为颐和路公馆区惟一一家有齐全的房产证、土地证的民国公馆。

  1980年之后,吴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哥哥和妹妹先后上大学、出国,母亲也出国住了8年,直到1994年回国照顾病重的吴世武。

  1995年,吴世武病逝,吴维成的母亲也无法长途跋涉出国了,她患有糖尿病、白内障,行动不方便,原来每个周六还到马路对面的教堂做礼拜,现在只能在院子里散散步。

  吴家在江苏路25号安居乐业26年,到了2006年,区政府突然通知吴维成搬家。按照规划,包括江苏路25号在内的31栋民国建筑将整修一新后成为跨国公司的“总部基地”,包括吴维成家在内的343户居民将搬出颐和路公馆区,另寻住处。

  此外,将要新建的9座仿民国建筑中,有一幢就在江苏路25号的院子里。

  在鼓楼区政府看来,将吴维成们迁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颐和路上的民国建筑,但是吴维成说,自己有能力保护好江苏路25号。“政府有钱可以保护,但保护民国建筑绝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他们对这些房子没有感情。”

  二十多年来,江苏路25号维修花费了上百万元,地板每年都刷一次,每过几年,就要把一块块瓦掀起来,换衬在下面的油毡布。这些资金,一是来自海外亲友接济,二是来自围墙上5个门面房的租金。“我的父亲要求我们对这个房子要倍加爱护,我们对房子有很深感情,我们血脉相连,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们都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墙上连一颗钉子也没有。房子给别人,我一百二十个不放心。”

  吴家隔壁,是江苏路23号薛岳公馆。江苏路25号只是一级二类建筑,而江苏路23号因为房主的显赫声势,被定为一级一类,归鼓楼区房管所管理。现在,这座公馆已经破烂不堪。吴维成曾经亲眼看到农民工挥舞铁锤砸薛岳公馆的窗台,他说,“我的房子如果那样修,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三年以前,就有人向吴维成出价3000万元购买,吴家一口回绝,因为这是吴家四代人的精神纽带,不是金钱可以换取的。吴家四代人,有一百多号人在世界各地,在他们心目中,江苏路25号就是根,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个亲属归国,回来之后不住宾馆,只住老屋。

  吴维成说,收走我的房子,就是收走了吴家的感情、纽带、文脉,老家没有了,他们还会再回来吗?

  颐和路公馆区

  1929年12月,近代中国较早的一次系统性的城市规划——《首都计划》在南京诞生。规划不仅对南京的城市用地按功能做了细致划分,还将住宅分为四个类别:上层阶级住宅区,一般

公务员住宅区,一般市民住宅区以及棚户区。1933年,当时的南京市政当局计划新建4个高级住宅区,但是只有第一住宅区实施建设,这就是今天还留存的颐和路公馆区。

  “公馆区”以颐和路为中心,江苏路、宁夏路、宁海路、西康路、北京西路等十多条道路纵横交错,区内建有各式“花园洋房”近400处,平均每户用房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最有名的如宁海路5号住宅、颐和路34号等。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