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离全国百强县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09:33 《决策》杂志

  -赵金宝

  安徽十强县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因此,安徽要圆全国百强县之梦,并非遥不可及。

  2006年安徽十强县座次已排定(分别为宁国、凤台、肥西、繁昌、当涂、天长、芜湖、无为、肥东和广德),这次评选也采用了全国百强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因此,这十个走在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反映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是可以与全国百强县作对比的。那么安徽哪个强县能率先步入全国百强县之列呢?

  “十强县”与新郑市的差距

  河南省新郑市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100位。根据是次评价结果,安徽十强县综合发展指数比新郑市低21个百分点。其中,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和发展潜力指数分别低24.17个、15.03个和7.09个百分点。十强县中,宁国的综合发展指数与新郑市的差距最小,为13.02个百分点,无为与新郑市的差距最大,为27.46个百分点。其中,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类指数中,宁国的发展活力指数比新郑市高5.29个百分点,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两类指数最高的宁国比新郑市分别低17.15个和1.46个百分点。

  发展水平指标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差在经济总量上。2006年,安徽十强县县均GDP不及新郑市的一半,GDP总量最多的无为只及2005年新郑市的64%;县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新郑市的67%,最多的宁国只及2005年新郑市的89.8%。由于安徽十强县经济总量偏小,导致经济密度偏低。2006年,安徽十强县经济密度仅为新郑市的23.2%,最高的凤台只相当于2005年新郑市的40.6%。

  二是差在经济结构上。2006年,安徽十强县非农产业比重比新郑市低14.6个百分点,最高的繁昌比新郑市还低5.1个百分点。

  三是差在人均水平上。2006年,安徽十强县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新郑市的41.1%、60.4%和81.2%,人均GDP最高的宁国仅相当于新郑市的71%,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宁国和繁昌好于新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当涂高于新郑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福利院数床位数,安徽十强县比新郑市少4.9张,除宁国、凤台和繁昌3个县(市)多于新郑市外,其他县(市)均少于新郑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安徽十强县比新郑市少5.7张,只有宁国多于新郑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技术员数,安徽十强县比新郑市少8.1人,也只有宁国多于新郑市。

  发展活力指标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其一,发展速度慢。2006年,安徽十强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和投资变动率比新郑市分别低6.5个和56.2个百分点。

  其二,经济外向度低。2006年,安徽十强县出口总额与GDP之比比新郑市低1.1个百分点,除宁国、天长和广德3个县(市)高于新郑市外,其他7个县(市)均低于新郑市。

  其三,利用外资少。2006年,安徽十强县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之比比新郑市低2.7个百分点,除繁昌和芜湖两县高于新郑市外,其他8个县均低于新郑市。

  其四,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少。2006年,安徽十强县每百户居民民用汽车拥有量比新郑市少4.6辆,没有一个县(市)多于新郑市。

  其五,人均贷款额低。2006年,安徽十强县人均贷款额相当于新郑市2005年的86%。10个县中除宁国、繁昌和天长高于新郑市外,其他县均低于新郑市。

  其六,投资水平低。2006年,安徽十强县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新郑市2005年的85.4%。10个县中凤台、肥西、天长、无为和肥东均少于新郑市。

  发展潜力指标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均常用耕地面积少。2006年,安徽十强县人均耕地面积0.98亩,相当于新郑市的93.3%,除凤台、天长和肥东多于新郑市外,其他县(市)均少于新郑市。

  第二,基础设施落后。2006年,安徽十强县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8公里,相当于新郑市的63.9%,没有一个县超过新郑市。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安徽十强县比新郑市低0.7个百分点,肥西、繁昌、当涂、天长和芜湖等5县均低于新郑市。

  第三,工业劳动生产率不高。2006年,安徽十强县工业劳动生产率比新郑市低15.1%,除肥西、凤台、肥东和广德县等4个县高于新郑市外,其他6个县均低于新郑市。

  第四,科教事业滞后。从反映科教事业发展的四项指标看,2006年,安徽十强县人均科教事业费支出相当于新郑市的86.7%,只有宁国、繁昌和天长3个县(市)高于新郑市;每万人中的中学生人数相当于新郑市的63.7%,没有一个县(市)好于新郑市;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比新郑市多0.4人,只有宁国、繁昌和广德3个县(市)少于新郑市;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仅相当于新郑市的11.9%,最多的宁国市也不及新郑市的一半。

  第五,文化基础条件较差。2006年,安徽十强县人均图书拥有量相当于新郑市的61.1%,除宁国、繁昌和广德3个县(市)多于新郑市外,其他县(市)均少于新郑市。

  追赶之希望在哪里

  从2005年全国百强县评价测算出的综合发展指数看,安徽十强县的综合发展指数均处于全国2070个县的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宁国、凤台、繁昌、当涂、芜湖和肥西等6个县(市)的综合发展指数排名在全国县域500名左右,说明安徽十强县冲击全国百强有一定基础。

  首先,这些县(市)发展潜力基础条件较好。从2005年全国百强的评价结果看,安徽十强县发展潜力指数与全国百强县的差距相对较小,不超过10个百分点。其中,宁国和繁昌与全国百强县的差距不到4个百分点,与新郑市的差距不到2个百分点,说明安徽十强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是安徽十强县冲击全国百强县的优势条件。从影响发展潜力指数的12个具体指标看,安徽十强县的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GDP比例、公路密度及人均常用耕地面积三个指标略高于全国百强县;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GDP比例、耕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明显高于新郑市。宁国、繁昌和天长的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接近全国百强县水平,超过新郑市;凤台、天长和肥东的人均常用耕地面积多于全国百强县,也多于新郑市;除宁国、繁昌和广德公路密度低于全国百强县外,其他7个县(市)均高于全国百强县;宁国、凤台、无为、肥东和广德的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高于新郑市。

  其次,十强县发展活力条件较优。2006年安徽十强县的发展活力指数与全国百强县的差距虽然较大,但要小于发展水平指数(比发展水平指数低5.2个百分点);与新郑市相比,差距仅为15个百分点。

  从影响发展活力的因素看,一是外资企业比重相对较高。2006年,安徽十强县外资企业比重虽然低于2005年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但比新郑市高12.9个百分点,肥西和肥东两县甚至比全国百强县还要分别高27个和8.3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增长速度较快。2006年,安徽十强县工业企业增长速度虽然低于全国百强县,但比新郑市高10.4个百分点,宁国、繁昌、当涂、芜湖、无为和广德等6个县(市)的增长速度均在30%以上,远高于新郑市。工业企业的较快增长,将迅速壮大县域工业经济;而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将对整体县域经济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三是投资增长速度较快。2006年,安徽十强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2005年全国百强县高13.5个百分点,有7个县(市)的增幅高于全国百强县,宁国、繁昌、当涂、芜湖和广德等5个县(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均高于新郑市。投资的较快增长,为后续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动力,并将以其乘数效应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此外,安徽十强县中部分县利用外资形势较好,繁昌和芜湖利用外资与GDP之比已超过新郑市,达到全国百强县水平;经济外向度较高,宁国、天长和广德等3个县(市)的出口总额与GDP之比均超过新郑市,将更增添这些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再次,十强县发展水平提升空间较大。目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冲击百强县的最大障碍。但是,从安徽十强县未来发展前景看,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大。

  先来看宁国。该市工业发展基础好,工业化率超过40%,已初步形成以水泥、橡胶零部件、电子电器等六大支柱产业,拥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产品,如橡胶汽车密封件、耐磨材料、灯具电容器。较强的支柱产业,既有好企业,又有好产品作支撑,加之毗邻发达地区,又有优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明显优势,宁国经济有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凤台是全国煤炭资源大县,已探明储量达百亿吨,已投产煤矿原煤产量超过1500万吨。随着淮南三大基地的建设和境内丁集、顾桥、杨村煤矿的开工建设和达产,未来凤台的原煤产量有望突破5000万吨。这在全国县域是绝无仅有的。资源优势,将助推凤台经济高歌猛进。

  肥西依托江淮和昌河汽车,正在致力于打造全国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业重要基地,规划到2010年基地实现工业产值400亿元,引进配套企业100家以上。目前,桃花工业园内江淮汽车60万辆乘用车生产线正在加紧建设(轿车已下线,并将于下半年上市),已引进配套企业50余家。该县与合肥高新区联合开发的柏堰科技园已初见雏形,总投资10亿元的格力空调生产基地即将建成投产。

  繁昌的水泥年产量将在2008年突破2000万吨,即将开建的台湾宝成鞋业(总投资1.2亿美元)、富鑫钢铁(总投资6亿元)、三鹿乳品(总投资2.2亿元)等大项目,筹建中的荻港新型建材工业园和船舶工业园等,都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另外,总投资233亿元的核电项目落户该县,将更使其经济发展如虎添翼。

  当涂众多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刃模具、机床、筑路工程机械配件享誉全国,并已形成了密集的产业集群;长江钢铁和蒙牛乳业等骨干企业已进入稳定发展成长期,在建的力通稀土钢缆、山鹰纸箱、比伦生活用纸及中意合资发酵肉制品等两亿元以上项目,将对全县经济发展形成重要支撑;而正在筹建的大唐当涂电厂,总投资达120亿元,将于2009年建成,又将助推全县经济跃上新台阶。

  天长是东向发展前沿阵地,民营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形成了线缆、化工、电子等众多的支柱产业,其中工程塑料、电视元件、柴油机缸盖以其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配套能力强,在全国同行业已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优势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有望使该市经济快马加鞭。

  芜湖县作为芜湖市支柱产业(汽车制造)的重要配套基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已形成较为紧密的产业链。截至2007年5月底,仅该县工业园内就签约企业近700家。不难想象,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将使该县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无为依托资源发展的羽毛羽绒加工、纺织服装加工基础雄厚,船舶制造开始形成气候,闻名全国的高沟特种电缆产业群正方兴未艾,即将开建的上海华谊集团投资超百亿元的化工“航母”,又将构筑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肥东作为全国粮油生产重点县、全国农产品优质化工程十强县、全国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依托农业产业化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将逐步呈现;受合肥市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已形成的家电、机械加工制造等支柱产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正在建设中的化工工业园,将接纳众多大型化工企业整体搬迁。工农业并举,又是著名的建筑之乡,伴随着合肥市区大建设大发展,必将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广德是“伸进江浙的触角”,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也是近几年涌现出的一匹“快马”。该县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业已形成的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6大主导产业,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的近百家企业投资项目和该县“121工程”正稳步推进。过去赶超发力使该县实现了从“锅底”到“十强”的跨越,现在的持续发力定会再谱超常规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由此可见,这些县的发展后劲将稳步增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正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安徽十强县缩小发展差距,圆“百强”之梦,并非遥不可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