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面对洪灾(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11:24 央视《新闻调查》
安徽:面对洪灾(组图)
记者姚宇军

安徽:面对洪灾(组图)
马峰

安徽:面对洪灾(组图)
安徽省武警总队队长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7月29日播出“安徽:面对洪灾”,以下为节目实录:

  被采访人:

  熊德超 安徽省阜南县濛洼前线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纪 冰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韩玉道 安徽省阜南县曹集镇东田坡庄台临时党支部书记

  村 民 安徽省阜南县曹集镇东田坡庄台

  马 峰 安徽省阜南县解放庄台临时党支部书记

  兰向雷 安徽省颍上县半岗镇党委书记

  王有为 安徽省阜南县曹集镇便民服务队工作人员

  郎泽旗 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郎湾村民

  杜建民 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郎湾小学校长

  刘 辉 安徽省颍上县县委书记

  许和贵 安徽省阜南县水务局局长

  王金山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储发寿 安徽省武警总队直属支队支队长

  韩海荣 安徽省颍上县赛涧回族乡党委书记

  安 敏 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迎南村村民

  安建坤 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迎南村村支书

  常 彪 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河洼村村支书

  赵志清 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河洼村村民

  王明阳 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镇长

  夏 鹤 安徽省武警总队总队长

  沙文远 安徽省阜南县交警大队城南中队中队长

  柳西涛 安徽省阜南县交警大队城南中队队员

  节目内容

  第一部分

  演播室:7月初,安徽省内淮河流域遭遇1954年以来最大的区域性洪水,为确保淮河中下游地区的安全,蓄洪区的人民“舍小家,顾大家”,做出巨大牺牲,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灾区人民积极组织抢险自救,与50年不遇的洪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新闻资料:淮河干流的水正滚滚涌向行洪区,洛河湾行洪区被动行洪。

  今天上午10点,淮河王家坝水位已涨至27.83米,超过警戒水位0.33米。

  今天下午15点,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涨至27.9米,超过警戒水位0.4米。

  洪峰水位28.38米,超过警戒水位0.88米

  解说: 入汛以来不断升高的淮河水位引起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淮河防汛总指挥部的高度关注。7月9日,位于淮河中游的第一闸王家坝闸的水位已经涨至29米,距离需要分洪的保证水位还差0.3米。

  熊德超:上游的流域下了大的暴雨,高水位很快会来到王家坝。来到王家坝以后,就平缓地往下游下泄。如果下游的水位再下暴雨的话,下边顶托,上边来到,所以水位一直在我们持续在这个高位。而且这个地点呢,王家坝闸是淮河的晴雨表,就看王家坝的水位,来代表淮河的整个情况。

  解说:7月9号,王家坝闸的水位持续快速上涨,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作出指示,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要安徽省各级防汛部门,随时做好开启王家坝闸的准备,向蒙洼蓄洪区分洪,通过行蓄洪降低淮河干流水位,从而保障淮河中下游安全。

  纪冰:那么今年调度就出现了一种比较难决定的情况:就是到了7月9号,上游的降雨停止了,我们省里面预测,(王家坝水位)大致上是在29.6米;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预测,大致上是在29.7米。后来我想就在这种情况下,新筑的闸,我们心里有底数,把它顶一顶,可以把这场洪水顶过去,毕竟有18万亩庄稼丰收在望,把它丢了,太可惜了。我们就提出来,就是在没有新的降雨、洪水来的多少大致上可以预测出来以后,希望能够保一保。

  解说:接到安徽省的报告,7月10日上午,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召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防汛部门负责人召开了电话会议,经过各方会墒决定,尽管安徽省内目前没有降雨,但是淮河上游,河南境内刚刚下过大雨,洪水水量很大,王家坝仍然要开闸分洪,减轻中下游的行洪压力。

  马峰:我们就是要求下来干农活的人员,全部要进行撤离完,不留一人在这(蓄洪区内)。

  纪冰:十点到十点半基本定下来,那么定下来水位到了29.3米就分洪。后来就是他们那边发调度令,通过淮河防总、省防总,传达到前方去。正在这个开闸调度的过程中,正好王家坝对面有一个叫小黄河、白露河,它一股洪水下来,就是那一个多小时。水位就很快地上涨,因为它就在闸的对面,很快地水位呢就窜到了29.48米。在确定下命令的时候,水位是在29.3米;等闸门开启的时候,已经达到29.48米。当时一个小时,涨了10多公分吧。

  解说:经过40多个小时的开闸泄洪,7月11号,王家坝的水位下降到29.21米,蒙洼蓄洪区分流了2.5亿立方米的洪水,蓄洪区内18万亩的耕地被淹。

  记者: 这里是濛洼蓄洪区的曹集镇,由于这里的地势低洼,目前仍然有十几个庄台被洪水围困,现在我们就乘坐这样的船只去那面被洪水围困的庄台看一看,看看那里的老百姓生活状态到底是怎么样的。

  解说:从7月10号,王家坝闸开闸泄洪之后,群众全被安全地转移到了高台上,低洼处的土地已经被洪水淹没,现在他们只能靠这样的船只跟外界保持联系。

  经过20多分钟的船程,我们到达了被洪水围困的东田坡庄台。

  记者:现在只要这水一上来以后,这一个个庄台就成为一座座孤岛了?

  韩玉道:那个王家坝闸一开闸一蓄洪,我们这个地方一片汪洋,看下面都是水,就成为一座孤岛了。从这个7月10号到现在,已经被大水围困了八天了。你看我们一眼望去啊,我们庄台下面密密麻麻的,比较拥挤的,东西是170米,这个南北仅是70米。在这么小的地方,盖了也有157户的房子,有608人生活在上面。

  解说:在蒙洼蓄洪区内有100多个这样的庄台,庄台是一个个在洼地上用土堆起的高台,村民们生活在上面,这使得他们在行蓄洪时,生命和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证。

  记者:我看看你家的粮食现在充足吗?

  村民:粮食够吃的,小麦够吃。

  记者:家里面现在跟平常的生活现在有没有什么其它的变化,大水来了之后?

  村民:一般也没有什么变化,就是这个原料、蔬菜,就是缺这些蔬菜。

  记者:那现在家里面有多少蔬菜我看看?

  村民:开始发洪水的时候接到通知,家里就这些东西,剩下这些东西。

  记者:估计你们家这点菜还能吃多长时间?

  村民:还可以吃三两天吧。

  记者:打扑克呢?现在就是唯一的一个娱乐项目了。

  村民:闷中取乐啊。

  记者:那现在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村民:现在的生活还可以。粮食是够吃的。

  记者:粮食够吃的,那其它副食呢?

  村民:就吃不着青菜,吃饭都吃不到青菜。菜现在比较困难,面条、馍、饭能吃饱基本上,就着咸菜吃。

  第二部分

  解说: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庄台上群众的生活井然有序,从容安定,并没有以前那种洪水来了之后的紧张和慌乱。

  马峰: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么一个镜头:有的村民三三两两地、搬个小凳子,几个人围在一起在剥毛豆,很从容。

  记者:很从容。

  马峰:不慌乱。我就感觉到这个镜头、这个当时这个场景令我,是我没有感觉到、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当时的庄台应该说是洪水来了,没有一点慌乱、是井然有序。

  解说:之所以这次蓄洪之后,蓄洪区内群众依然能够从容安定,是因为在蓄洪之前,安徽省各级政府部门就组织群众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记者:就您所知,当地这个庄台上老百姓是什么时候接到这个要开闸放水这样的通知?

  马峰:这个接到得早、预警比较早,提前好多天就告诉老百姓,马上说,洪峰要来,做好开闸蓄洪的准备。在行洪之前,我们这个地方,(低洼地区)是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整个这个清理工作做得都非常好的。警车在行洪前就是开闸前,警车在这个蓄洪区内哇哇叫着,提醒群众,有没有上(庄台上)去的,抓紧时间上去。但是当时据我们统计,基本上是空无一人的,人民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到庄台上去了。

  解说:为做好蓄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7月7日下午,各个基层的防汛前线指挥部就开始准备蓄洪前的20项预案,从交通、卫生防疫、宣传、粮食供应、电力、通讯、防毒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安排。

  兰向雷:我们就是抓紧时间组织了一批干部,然后分别进驻到我们的被水围困庄台和我们内涝区,然后组织我们的农电设备,抓紧时间给群众恢复电力,保证庄台上被围困的群众能够用上电;另外一方面,为了考虑生活方便呢,我们惟一一条对外通的大堤我们在行洪的第二天,我们就开通了运送灾民到集镇上购买东西的一个公交专线,我们同时把我们的基层干部和我们的卫生人员组织住在庄台上面、开展卫生运动,主要是防止灾后出现大疫。在这一块儿,可以说我们基本上做到了,就是行洪以后,灾民有吃、有住、有电、有水、有序,这个“一无”呢,就是无大疫。这块呢,老百姓现在基本上生活比较安定,可以说一样的行洪,今年老百姓是两样的心情。

  解说:在去东田坡庄台时,我们正好遇到由政府组织的给被围困的庄台送食物的便民服务队。

  记者:我刚才看你们在搬一些物资,那是准备往哪儿搬运的?

  王有为:便民船给他们送青菜,青菜还有一些吃的东西。

  记者:这次送的具体都有些什么东西?

  王有为:具体的就是,吃的有桃、香蕉,蔬菜类的马铃薯、洋葱、辣椒、蒜瓣子、洋葱、鸡

  蛋这一类东西。

  记者:现在马铃薯在街面上现在卖多少钱啊?

  王有为:街面上卖六毛吧。

  记者:卖给灾民呢?

  王有为:一样一样,也是同样的价钱,洋葱四毛钱一斤。

  记者:绿辣椒现在多少钱?

  王有为:绿辣椒贵,1块。

  记者:今天一共准备了多少这样的蔬菜往庄台送?

  王有为:准备了好几百斤。

  解说:除了保证蓄洪区内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部门还想尽办法减少当地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郎泽旗家的鸡场建在低洼地区,蓄洪之前,当地的干部帮他把几千只鸡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记者:这里面放了多少只鸡?

  郎泽旗:这里头一千多只。

  记者:一千多只?你们占了多少间这样的教室?

  郎泽旗:占了四间。

  记者:四间?如果要是政府要不提供这样养鸡地方的话。

  郎泽旗:我们自己找就没有办法了,这是政府主动地来找我们,给我们安排这个鸡场。就是搬到这个上头保险一点,不能受了损失。

  杜建民:镇领导到学校跟我讲,把鸡抬到学校来。我立即给他腾了几间教室,给灾民用的。

  郎泽旗:校长是很支持的,支持这个养殖业,他是很支持的。

  解说: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于生活在行蓄洪区内的受灾群众实行经济补偿,相对来说减少了他们的损失,这使得群众在行蓄洪时心里也有了底。

  兰向雷:2003年以后国家启动了行洪区应用补偿办法,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部分的保护。老百姓感觉到,虽然把我的庄稼淹了,但是我们以后国家肯定要给我们补偿的。这块儿情绪上面相对地比较稳定。

  刘辉:那么以我们颍上县为例,2003年国家对行洪区的群众农作物分夏秋两季进行补偿,总共补偿每亩地达到700多元,已经和他们的正常的收入还要略高,所以群众非常满意。

  解说:蓄洪区群众生活安定,除了这次在行蓄洪前有充分准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国家投资,对安徽省内淮河流域的行蓄洪区进行移民迁建,把原来居住在平地和低洼地区的群众转移到高台上或者保庄圩内居住,使得蓄洪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彻底改变了以往行蓄洪时人员大规模转移搬迁的局面。

  许和贵:住房条件是由差到好由危到安。以前开闸蓄洪,三天雨一下,心里就害怕,需要东搬西挪;现在有庄台了,安全,有保庄圩了,所以人都住在这个安全地带。

  解说:在颍上县的三个蓄洪区内有4.5万人居住,此次行洪时只转移了665人,这在颍上县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刘辉:我们仅用两个小时把这655人都全部转移到他们各自的移民迁移点的家中;而在2003年、2001年、1991年以及在这期间的数次行洪,每一次行洪人员都要大规模地转移、大规模地搬迁,道路拥挤、人声鼎沸。而在今天,没有任何喧哗,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纪冰:从转移的人口来讲,我们1991年那一年基本上是号称百万大移民,大致上是90万人左右;2003年呢,我们转移22万人,加上洼地的转移人口,大致上是40多万人;今年我们行洪区转移是10500人。

  王金山:如果说2003年以前,那是来了水之后人们离开家往蓄洪区外跑;那么这次实际上是离开了低洼地区往家里跑,这是两个劲儿,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应该说洪水比前一次要大得多,但是损失比那个时候要小得多。那个时候搬迁转移的任务特别重,这次相对就少得多。从整个局面看,改变了过去杂乱无章,实现了现在这种井然有序的局面。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