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60年回顾(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04:4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为乌兰浩特市的市民在成吉思汗庙广场休闲。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形成了在统一的国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构想。抗战胜利前夕,乌兰夫肩负这一重托,带领蒙汉各族大批干部,从延安回到内蒙古,任绥蒙政府主席,并将这一构想付诸实践。 1945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乌兰夫任主席,联合蒙古族各阶层,联合内蒙古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开展内蒙古自治运动。在此基础上,1946年的“四三”会议(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统一了东西蒙自治运动,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地位。 兴安盟的首府乌兰浩特,汉语意为“红色的城市”,60年前还叫王爷庙。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成立,乌兰夫当选为主席。它的成立,宣告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诞生。 今年84岁的高万宝扎布和91岁的克力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见证者,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两位老人感慨万千。他们说,当时的内蒙古一穷二白,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就有目共睹,这要归功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实践。 ●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60年的艰苦奋斗,当前的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说。 据介绍,1947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生产总值只有5.37亿元,到1978年时,达到58亿元。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4790亿元,财政总收入712.9亿元。“十五”期间,生产总值的增速达到年均17.1%,位居全国第一。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58元,为全国第12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42元,为全国第16位。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说,内蒙古60年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历史选择,是增强各民族团结与合作、促进各民族繁荣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保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杨晶说,这一制度明确规范了中央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利和政策空间,使自治地方政府能够在中央总的路线方针指导下,结合自治地方的民族特点和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少数民族的权益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切实的保障。 ●管理国家事务和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60年来,内蒙古先后建立了3个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达斡尔自治旗)和19个民族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负责人均按法定原则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各族人民充分行使着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十分重视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项条例的制定和建设,在立法、变通执行、语言文字、培养干部、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方面认真行使了自治权,共制定和批准了449个地方性法规,充分保障了实行区域自治的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并且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副主任曹艳荣介绍,到2006年底,全区党政机关少数民族干部接近5万人,占机关干部总数的30.5%,其中,蒙古族干部有4.19万人,占25.92%。全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干部2684人,占总数的40.3%。在社会事业部门,文化、教育、艺术系统中,少数民族干部比例更高。 ●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 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区有少数民族中小学生75.34万人,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24.18%,其中蒙古族学生66.97万人,占总数的21.49%。在全区36所高校中,都开展了民族教育,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6.94万人,占大学生总数的27.15%;蒙语授课专业101个,蒙古族学生5.7万人;少数民族研究生3049人,占研究生总数的35%。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何成保说,内蒙古的基础教育是从简陋的马背小学、炕头小学走过来的,是从黑板上画实验、作业上作实验的时代走过来的。推前半个世纪,草原上到处都是文盲,今天,内蒙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了,这确实意义非凡。本报记者 陈劲松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