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26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10:3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张庆源

  夏日的一天,国家旅游局的小汪走进局机关的大门,猛地感觉办公楼大厅里比以前“暖”了不少。

  “倒没有感觉不舒服,但作为个人来讲,我还是喜欢原来更低点的温度。”小汪说,“我喜爱更为凉爽的空气。”

  北京的国家机关办公楼空调温度的变化源于国务院办公厅6月1日的一个通知,文件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夏 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

  与此同时,关于控制空调温度的国家立法也在酝酿,从6月3日起,国务院法制办开始就《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向全 社会征求意见。

  这个条例草案的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对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除特殊用途外,夏 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

  “如果就空调控温正式立法,需要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这事现在还没有进展到这个阶段。”7月14日,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对本报记者表示,“不过,我在民建中央的办公室空调温度已经调到26摄氏度了。”

  1902年,美国人开利发明了第一台空调。至今,北京的一些

写字楼仍在使用开利牌的中央空调。105年前的开 利不可能想到,他所缔造的这个工业发明将来可能被“高位截肢”,失去它26摄氏度以下的功能。

  凉爽的危机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曾经长期在高温天气下表现出不快、疲惫和沮丧,开利的发明昭示了人类战胜高温的极大决心 ,在2002年纪念开利发明空调100周年的国际会议上,人们一直重复一种说法:假如没有空调,全世界的工作效率会降 低40%。

  但是这次会议并没有讨论空调诞生以来耗费了多少

能源

  小汪没有将办公室的“节能意识”带回家中,她说这不仅仅是温度高低的问题,关键是一种生活状态:“在非常凉爽 的空气里,飘荡着CD声,你能体会那样的感觉吗?”所以,为了身心的双重愉悦,她在家里仍然开着低于26摄氏度的空调 。

  小汪们的愉悦背后,是每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的高度紧张,中国不少城市夏季用电高峰负荷的1/3以上为 空调用电负荷,有的城市达到30%-40%。根据空调制冷的原理,温度越低,每降低一摄氏度所耗费的电量就越大。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在任中国驻法国大使时曾去过许多国家,在他看来,现在中国的生活方式类似西方工业化国家的 20世纪50-70年代——开大排量的车、把空调开得很大。“中国人口现在是13亿,以后是14亿、15亿,中国的城 市化率现在是42%,以后将达到60%,整个环境和国情根本不能承受这种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吴建民说。

  医学专家们也批评空调温度过低不利于人体健康。室内外温差过大会使人体感觉头晕、易倦、全身不适及免疫功能下 降等不适,容易患上关节炎、肩周炎、感冒等“空调病”。

  他们认为,夏季最适合人体的温度就是26摄氏度。

  那么,如果以26摄氏度为界控制空调温度,能够节约多少电耗?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康艳兵博士提供的数据显示,如果将空调夏季设定的温度提高2℃,就可以削减空调峰值 电力负荷10%-15%。如果夏季空调温度调高1℃,空调能耗可降低约10%,仅北京的400万户家庭就可以节省1. 08亿千瓦时电。

  同时,可以减排二氧化硫约2400-3500吨,二氧化碳约40万-60万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可以减少酸雨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助减缓气候变暖、雪线上移、荒漠化扩大、物种变异、海平面上升和沿海城市被淹。

  海尔的科幻

  为此,国务院从2005年起着手空调控温节能,那一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 ,夏季空调温度设定要不低于26摄氏度,而2006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也述及限制空调温度。

  “发改委将把(国务院决定的)执行情况纳入到各级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定期对机关办公楼、宾馆、写 字楼、商场、超市等空调使用大户室内温度进行抽查检测,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6月4日在接 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的公布,使得“空调控温”进入了立法进程。在这个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第二天,6 月3日,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的空调温度首次调到26摄氏度,政协常委们身着便装出席了会议。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 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时身穿白色衬衣,吴邦国在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时也着便装。分析人士指出,中央领导是在为“节能 减排”率先垂范。

  “控制空调温度的做法,主要是借鉴的日本的节能经验。”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王梦奎对本报记者表示,“我 在办公室基本都不开空调。”

  而在北京街头,已经出现了一支身穿蓝色T恤衫,挂着“节能警察”胸牌的节能监察大队。“节能警察”们根据公众 的热线举报,上门调查那些温度在26摄氏度以下的违规公共场所,并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

  进入“26摄氏度生活”之后,北京的不少服务场所也碰到了难题。“前几年的三伏天,商场里空调是摄氏18度, 现在一下子调高将近摄氏10度,投诉的顾客不只一两个人。”北京一家大型商场负责人说,“我们只能反复在广播里向顾客 致歉。”

  另外,一些中央空调缺乏控温设备,只有高、中、低几档可以调节,无法调出确切温度。

  于是,有人想到,为什么仅仅限制使用者,而不也从源头上想办法呢?比如,要求空调厂家直接生产“26摄氏度空 调”?

  “公权力机构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机关用的空调必须是特制的,最低温度应该设计成26摄氏度。”一位网民在 博客上写道。

  事实上,“26摄氏度空调”的想法已经有厂商想到了。知名电器生产商海尔近日声称他们已研制成功自动将温度控 制在26摄氏度的中央空调。格兰仕的空调厂则干脆将自己的新产品命名为“26摄氏度爽”。

  “将温度自动控制在26摄氏度,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7月23日,海尔空调中央空调部的一位研发人员向记者 介绍说,“国家有关空调控温的政策出台后,我们就着手研发环保概念的新产品,最终我们研制了一个自动控制温度的程序模 块,空调机安装了这个模块,打开空调,温度就会自动锁定在26摄氏度。”

  “这个模块的程序并不复杂,制造、使用都不困难。”这位研发人员说。

  但他并不认为“26摄氏度新政”将会在短期内带来空调行业产品结构的显著变化。“温控政策会给空调行业的新产 品研发和营销推广带来新的概念,但不可能全部空调都安装这个自动控温程序,比如有的实验室、

医院等,都需要诸如20摄 氏度等的特殊温度,并且估计国家立法后,对‘26摄氏度以上’也主要基于倡导,强制推广‘26摄氏度空调’的可能性不 大。”

  国家旅游局的小汪说,她依然可以在家中实现26摄氏度以下的温度。“时间长了,适应了单位空调的温度,也许就 会提高些家里的温度,”她笑了笑说:“那以后才知道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