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拟拆华强北商业圈楼顶广告引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15:4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记者 李天君

  本报于本月27日在本报珠三角版刊登华强北商户对拆广告牌说“不”的消息后,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新浪、新华等各大门户网站及各地媒体纷纷转载。政府部门为何要拆深圳第一商圈华强北的招牌?商家乃至商圈的损失又有多少?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中发现,华强北商圈包括广告牌在内的整治在半年前完成了一轮,现在保留的广告牌恰恰是福田区政府部门去年开始整治时同意留下的;时隔半年,市城管局称这些广告牌违反深圳市规划局出台的《户外广告指引》,要全部拆除,这究竟是为什么?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初,福田区城管局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华强北商家在6月30日之前自行拆除楼顶广告牌,之后又在7月3日-7日发出强制拆除的通知,众商家在一次次的说理中挺过了两次大限,49户商家联名向市、区城管部门递交了申请,表示如果把这些楼顶招牌都拆了,就等于摘下了华强北的“金字招牌”,华强北作为深圳仅有的两个市级核心商圈之一,特殊区域可否“特殊对待”?此申请仍未获批准。他们同样要求与市城管局举行座谈沟通,但至今为止,商家代表未见到任何一位市城管局的主管领导。

  记者本月27日下午采访福田区副区长朱廷峰。朱廷峰表示,此事目前正在由福田区城管局与市城管局协调。

  熟知整治华强北内情的福田区一位官员透露——

  花费近亿元出力不讨好

  本月27日,记者采访了福田区一位官员,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福田区去年开始的华强北整治知之甚详。如今要拆的正是当时要保留的

  据其介绍,这轮整治名为华强北景观及灯光工程改造,自去年4月就开始,到今年2月8日华强北灯光工程亮灯算是告一段落。此次改造由福田区政府牵头,对华强北景观及灯光进行全面改造。该工程的整体目标是把华强北商业街改造成时尚现代的电子产品商业街,着重于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改造,突出商业街特色。整个工程包括华强北及周边两侧建筑立面改造、广告及街区标识系统改造、港湾式停车站改造、灯光改造工程、街道步行空间改造工程和重要景观节点改造。该官员称,该工程投资9000多万元。

  当时对于广告牌的整治,福田区很重视,做得也很细致,开了很多次会议才研究确立下来,包括哪栋楼设几座广告牌、多大规格、采用什么灯饰、8楼以下多层建筑楼顶可设广告位都安排好了,会上还明确了对楼顶商家招牌予以保留。这在福田区政府2006年9月4日《关于华强北商业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会议纪要》中可以见到。商家岂会不理广告牌安全问题

  这位官员表示,市规划局出台的《深圳市户外广告设置指引》(2006年9月出台———编者注)是对全市范围提出的一个规范性文件,但对特殊区域应区别对待。例如华强北,既然是商业区,又是市级核心商圈(全市只有两个,另一个是人民南),那就应体现商业区特色,没了招牌还叫什么市级核心商圈?城管拆除的另一个理由,是台风来了,广告牌不安全,但是商家是来求财的,他不会坐视广告牌安全问题不理。你让他加固,他肯定愿意做,何必一定要拆。他表示,是不是路上有车祸了,就要禁汽车了呢?当务之急不是要做“面子”工程该官员认为,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承认,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我们不如市场反应快,应该是我们为市场提供服务,而不是我们不断下文要求商家怎么做。像去年的整治拖了近半年才真正动工,结果圣诞节、元旦这两个最赚钱的时间里,商家门前都是脚手架,都在施工,对生意影响很大。现在又要拆商家的招牌,真是做了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介绍说,东门商家也面临楼顶广告牌清拆困局,特别是茂业、天虹、太阳三大百货都要拆除楼顶门面招牌,但是在罗湖区政府的相关努力下,涉及商家名称的楼顶招牌将有望保存。

  该官员认为,华强北的当务之急不是做这些“面子”工程,而是要避免目前低端盲目扩展,避免房地产化,尽快解决土地政策问题。

  刚整治完又要来一轮,华强北商会会长谈商家感受——

  获补七千万仍是不买账

  前天上午,记者约见了华强北商会会长、深圳市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黄建跃。他对拆除广告牌持保留意见。为什么去年刚整治完又要来一轮,即便退一步一定要拆,又为什么不能在去年的时候整治呢?现在华强北商家的广告都是按照福田区政府委托一家设计公司统一设立的规格、标识立起来的,为什么说不行了就不行了?拆除广告牌对小商铺影响较大

  谈到拆除广告牌整治的损失,黄建跃介绍说,一块广告牌的直接成本是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加上广告使用费,算起来要六七十万到100万元之间。去年的整治,福田区贴了不少钱,重作广告牌包括粉刷外墙,补贴给商家7000多万(包括在总投资9000万元之中———编者注),商家的直接损失不算太大。主要损失的是营业时间和销售利润。因为在商业旺季施工,对一些商厦里的个体商铺影响较大,严重的销售额下降了40%-50%。拆了广告牌哪还有商业街氛围

  对于要美观和一视同仁的说法,黄建跃也予以反驳。现在全市还有很多地方都有楼顶广告,例如东门商圈楼栋广告,经罗湖区政府协调就保留了;其次华强北为什么要和人民南比,人民南商圈是商业大厦,拆完广告牌,它的楼顶有灯光依然很漂亮;而华强北都是20年前的老厂房改造出来的,楼层不高又旧又破,没有这些广告牌点缀一点商业街氛围都没有,拆完了还剩什么,只有楼顶的冷却塔和钢筋架。政府部门也没有说拆完之后怎么遮掩这些破旧景观,何来美观?他透露,福田区城管华强北执法队员向他表示,在去年的拆除华强北广告牌中,越拆越难看,越拆心里越难过,但执行上级指令也不得不拆。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昨天他在顺电还碰到一个外国人问南方大厦(就离顺电一步之遥)在哪里,因为南方大厦的招牌已经被拆了,所以找不到。黄建跃指着南方大厦楼顶的冷却塔说,就是那个有塔的大楼。他认为,拆除广告牌既不美观,又失去了指引功能,同时伤害了商家感情。这里的广告牌几十年来立在那里,既成了华强北标志又是行路指引,在消费者心中都根深蒂固了。

  谈到《指引》中对“城市一般地区禁止设置屋顶广告”,黄建跃也提出了不同意见,华强北不是一般地区,它是市级核心商圈,应该放宽限制;如果广告的规格、标识不合理,他们可以整改,但不能一刀切。

  说法

  深圳政府在线“政企通”栏目于本月26日15∶00-16∶00组织了一次市民与深圳市城管局领导的网上对话,活动主题为户外广告管理,活动嘉宾为深圳市城管局副局长秦永安。

  大部分国外城市楼顶无大型广告

  对于深圳市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户外广告整治?秦永安介绍说:整治户外广告意义非常重大,一个就是我们建设国际化城市,要提高深圳的环境水平。大部分的国外城市,他们楼顶是没有大型广告、大型招牌,这是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需要。

  第二,还是为了安全。深圳是一个多台风、多暴雨地区,而且每年都有广告牌吹下来,砸伤人、砸死人的现象,这也是为人民群众安全着想。整治属不可抗力可协调合同纠纷

  对于华强北户外广告已经整治过一轮,为什么又要重来一遍,秦永安表示:市政府、市城管局对华强北广告问题是比较重视的,春节前吕锐锋副市长到城管局开会,和福田区领导、市城管局领导一起专题研究华强北户外广告问题,那次会议基本原则就是华强北楼顶广告不要保护,要像人民南、创业路、罗沙路、深盐路、中英街,就是几个重点街区应该保持一个标准,特别是户外广告。最后还是要按照春节前市政府组织的专题协调会拆除。

  他认为,一些具体的整治方法,比如商家和客户的合同纠纷问题,可由政府部门证明是政策性整治,是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希望在协调合同纠纷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作用。户外的招牌拆了有些可移进室内

  华强北商家的楼顶招牌拆完了,还像不像商业街这是一个问题,秦永安谈到,华强北商业街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商业街,也不可能没有广告,而且有条件的地方、有位置还要多设置,把它设置得更好,让它从景观到商场,里里外外都感觉到繁荣。楼顶广告招牌拆除后,有些地方还要批准他们设置。

  秦永安认为,户外广告除了要规范、协调、档次要高以外,应该向室内化发展。有些广告可以移到室内区,像现在有些广告,机场通道里、一些商场通道里、商场的货架,这些广告应该加强。还有一些LED、电子显示屏,采用现代的手段,也适应我们数字化城市建设、信息化城市建设。

  声音

  执政行为变化多端

  为何不走群众路线

  署名“华强北商圈上步业主委员会”的网民在网上提出质疑——

  此次政府关于拆除楼顶广告牌在广大业主和商家引起了强烈不满,虽然今年元月九日华强北的50多家商家和业主联名盖章给市、区城管和吕副市长写信反映问题,但是半年过去了,竟石沉大海,未收到一份正式回复,我们不知道国家的《信访条例》在深圳特区是不是管用,不然为什么不见回音呢?

  我们查阅了深圳市规划局的《深圳市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文件,结果厚厚的文件中只有一句话:“城市一般地区禁止设置屋顶广告”,难怪同在一个城市,甚至在同样一个小区内有的被坚决拆除了,有的照样挺立、照耀。原因就在于这个含糊不清的“一般地区”。我们在另一个文件中(福田区2006年9月4日《区长工作会议纪要》“关于华强北商业区环境景观综合整治会议纪要”)明确规定:楼顶可以保留原有标志,8楼以下多层建筑楼顶可设广告位。这种政出多门,变化多端的执政行为是不是反映了深圳的执政能力呢,为什么就不能听听老百姓的意见,走走群众路线呢,天天喊:“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行动何在?这种粗暴一刀切的做法,大家认为即不和谐也不效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