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内蒙古特色品牌使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02:59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7月3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内蒙古特色品牌使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以上为节目内容实录: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首流传千年的古诗总会让我们想起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而今年也正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60年,如今的内蒙古带给大家的,不仅有美丽的蒙古包,香甜的奶茶,奔驰的骏马和成群的牛羊,还有当地一个个迅速崛起的自主品牌。前不久,我们的记者从呼和浩特出发,用了14天的时间,行程6000多公里,了解了这些品牌背后的故事。 伊 利、蒙牛两大品牌为内蒙古撑起了经济上的保护伞 (早晨7:00 北京美廉美超市) 每天上午9点,超市刚刚开业,北京美廉美超市伊 利营销员田春艳像往常一样,把一箱箱伊 利金典有机奶摆在货架上,与此同时,远隔千里之外的伊 利第七牧场,数千头奶牛,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挤奶器,这里就是伊 利有机奶的原奶基地。 第七牧场距离呼和浩特市大约50公里,曾经是一片荒滩,2001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和伊 利集团,给出优惠政策,鼓励城市人到农村来发展乳业,招来很多有识之士,于是有了牧场,也有了新主人,学建筑专业、从新西兰留学回来的祈文林,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养了1000多头牛,成了第七牧场的庄园主。 “我是我国画图的人当中最会养牛的,也是养牛的人当中最会画图的。” 留学回来的海归养牛,听起来就很新鲜,但是祈文林却兴奋不已,用他的话来说,管理一个拥有1000多头奶牛的规模化牧场,而不是管理1000个农户,这是伊 利公司给他的一种挑战。 “伊 利更主要的是给你一种观念,给你一种新型养牛的观念。” 伊 利第七牧场附近有一个叫东水泉的村庄,几年前这个村90%的人靠卖血为生。 “卖血有的人一年就卖个20多次,卖一次赚30元钱。” 东水泉村没有一条路通向外面,因为没有路,不用说种的东西卖不出去,就连村与村之间的走动都成了问题,农民的收入更是少的可怜。 “花钱靠贷款,吃粮靠国家,生活靠救济。” 2003年,第七牧场帮助东水泉村修了建村以来的第一条路,让村民与外界有了联系,并与村民签订单,收购玉米做为牛饲料,聘请村里的能人到牧场打工,东水泉村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变化。 “你听人说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咱们村的发展就来的快了,起码这个交通也方便,做什么都可以干了。” 第七牧场看上去很像一个庄园,村民张红红是这个庄园聘请的一名瓦工,每天他在这里打工就可以赚到50元钱,除此之外,伊 利集团在村子里建起挤奶站,鼓励村民养牛,他们有一个很时髦的名字,分散饲养,集中挤奶。 “养牛好赚的时候,一头牛每天挤个40多斤,一个月应该能赚个五六百元钱。” “这些钱是怎么兑现呢?” “每月25日之前打到你的存折上。” 因为伊 利的带动,东水泉村年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张红红一年下来全家收入近4万元,今年张红红准备盖上1000多平方米的红砖瓦房。 “那你现在一共是做多少份工作啊?” “现在家里面种地,也养点牛,还有有时就出去打点工。” “那这三份工作下来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三份下来能挣4千多元钱。” 而第七牧场的祈文林更是兴奋不已,因第七牧场的牛奶,成了伊 利为奥运会供应有机奶目前唯一的奶源基地,据了解,在全国目前有500多万农户在伊 利集团的带动下脱贫致富。 “这些故事实际也是激励我们能够一直往前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伊 利正是在不断地和老百姓和农民之间,我们扶持农民养牛,农民通过他的养牛给我们提供优质的原奶,这样不断地在互相,属于一个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一个过程,企业也发展了,农民也脱贫致富了。” 伊 利牛奶给东水泉村带来的变化,而在内蒙农村,像祈文林这样的海归毕竟还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养牛户都是普通农民,这些分散的农户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的记者又来到距离呼和浩特60公里的和林县,看看那里的养牛户。 内蒙古和林县上土城村44岁的李秀萍,是当地人人皆知非常能干的妇女,2000年的时候,李秀萍养了2头牛,但是由于很少有人来收牛奶,眼看着牛奶坏了也卖不到钱,原本打算赚钱的牛成了家里的累赘,一气之下,李秀萍卖掉了牛。 “哪有收入,没有收入。” 就在李秀萍发愁的时候,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到了李秀萍所在的村子,为愿意养牛的农户提供每头牛8000元的贷款担保,并制定了最低收购价,定时定点来收牛奶,这个企业就是蒙牛。 “贷了三万块钱,买了四头牛,这又借了一部分,后来又挤奶,以后每月就从挤奶里扣,到了2004年我就扣完了。” 李秀萍说,蒙牛给出的优惠条件,是所有养牛户做梦都盼望的好事,于是很多像李秀萍一样的农户纷纷贷款养牛,打那以后,全村家家户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就是蒙牛公司设在上土城村的挤奶站,每天上午6点,和下午6点,蒙牛公司的奶车就会如期赶到。 “就建了这个奶站以后,奶站就有这个,天天过来挤,知道自己一天能卖多少奶,不愁卖奶。” 养牛卖奶不再发愁,蒙牛的优惠待遇让农户的生活发生了转变,7月22日,蒙牛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投入使用,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牛奶加工设备,所有的操作都是由机器人完成,李秀萍一样的奶户送来的鲜奶,将在这里加工投放市场,品牌的效应带来的是企业和农户的共赢。 ‘蒙牛在起步阶段呢,我们最低收购的鲜奶每天是200公斤,而到今天为止呢,我们每天收购的鲜奶已经超过了一万吨,累计在这八年的过程当中,我们累计为奶农发放的贷款将近200亿元。” 内蒙古的特色品牌使农牧民实现脱贫致富 伊 利、蒙牛两大品牌给内蒙古的很多养牛农户,撑起了经济上的保护伞。实际上,内蒙古最出名的,除了奶制品,还有鲜美的羊肉。内蒙古的羊肉现在也打出了一张招牌,叫小肥羊火锅连锁店店,在内地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每天总是顾客盈门。小肥羊的羊肉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这里的肉来自内蒙锡林郭勒的大草原,并且全都是羔羊肉。那他们怎么保证羊肉的质量呢? 每到吃饭的时候,来小肥羊火锅店就餐的人就会骆绎不绝,在后厨房,餐厅的师父不停地刨羊肉,同一个时间,远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小肥羊肉业公司的工人不停地忙碌,我们吃到的小肥羊就是从这里的生产基地运往全国各地的,而在草原的深处白音淖尔嘎查,朱保忠正赶着羊群放牧。 嘎查,蒙语翻译过来就是一个村的意思,朱保忠是白音淖尔嘎查的农户,全家6口人祖祖辈辈都是靠放牧为生,生活一直很艰苦。 “以前是卖这个成年羊,可以说是费用高,一般都是达到两三年才能出来。” 朱保忠说,他养了700多只羊,一直以来都是要2、3年,小羊长到成年羊的时候才拿去卖,这样一来,养羊的周期长又卖不了几个钱,而且对草场破坏非常严重。 “这羊,这草不怕是羊吃,就怕羊踩。” 2004年锡林浩特市政府开始退牧还草,将原来的散养变成圈养,朱保忠的700多只成年羊一下子没有了吃草的地方,而就在这时,小肥羊公司开始介入,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把过去要2-3年的传统养羊,变成半年,因为小羔羊肉不仅好吃而且利于草场恢复。 市长:“进行这个加快畜禽的周转,加大品种改良的力度,来提高牧民的这个收入,两项制度就是一个是草畜平衡制度,一个是禁休牧制度。” 为了鼓励农牧民养羊,在锡林浩特市政府的支持下,小肥羊公司为农户成立了养羊协会,除了制定最低收购价收购羔羊外,还分了4个等级鼓励养羊。 “这个是他实行积分奖,小肥羊实行的这个是,达到3千只的是每只奖励1.5元,达到5千只每只奖励是2元,达到1万只的是每只奖励2.5元。” 记者:“那您现在处于哪个台阶呢?” “我现在属于1千只最低的台阶。” 记者:“那您拿到这个积分奖了吗?” “我这个准备不拿,我是一直以我的想法是,达到1万只我才拿这个奖。” 在锡林浩特市,有很多像朱保忠一样靠养羊为生的牧民,如何解决羊群和草原生态的保护成了头号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当地政府做出决定,每年4月-5月为禁牧和休牧期,在这60天里禁止牧民放羊,禁牧期间每亩草原给予0.61元的补助。 记者:“你有多少亩。” “我有7920多亩。” 记者:“那您一共有多少补贴。” “4832元钱。” 这是朱保忠的记帐本,记者看到,6月28日,朱保忠卖了154只羔羊,赚了43000元钱。 “今年我觉得光羔羊这方面,就能挣个10来万块钱。” 这是朱保忠放羊的草原,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朱保忠说这都是禁牧和休牧带来的好处,放牧的时间短了,但是收入却提高了,过去的700只羊已经发展到今天1000只。 小肥羊总裁:“使用羔羊肉,就是对一种生态的保护,让它的生长期比较短,出来的时间短,这样的话,对生态就有很大的保护。 内蒙古的系列特色品牌把企业和农牧民紧密结合在一起 伊 利、蒙牛和小肥羊不仅打出了内蒙古的特色品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依靠这些品牌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内蒙古还有一个宝贝,那就是“河套王”酒。生产河套王的河套酒业,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号称“北方第一窖”。但是当记者在河套酒业发现,这里除了生产白酒,还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李树兵是记者在采访时见到的大忙人,他有3个身份,一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红牛村村民,二是他为周边3个村子担当经纪人,三是他还为河套酒业打工。 “每年就是从春天落实这个原料基地,秋天以后,到了生产期以后,负责把这个原料收回来。” 这就是李树兵所说的原料基地,放眼望去是成片的番茄,河套酒业是一家生产白酒的企业,番茄与河套酒业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这个企业是,我们这个家乡的老百姓,对我们支持起来,发展起来那么一个,这么一个名牌,我们也应该回报大家,出于这样一个心态,我们就引进了咱们这个番茄产业。” 这是河套酒业令人振奋的业绩,3422个窖池,8万吨的年产量,12亿的资产,7.76亿元的品牌价值,在它的背后是河套地区农民的支持。 “我们企业发展了,我们也应该想到我们的家乡,老百姓,要提高他们的生活。” 王长富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二道桥镇的村民,全家4口人共有30亩农田,一直以来,都是靠种地为生,很早之前,王长富和很多村民发现,这片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番茄,但是苦于无人收购,堆在田间、路上的番茄最后全部烂掉。 “那时都没收过来,因为就是种的番茄又大,差价比较少。” 2004年河套酒业发现了这个商机,建起了一个番茄加工厂,与农户签订订单,制定了最低收购价,只要种植番茄,有多少收多少,还给出优惠政策和技术指导,打消了农民的没有后顾之忧。 “想要多少薄膜给你多少薄膜,想要多少化肥,就给你多少化肥,现在的番茄基本上就已经是主产了,应该是,你像我种30亩地,18亩都是番茄。” 记者:“那这个收入大概是多少?” “收入大概18亩就保守点说的话,估计都在三万出头。” 在巴彦淖尔市记者看到这样一个“万头奶牛第一镇”的牌子,在这个地方共有四万多头奶牛,其中近两万只都是由河套酒业提供贷款担保购买的,在杭锦后旗有很多农户以养牛为主,当地也有不少奶业协会,为了鼓励农民养牛,河套酒业仅为这一个奶业协会就向农户提供了3000万元的贷款担保。 “三千多万对我们这个小地方来说,一户农民发个三四万块钱,已经很了不得了,拿这个钱发展,确实是拿这个钱发展起来了。” 在内蒙古,很多农牧民因为企业的带动而富裕,而企业也因为有了农牧民的支持而发展,现在,内蒙古已经拥有了21个中国驰名商标,而全区农牧民的人均年收入也由2002年的全国第2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在2006年达到了20047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进入前10位,一系列特色品牌把企业和农牧民紧密结合在一起。 走过风风雨雨,伊 利集团连续四年稳坐中国乳业全能冠军,带动500万奶农脱贫致富。 “现在我们收益最大的,就是我们始终保持了跟农牧民处好关系,始终坚持不断地服务农牧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度过8个春秋岁月,蒙牛集团业绩显著,3700多个奶站,世界顶级的牛奶加工生产线,三百万奶农因它而改变。 “蒙牛在起步阶段了,就定了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就是百年蒙牛,强乳兴农,那同时蒙牛也要尽最大能力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一只小羔羊,遍及国内走向世界,让20万农牧民的生活发生变化,这是内蒙古又一张名片。 “羊肉是我们小肥羊的一个核心产品,所以羊肉质量通过牧民这个合同关系,得到了很大的保证。” 55年的发展,沉淀出河套酒业的辉煌,中华老字号见证了它的历史,河套的品牌创造着它的未来。 “对我们企业来说,我们不能光考虑我们企业的效益,我们还要考虑,就是支持我们,培育我们,这些地方,地方上的老百姓。” 半小时观察 一场场商战早就让我们见识了品牌的力量。其实,农产品也同样需要品牌。最近北京的超市出现了一批日本进口的大米,一公斤卖到了90元,销路还不错。这些日本大米敢叫出这样的天价,除了成本高,多少也靠它们的品牌在撑腰。 现在还有很多农业产业也需要塑造品牌,需要企业的加入。像最近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就让我们看到了农业产业链的薄弱之处。对农民来说,走向市场,最大的障碍是信息不畅,力量不均。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把他们送到瞬息万变的市场,就像让一个没人搀扶的盲人通过一条大马路一样危险,稍有闪失,就会给农民带来巨大损失。内蒙古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真正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的,还是最了解市场的企业,而把农民分散的生产,汇聚在一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造一面面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 主编:周人杰 记者:王亚丹 摄像:徐胜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