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环保很需要外源性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1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环保很需要外源性力量

  8月1日13版“绿色信贷”令

  毫无疑问,在理论上,环保是一个无需太多争论就可以达成的共识,然而,在现实中,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具有环保取向,仍需要更多的努力,在一国国内,需要决策部门有环保远见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在国际上,则需要博弈之后达成的诸项措施。

  人们朴素的环保理念在现实中并不容易变成现实,因为诸种要素干扰。我们正处于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时期,很多改革与发展都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环保亦不例外,不能只靠环保部门一家努力,这次的“绿色信贷”带给人们一阵欣喜,那就是环保措施开始配套,部门联手进行联动。

  现在要注意的问题是,一些通报的企业本身规模就比较小,有些是民营企业,他们在现实中可能本身就不能获得很多银行贷款,绿色信贷令应该如何对这些企业发挥效应值得关注。绿色信贷令未来应该更加关注国有大型企业,一些国企常能够享受国家(银行)的“父爱主义”,并且它们对环保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当然,这并不是说民企或小企业的环保问题,我们就可以不闻不问,在未来,环保政策对这些企业还应该更加有针对性一些。

  环保需要从理念变成事实,仅有人们(包括企业)内源性的环保理念是不够的,环保更加需要外源性的力量推进,就是一系列良好的制度安排,此次决策部门之间的联动,使得经济杠杆切入环保,推进环保的可操作性变得很强,以后我们还期待更多的在环保方面的细化措施。

  (张云 浙江)

  关键在于建立地方政府的治污激励

  8月1日7版 吴江环保新政:短信水质报告机制

  有一些定理是长久适用的,比如成本与收益比决定人的行为取向。罚款封顶额度远低于治理排污费用,企业的理性选择便是超额排污。建立排污权市场的基本原理,便是在污染给定的前提下,让排污单位进行排污额度的竞争,一旦价格超过治理排污的费用,企业便会自然选择自主治污而非超额排放。

  治污的方法不只一种。除了排污权市场建设,还可以调整产业结构,电子信息产业取代丝绸轻纺业成为吴江的第一支柱产业,堪为例证;也还可以让污水处理成为一项赚钱的生意,让资源通过市场自动配置到经济运行的环节中来。当然,技术的作用就不用说了,单是第一时间发给书记市长的短信,就已经让环保官员与污染单位如履薄冰。

  千种万种方法,都还没有触及到最根本的一条。如果那些书记市长们看了短信,还是觉得“发展”比治理污染更重要,那么一切都是白搭,甚至,连这样的短信也不会有人有动力发下去,更不要说通过税收政策、法律规范与政府人员和财政资金安排的调整来使政府由“经济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了。良好的环境是公共品,“抓手”在于地方政府的治污激励。所谓的“大局观”与“政绩观”,两观合一,就是官员的升迁任免标准。“一票否决”之下,谁敢掉以轻心?

  问题还是有的。从中央政府到省府再到市县以至乡镇,层层下来,反射弧实在过长。而每个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官员考核,有时存在一定失真空间。中国的情况千差万别,都等到了“临界点”才做出反应,事实上已经迟了。包括居民用水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直接与一地居民相关,应该让当地居民自己判断和决定,建立起本地居民向政府直接问责的有效通道。但环境问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渐变特征容易让人失去警觉,因此除了政府推动以外,需要容纳民间专业力量来进行理念与信息的提供,譬如环保NGO组织公众和环境问题研究中心的马军博士主持建设的“水污染地图数据库”,提供了全国的基本污染数据,这使得各地居民的环境问责有了基本前提。

  (宋民青 广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07年新浪冠军项目 ·网络赚钱新浪分类 ·传海量生活资讯 ·城市活动大联展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