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获救矿工的自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21:36 新华网

  新华网陕县8月2日电(记者刘雅鸣、岳月伟)69位矿工,被困井下整整76小时,最终全部获救。记者在他们成功获救的第二天去病房探望,蒙在他们眼睛上的黑色眼罩已经摘除,身体恢复好一些的已经可以在地上来回走动。他们互相回忆事情的经过,打听着其他工友的身体情况,有的矿工已经和久违的亲人见了面。

  经过医生允许,记者走访了几位被救矿工。劫后余生的他们,有的已恢复了平静,有的还沉浸在激动中,有的似乎还心有余悸。从他们各自的叙述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矿工井下遇险不惊、顽强自救、绝不放弃的图景。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过了50岁,最小的只有22岁。

   安全员郭石屯:要活一块活 要死一起死

  黄河

医院内科病房。

  “我们这69条人命可是从死中变活、起死回生。”40岁的安全员郭石屯身着病号服,刚刚接受完医生检查,正斜躺在病床上,脸上显得比较平静。作为安全员的他,始终得保持着清醒头脑,在有的矿工又累又饿还能睡一会儿的时候,他三天三夜都没能合眼。

  这70多个小时里,心里真是几番上下,一会儿觉得有救了,一会儿又没了希望。遇险的第二天,气上不来,还停了会儿电,有的人比较恐慌,有的矿工哭了。作为安全员,他不能乱,于是和几个班组长一商量,得稳住神,稳定井下人员的情绪。“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解救我们上去”,他们劝大家。我量了量瓦斯浓度,发现并不高,就说能活,没啥问题。后来通风了,有电了,就感觉有希望了。特别是接到省委书记徐光春的电话,说中央领导都很关心我们,井上正在进行全力抢险,请大家相信一定能把我们救上去,让大家一百个放心。我把这些话转达给弟兄们后,大家心里都好受多了,互相鼓劲:“要活一块活,要死一起死”。

  我和队长、副队长商量,矿工们有的带着馍和饼,有的没有带,要把干粮集中起来,就组织了5个人挨个把这些馍和烧饼都收在一起,总共也才30来个,都锁在了一个50公分大小的铁箱子里,约定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吃。到了第二天下午1时左右,大家已经实在支持不住了,这才给每个人分了半个烧饼,确保大家都能够吃到。随后,井上人员通过通风管,给我们送来了牛奶、面汤和盐水,让我们维持着体力。我们69个人共有69盏矿灯,因为一盏灯只能维持8小时,为了节约使用,我们每次只用6盏,保证一直有亮光。

  采煤队班长吉先法:险象环生 紧急自救

  陕县医院二楼内科病房。

  40岁的吉先法,是陕县支建煤矿井下采煤队班长,和另外5个矿工住在一间病房里,都正在安静地输液。见到人们进来,吉先法赶忙从床上下来,身体看来相当不错。这位有心人还在井下的时候就想着要把这次井下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包括人员调配、设备和井下的救援组织,为的是给以后的抢险救援留下点东西。

  29日8时40分左右,煤矿巷道内突然发生透水事故,水几分钟就上来了,大家一起往巷道内的制高点跑,集中在长约30米、横截面有3平方米的狭小巷道内,当时就感觉心慌,气闷,呼吸困难。

  在慌乱之中,我们开始组织矿工们打捞通风管和氧气罐,首先保障大家勉强呼吸,然后测量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发现暂时没有太大的生命危险。

  安静下来后,开始清点人数,一共有69名矿工被困。就在我们清点完人数两三分钟后,巷道内的电话突然响了,这时大家都感觉有获救的希望了。

  当时井下的两个巷道都被水淹没,有人考虑潜水过去。由于巷道被淹太长,并且被淤泥堵住无法实施。

  29日晚上12时左右感觉最困难,突然停了两次电,加上拥挤的巷道内呼吸困难,大家开始心慌了,有些人干脆趴在了巷道内,气氛开始凝重,有些矿工的情绪有点失控。我一直劝说:“没事,没事。”但那个时候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了。供电恢复正常后,大家的情绪才有所好转。

  30日早晨,我专门测量了水位,发现才下降了4公分,当时就害怕了,照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但是不敢和大家说。当时我心里太着急了,和井上人员通话说,让井上人员每过1个小时打一次电话,让我知道最新进展。

  为了防止水位上升,我们已经想到,一旦水上来,我们就用沙子将水疏导到采空区内,因为采空区可以容纳很多水,不能让水危及到我们。

  转折最大的是1日凌晨,我们在下面都能听到对面抽水泵的声音,有几个人兴奋地背着我偷偷跑过去看情况,感觉和对面的救援人员伸手可及,就是过不去。

  后来我们组织杨万军和一名矿工进行一次趟水探险,这次探险也是最有效的探险,当时和对面的救援人员只有3米至4米的距离,而且进行了对话。随后我们和上面通电话进行汇报,只要挖1个小通道就可以钻出来了。也正是通过这个通道我们才出来了。

  一直激动、大声地回忆着井下历险的吉先法,在说到10岁的儿子时,眼圈忽然湿了。“孩子没事的时候总喜欢趴在我背上数我身上在巷道里挖煤时留下的伤疤。几天没见到儿子了,心里真是很想他,以后一定要把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讲给他听。”

  年龄最小的矿工侯海峰:不是我们个人命大,是全社会把我们救上来的

  陕县医院二楼内科病房。

  22岁的侯海峰,是这次被困矿工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半年前刚来到这个矿上。摘下了眼罩,洗掉了煤灰,现出了白净的面庞。刚刚和半岁的女儿见了面,还沉浸在幸福中的他,谈起了劫后余生的感受。

  一开始透水的时候,不过几分钟就把巷道堵死了,电也停了,通信也断了,风也没了。当时真感到害怕,都要绝望了。不一会儿,拉上了一个气管,暂时能供上风了。一会儿又听到了电话铃声,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外面电话说大家都在全力救人,要我们不要慌。领导们也不断来电话安慰我们。“有一线希望就要出去”,工友们互相安慰着。出去的时候,工人先上,班组长靠后,安全员最后走。1日上午,准备升井,救护队员排列在巷道两侧,浑身都湿透了,有的地方太窄,救护队员干脆趴在了边上,两个人分别架着我,把我救回到了地面。刚上井时,心里猛然一酸,直想哭却又哭不出来,总算又活过来了,又有了第二次生命。

  能活着上来,真不是个人命大,是全社会都在关心救助的结果。不是上面人抓紧施救,我们根本活不下来。我在井下两次跟妻子通了电话,尽管嘴上说着自己没事,但心里还是很辛酸的。我们能感到上面的人都很着急,一再鼓励我们要坚定信心。记不得哪位领导说了,出来以后请你们喝酒,大家都是兄弟了。我们在里边呆多少小时,外面的人也会焦急多少个小时。

  我们几个人都说,这次能活着上来,将来要好好报答社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