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刚:“未死证明”嘲笑行政效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10:07 江南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吴志刚

  题由:当下广州赤日炎炎,身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75岁的黄少英老太,奔走于五个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为了按时领 到她的社保费,结果她被要求找有关部门开具未死亡证明,饱受推诿之苦。

  因为一个部门的失误,让一个75岁的老太太在烈日下为了本属于她的“保命钱”奔波,并且饱受推诿之苦。这个刺 激人们同情心的事件,固然像大多数人谴责的那样,认为是这些行政机关办事人员的良心匮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幼,以及人之幼”。可以说,该事件首先触动的是一个道德问题。

  但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老太太办事难并非个案,只是她的遭遇以一种较为极端的状态表现出来。我想很多公民一定 颇有同感,也一定“享受”过政府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的“待遇”。所以当下很多省份在搞政风行风评议,为的就是 扭转政府部门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何行政效能低下成为了一种常态?

  其实我们的行政体制建设,始终未能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干部”是否适合“

公务员”这个称谓,到底是谁为 谁服务?到底公务员是主人,还是公民是主人?说到底,公务员是利用纳税人的钱聘用的,如果他们反过来对纳税人颐指气使 ,这就不能不追究制度设计的问题了。

  目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封建观念仍在作祟。一些单位的干部

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只停留在嘴上,官场中惧上不惧 下的恶劣风气蔓延。部分官员为了个人的仕途,对上司,尤其是顶头上司惟命是从,甚至违心讨好,而对百姓的疾苦,因为影 响不到他的乌纱帽,也就置若罔闻了。

  与此同时,臃肿的行政设置让行政权力极度分散,每个部门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往往感到乏力,只能等待“综合治理” 、“联合执法”乃至“省长办公”。如果这些体制性的问题不能解决,很难想象几个“能官”就能把政府的行政效率托举起来 。

  要想实施真正的效能革命,不应该只着眼于处理几个庸官,而是要改革“孕育”庸官的行政体制,塑造全新的行政人 格,为高效政府打造有力的文化支撑。

  笔者建议,扩大公众对政务的知情权,创造条件使公众成为评价行政效能的主体,使公众的意见成为政府生存的依据 ,当可推动效能革命。目前,让公众直选公务员当然不现实,但如果有这样一个体制:当公众对某个部门甚至某位公务员的政 务服务不满意,有途径对该部门或某位公务人员称职与否进行民主表决,而表决意见将直接影响被评部门的称职与否或公务员 的升迁及罢免,当可使公务员体系摆正自己的位置,真心为“主人”服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