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特色品牌使人民实现脱贫致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10: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伊 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这一个个被国内甚至国外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有着共同的出生地――内蒙古大草原。这些来自北国边疆的著名品牌,带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将消费者的信任聚集在内蒙古。

  据统计,我国平均6000件商标中有1件驰名商标,而内蒙古每1600件商标中就有1件。内蒙古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绿色草原品牌集群,共有21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目前,内蒙古品牌发展已经独具特色,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去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内蒙古7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榜上有名,其中伊 利以152.38亿元品牌价值荣登全国食品行业榜首。

  草原品牌得天独厚

  “名牌的一半是文化”,草原文化孕育草原品牌。如今,在内蒙古这种理念已成为共识:一大批企业,特别是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从创业之初便认识到“草原”二字的分量。伊 利集团的创业理念强调“草原是内蒙古品牌的共同基因”;蒙牛集团则认定“内蒙古最大的有形资产是草原,最大的无形资产是草原文化”。

  内蒙古有句话:吃“草原兴发”、“小肥羊”,喝“伊 利”、“蒙牛”牛奶,饮“河套”、“蒙古王”、“成吉思汗”白酒,穿“鄂尔多斯”、“鹿王”、“维信”羊绒服……在全自治区21件中国驰名

商标中,与农牧业产业化相关的驰名商标就有18件。内蒙古的草原、沙漠、湖泊、森林,给品牌贴上了绿色标签。

  在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集团的羊绒制品产销能力已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以上,出口创汇连年居全国绒纺行业第一名。2004年,该集团首次向国际毛纺组织技术与标准委员会提交羊毛、羊绒及其混纺针织物有关性能的测定方法的提案,成为我国第一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纺织企业。

  在赤峰市的草原兴发,原名“内蒙古兴发”,后来将“草原”概念引进来,重组为“草原兴发”,这样,“兴发”品牌就拥有了“草原”这个宝贵的无形资产。草原等于绿色,草原兴发就成为绿色食品的代名词。

  在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市,被称为“内蒙古三件宝”的土豆产量占全国的1/10。去年年初,百事公司投资亿元建立土豆基地,为其产品“乐事薯片”提供原料。

  西部的巴彦淖尔市,拥有三条先进的意大利面粉生产线,日处理小麦850吨,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30多个地区。其中,河套雪花粉获得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打好草原牌,发挥内蒙古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并把草原文化作为理念,精心打造草原品牌,经营绿色产品,内蒙古各族人民正在用品牌和产品扩大自己的影响。

  品牌建设重在培养

  10多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就把实施“名牌推进战略”确立为内蒙古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在这项战略的推动下,内蒙古的驰名商标赢得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呼和浩特市政府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伊 利、蒙牛的事情不过夜。在伊 利、蒙牛两家企业发展初期,为确保他们的奶源质量和数量,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市政府千方百计动员和资助农民发展奶牛养殖,对农民养奶牛给予必要的补助,对每一个奶牛养殖户增拨一亩饲料地。截至2006年底,全市奶牛饲养头数达到71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0万吨。

  内蒙古科技部门将科技名牌培育作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切入点,探索以科技创新促进自主品牌发展的路子。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获得国家专利50多项,内蒙古奶业拥有的专利更多,达到204项,奶牛性别控制技术成为自治区的科技“名牌技术”。

  结合自身优势,内蒙古对

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投入,培育拳头产品,效果十分显著。包钢的特钢铸高压管材填补了全国空白,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和包头北方创业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确定为首批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内蒙古的金宇集团生物药品厂动物疫苗产销量占全国市场的50%,华蒙金河集团拥有国际先进的发酵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其规模、效益和出口创汇指标均居国内兽药行业首位……

  内蒙古企业对品牌的自我管理严,对绿色产品本身的质量要求更高。例如,伊 利、蒙牛都把奶源建设视为企业的“生命线”,认定只有优质奶源才有高质量的奶制品。他们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奶牛养殖小区”以及建设现代化牧场等方式建设奶源基地,从源头保证了乳品品质,夯实了内蒙古乳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名牌的涌现不仅成就了企业的辉煌,而且使“内蒙古草原”这一“大品牌”越来越靓。

  品牌战略致富之路

  截至2006年,内蒙古伊 利集团已累计纳税60亿元,相当于伊 利现有的总资产规模。这也意味着,通过上缴税金,伊 利集团已经向国家又上交了一个“伊 利”。同时,伊 利的崛起,有效地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近十几年伊 利为了解决农民养牛资金困难的问题,累计发放奶款230多亿元,以滚动的方式累计向农户发放购牛款近20亿元。仅仅用于防疫工作补贴和疫病防治,伊 利就一次性投入2000多万元设立了风险基金,补偿奶农在养牛过程中的意外损失,从而解除奶农的后顾之忧,带动了500万奶农致富。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6万人,而间接就业或受益人员达20多万人。草原品牌已经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特别是引领一批企业在农牧业产业化领域纵横驰骋,带动158万户农牧民加入产业化经营链条中。2006年,农牧业产业化为农牧民提供纯收入约1170元,占农牧民纯收入的1/3左右;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达1820家,已有18户企业成为国家级

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企业为36.1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内蒙古品牌企业在带动原料开发、运输、包装等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以及在提升当地整体经济实力,吸引资金、人才,解决就业等方面,已充分发挥了龙头作用。

  熟悉内蒙古的人都知道,多年以来内蒙古亮出的是一张“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的“资源型”名片。通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的名片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终于实现了从“名牌资源”到“名牌产品”的转变。由绿色大草原托起的草原品牌,是内蒙古的财富和骄傲;其巨大价值绝不局限于内蒙古,而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广阔市场上,闯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