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魏县5名残疾人集体立言捐遗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01:52 燕赵都市报
仪式结束后,大家在一起合影。 本报驻邯郸记者 邢云 文/图 ■新闻提示 “感恩社会,延续生命。”这是邯郸市魏县5名残疾人为自己自愿捐献遗体所做出的共同解释,他们从有捐献遗体的想法,到办结相关手续,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昨日上午,魏县专门为王之华等5名残疾人举行了集体立言捐献遗体仪式,该县公证机关的工作人员为5份遗体捐献申请表做了免费公证,5人同时拿到了邯郸市红十字会的遗体捐献登记证。感恩社会延续生命 ■“我要以残疾之躯回报社会” 这5名残疾人中年龄最大是王之华,46岁,现在魏县南市场残疾人假肢车辆厂上班。年龄最小的是刘军民,刚20岁,魏县边马乡张庄村人,因车祸导致瘫痪。其他人的年龄在三四十岁左右,有的患先天小儿麻痹,有的因车祸致残。 8月3日上午,进行集体立言捐献遗体的王之华、赵社堂、常保山、陈相营、刘军民刚一见面,便围在一起聊起天来,兴致很高。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所做很平常,惊动这么多人来参加仪式,似乎有点过意不去。 “接受了社会帮助,总得为社会做点什么”,王之华对记者说,“虽然身残,但心是热的,我要以残疾之躯回报社会。” ■“曹光霞的行动影响了我们” 5名残疾人决定集体立言捐献遗体,是受了另一名残疾人曹光霞的影响和带动。曹光霞是魏县西娄底村一名农民,30岁,在一场车祸中导致高位截瘫,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去年5月,他办结了遗体捐献手续。 曹光霞说,身残后,他在家中开了个小卖部,卖一些香烟等日常用品,周围村民很照顾他。2002年,有人从曹光霞的小卖部买了一盒香烟,回去后发现是19根,买者和曹光霞都担心是假烟。于是,曹光霞向媒体反映了此事,但事情并未得到解决,后曹光霞再次打电话投诉。2005年10月,邯郸市烟草局行风办主任和魏县烟草局新任局长到曹光霞的小卖部,给他送来了一条香烟。 曹光霞说:“自那以后,烟草局的领导经常关心我的生活,过年过节送油送面,还捐钱帮我修缮房屋。”曹光霞说,“人家平白无故地对咱这么好,咱一个残疾人能力有限,只有回报社会,就想在死后把遗体捐给国家。” 曹光霞捐献遗体的事情传出去以后,很多人打来电话,其中不乏残疾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快就有5名残疾人决定捐献遗体。 魏县小侯村人常保山,40岁,从小因小儿麻痹残疾。和曹光霞一样,常保山也开了一家小卖部,一家人靠农村低保度日。低保的钱虽然不多,但常保山认为政府在时时关心着自己。他说,应该和曹光霞一样,回报社会。而曹光霞也多次鼓励他捐献遗体和器官。 赵社堂多次跟曹光霞电话联系,询问如何捐献遗体,手续怎么办。曹光霞成了红十字会和赵社堂之间的桥梁。 由于行动不便,5个人之间大都没见过面,但是常常电话联系,大家谈笑风生,跟老朋友一样亲切。“是曹光霞的行动影响了我们”,五人在聊天中说。记者注意到,他们精神面貌都很好,言语中不怨天尤人,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感恩”、“回报”等字眼。 ■5人的捐献义举感动众人 据介绍,一个月前,魏县红十字会先后接到数名残疾人打来的电话,表示要进行遗体捐献。红十字会对此非常重视,将此事向县政府和上级红十字会进行了汇报。 很快,魏县红十字会将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送到每名残疾人手中。在上门送表时,红十字会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被他们单纯、质朴的捐献举动所感动。 记者在一志愿者网站论坛上看到一个与此事相关的帖子,发帖者“志愿者的脚步永远跑在死神的前方”说,这次捐献遗体的都是残疾人,最小的20岁。这些残疾人家庭都很穷,他们都知道死后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呢? ■“他们的行为是空前文明的” 在仪式开始前,记者采访了邯郸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曹雪梅。她告诉记者,邯郸市在2001年出台了《接受志愿捐献遗体实施意见》,至今全市共有100多人报名成为捐献志愿者,其中包括17名残疾人。这些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都难以做出的决定,充分表现了他们感恩社会、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残疾人行动不便,自认为能做的事很少,但他们的思想境界是无比高尚的,他们的行为是空前文明的,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曹雪梅说。 曹雪梅认为,曹光霞捐献遗体的举动无疑带了个好头,他让很多残疾人认识到什么是遗体捐献。此过程中也有阻力,主要是来自家属,但通过曹光霞做工作,这5名残疾人自己对此事想得很开,也都征得了家属的同意。 曹雪梅告诉记者,包括曹光霞在内,这些残疾人的生活都很贫困,但让人感动的是,他们都懂得感恩,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应该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