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开创文化保护先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6日08:00 法制日报

  内蒙古辉煌60年·特色文化

  本报记者 史万森

  上世纪20年代,有一个瑞典人叫斯文赫定。因为向往神奇的蒙古族文化,来到蒙古高原定居下来。他每听蒙古族长调都泪如雨下。他说,西方的歌是在表演,而蒙古族的长调却是在倾诉,是发自生命深处的一种呐喊。

  过了不久,一个叫宝音德力格尔的小歌手,在演出结束和祖父一起回家的路上,在茫茫的草原上与狼群遭遇。狼群包围了这祖孙俩。祖父慢慢拿下背上的马头琴,拉了起来。随着祖父的音乐,小宝音德力格尔唱起了长调。躁动的狼群慢慢安静下来,像在倾听一种天籁之音,后来又渐渐离去。

  苍天,绿原,这种悠扬的长调被蒙古族演绎得多姿多彩。

  长调是蒙古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2005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进行保护,这也开创了一种文化保护的先河。

  公元前33年王昭君离开长安,远嫁塞外,成为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的阏氏,受封为“宁胡阏氏”。汉元帝为了表示纪念,也将年号“建昭”改为“竟宁”。昭君出塞,边塞地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出现和平局面达60年之久。

  1999年,

呼和浩特市将每年的昭君庙会改为昭君文化节,开设了昭君文化论坛,出版了昭君文化丛书。8月2日,呼和浩特第八届昭君文化节开幕。经过多年的打造,昭君文化节已经成为呼和浩特的文化品牌。国家旅游局命名该节为全国100个民间艺术游活动之一。

  成吉思汗陵是著名的草原文化圣地、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圣地四十佳、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守陵部落达尔扈特人,近八百年来世代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寝原型“八白宫(室)”,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蒙古王朝时期神秘的祭祀文化和独特的宫廷文化。成吉思汗例行祭奠每日都要举行,大的祭奠每年举行数十次。成吉思汗祭奠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蒙古民族文化之结晶,因其祭祀文化独特,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鄂尔多斯的祭祀文化,赤峰市的契丹辽文化和红山文化,通辽市的科尔沁文化,锡林郭勒盟的蒙元文化,呼伦贝尔的森林文化及“三少民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文化,巴彦淖尔、鄂尔多斯的河套文化,整体呈现出浓郁的草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各地文化又因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明锐介绍,继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世界文化非物质遗产之后,2006年,内蒙古的长调、呼麦、马头琴、四胡、安代舞、乌力格尔等17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治区政府公布批准第一批自治区级名录140项。无伴奏合唱在国际合唱比赛中多次获奖,震撼了国际乐坛,被誉为“天籁之音”。千人马头琴齐奏参加国际性演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2005年开始,自治区人民政府还把每年的9月6日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