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两张“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09:30 解放日报

  

一座城市的两张“皮”
张在元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院长。1989年入选英国剑桥大学“世界知名学者名录”第15卷。1996年入选为《GA》(全球建筑)世界40位前卫中青年建筑师。UIA国际建协亚洲机构(AOF)高级研究员。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顾问总建筑师。

  1992年浦东开发拉开历史序幕。当时,城市规划及建筑界的学友提出一项假设性观点:如果将来的高层建筑群集中布局于浦东,浦西尽可能保存历史街区的面貌及氛围,那时上海将以何种特别的风貌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时至2007年夏天,我连续四个星期在上海饱览其国际大都市的风光,由衷的赞叹之余,却也产生了一丝惆怅。

  出虹桥机场上延安路高架进入人民广场市中心区,一路上千姿百态的高层建筑群尽收眼底,无不给游客尤其是海内外的城市规划建筑人士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城市风景线!即使是纽约、东京、香港,就高层建筑形态的现代时尚性而言也逊色于上海。

  然而,一部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却展现了这样一幅图景:居于高层建筑间隙的“旧街区”已成城市的“残余空间”,城市的主角是那些此起彼伏、主宰城市天际线的高楼大厦,它们是国际化大都市的符号;回到那些小街小巷,市民的“后现代”生活似乎脱节———“空中上海”和“地面上海”勾勒出两条迥然不同的城市风景线。

  经济全球化时代出现的文化冲突首先落脚于城市。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已经相当规模地体现于城市形象,经济的逐利性、扩张性,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美学的价值观发生着普遍的“冲突”。经济效益驱动的“争夺城市制高点开发模式”以高位优先权冲破了约束,快速扎根,进而拔地而起。

  “争夺城市制高点开发模式”所导致的“冲突”,造成了建筑与城市的“脱节”:高层建筑仿佛是漂浮于海面(旧城区)的一座座孤岛,各自为阵、各显神通,却与城市轮廓线和社区景观失去关联性和必要的空间协调感。每一座单体如此精彩,足以体现建筑师匠心独运的设计水准。但是将这些光彩夺目的单体建筑放置于城市地平线上透视,在任何一个角度都很难感受到城市的整体性及彼此“对话”的认同。

  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发的外滩高层建筑群,其成功之处正在于,从临江布局、建筑高度、建筑外部质感与肌理、建筑细部到景观基础设施,都遵守着城市的“秩序”:每一座建筑都拥有自己的特征,整体却又连成了城市的“集合形象”。以至于,多年来,人们对于这座城市的识别与记忆,首先仍是外滩———外滩是上海的标志,外滩仍然是上海的门户象征。

  回顾上海的成长历程,上海开埠以后,本土的传统建筑风格对初期城市形象未能形成影响力;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中国建筑师致力于民族建筑复兴创作,尽管在居住建筑方面探索出中西合璧的典型模式,但仍未形成主导上海滩建筑潮流的力量和规模;1949年-1979年,上海所有的新建筑均为本土建筑师自力更生创作,没有出现一座所谓模仿欧陆风格的建筑;20世纪90年代开始奔向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外建筑师并肩设计,由此出现如此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

  或许现在还只是过渡期,上海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尚未有结论。但是,研究城市形象,必须要关注上海的国际化城市形象体现出的二元性:现代高层建筑与城市原社区在尺度及风格上的鲜明对比,导致了城市形象失去整体和谐感,失去亲近性,失去社区历史与文化的视觉记忆。于是,上海形象出现两张“城市皮”,原社区街巷成为城市底层的切割分散性单元,而空中之“皮”犹如动物园长颈鹿、斑马、仙鹤、狮子等在东张西望!这样的国际化城市形象,给人的感受更多是丰富、烂漫、生动、个性标志的过剩,如果蕴涵适当的“城市秩序”,上海的国际化城市形象会更为和谐。

  进一步说,这种“城市秩序”应该更多融进城市的“地方性”。上海并非一座失去“地方性”的空泛国际化城市。任何一座城市如果不具备“地方化”的文脉,所谓的“国际化”往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市的“地方化”是城市“国际化”的前提;城市只有建立牢固的“地方化”基础,才能在国际城市之林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