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慈善风暴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09:57 公益时报

  策划:赵冠军

  统稿:宋宗合

  采写:赵冠军宋宗合

  宋扬

  8月初,江苏省江阴市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募集慈善捐款超过10亿元,如此短时间内形成的巨额捐赠热潮,惟可 用“风暴”形容。

  追根溯源,慈善风暴自肇始者江苏常州自2006年开创了企业冠名基金的捐赠模式,一年募集基金达到10.63 亿元之后,发达地区的城市仿佛看到了慈善的价值,纷纷取经赶潮,这股风暴旋即席卷沿海各城市:5月28日至6月13日 ,山东威海10余天接收社会捐赠11.26亿元,济南、烟台、淄博、菏泽、青岛分别以接近亿元的捐赠成绩紧随其后,江 苏宜兴、无锡也应风起潮,浙江义乌更是在7月11日召开慈善动员大会,一场浩浩荡荡的募捐活动正在进行过程中。

  而在8月1日,山城重庆也旋起了一场慈善风暴,社会救灾应急捐赠达到1.0439亿元,尽管其捐赠不同于苏鲁 浙等地的常态捐赠,但所产生的风暴能量一点也不亚于沿海慈善风暴。

  一场前所未有的慈善风暴,正在神州大地加速发展。

  沿海城市的“慈善传染”

  江阴:

  县级市的10亿神话

  江阴市慈善总会对企业认捐金额做出一份参考标准:年度开票销售300亿元以上的企业,认捐3000万元;开票 销售200亿元以上的企业,认捐2000万元;开票销售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认捐1500万元;开票销售50-10 0亿元的企业,认捐1000万元;开票销售10-50亿元的企业,认捐800万元;开票销售5-10亿元的企业,认捐 500万元;开票销售5亿元以下的企业,认捐300万元。

  2007年2月5日,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作出一份批示,“江阴民企众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求江阴 市向宜兴市等地学习。接到批示后,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亲自召集有关部门,开始计划在慈善工作方面加大力度。

  “正是这份批示,成就了江阴10个亿的募捐效果。”8月2日,江阴市慈善总会办公室主任刘瑞珍在接受《公益时 报》采访时依然保留着激动的心情,她也正要起身去接待前来进行慈善事务交流的苏州考察团。

  刘瑞珍对记者表示,年初接到批示,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到常州的武进进行经验交流后,确定了工作目标, 借鉴外地做法,根据江阴实际情况,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发动企业认捐冠名基金为主,第二阶段进行例行的“慈善一日捐 ”活动。

  当地确定的捐赠模式为:对捐赠50万元以下的各类企业、机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将捐款一次性交给市慈善总会 ;对于认捐100万元以上的各类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根据捐赠者意愿,可以分年按捐赠总额5%比例直至认捐结束为止。

  6月12日,江阴市发起“千企万人慈善大行动”。据悉,第一阶段以动员企业认捐慈善冠名基金为主要内容,参与 的百强企业有90家,全市认捐企业慈善冠名基金总额达到9.541亿元,其中当年上缴基金到账4392万元,加上市慈 善总会和各镇分会账面现金结余8204万元,全市慈善基金总量突破10亿元。

  这一次,认捐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在江阴就达到54家。

  “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市100家百强企业,跟市委领导都是挂钩的,这样的企业目标全部落实到市领导身上。每人 劝募三家企业,被定为领导的募捐任务。”刘瑞珍说。

  在刘瑞珍看来,现在慈善总会的募捐工作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确定冠名基金后,每年都有固定的资金入账,届时慈 善会只需根据协议去催缴费用。

  下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也是值得关注的。刘瑞珍说,该市仅机关事业单位就有三万多人,至少还可以募集几千万 元人民币。

  对于善款的使用,下半年该市的支出计划是1000万元。

  “临时性突发事件,政府是没有预算的,以后这些基本将由慈善总会来承担。”刘瑞珍举例说,以后再有人求助到市 领导那边,市领导只要给慈善会打一个招呼就行了。

  在刘瑞珍的思维模式中,慈善总会依然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跟政府有密切联系。尽管有规定要求社团组织不允许领 导兼任,但慈善总会上报给有关部门批准后,由市领导担任会长等职的情况还是基本上得到认可。而且,由市领导来担任慈善 总会的负责人,为慈善总会的公信力增加了筹码。

  目前,“千企万人慈善大行动”的暖流还在该市继续涌动,依据部署,该市第二阶段将集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动员尚未设立冠名基金的千余家中小企业捐出一天利润,动员干部职工捐出一天工资、学生捐出一天零花钱。

  冠名基金捐赠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不必一次拿出大笔资金进行捐赠,负担比较轻。同时慈善总会又得到大笔承诺捐 赠。有些学者指出,这种方式也解决了慈善组织善款保值、增值的问题,由企业替慈善组织实现慈善资金的保值、增值。(下 转第05版)

  威海:

  政府支持创造募捐奇迹

  “从官员到普通百姓,从大企业到个体摊贩,无不参与其中。”威海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做到了,而且创造了奇 迹:从5月28日募捐活动开始,到6月13日,威海市共接收来自市民的直接捐款超过3000万元,接收企业认捐基金1 1.26亿元。

  山东省威海市有3.5万人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每年有近2万名贫困学生徘徊在校园门口,农村五保对 象约8800人,因灾、因病致贫家庭近万户。

  为了完全解决这些问题,2006年9月,威海市委书记崔曰臣在山东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威海市全市募集善款 要达2亿元的目标,当时,威海市民政部门统计的可用善款仅有200万元。

  不仅2亿元善款的目标达到了,威海更创下了奇迹。奇迹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见,威海市政府在全力推进此项活动 。威海市以行政方式推进募捐行动,募捐成绩被纳入各机构的绩效考核。一时间,募捐被当作“任务”层层下达。

  对于此次募捐活动,威海市考核办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将各单位的捐助情况列入目标绩效考核,以至于,有的单位 还把“慈善月”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在威海民政局《威海市2007年“慈善月”活动实施方案》中,“保障措施”一款明确要求:“建立考核制度”。 市考核办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将各单位的捐助情况列入目标绩效考核。

  考核导致了强制捐赠,出现了水电维修的工人也被要求捐赠500元的事情——500元是他月薪的三分之一。威海 市此次募捐活动一个未经公开的标准是:厅级干部最多3000元,最少1000元;处级干部最多2000元,最少500 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少于100元。

  威海市中医院发布于5月31日的内部通知上直接写道,“捐款额度:原则上处级干部500元-2000元,科室 、中心、住院区负责人200元-500元,事业编职工100元-500元。”该院政工科长陈健介绍,制定的这个标准是 参照市委标准。

  威海市劳动局办公室陈主任介绍,该局的捐款标准是局长3000元,副局长不低于1500元,科长不低于100 0元,普通职工500元。该局下属就业办公室的门卫师傅孙天茂,月工资不到600元,此次也捐出200元。

  对此,市民政局局长赵香春认为,在慈善文化还不厚实,慈善组织运行还不成熟的情况下,离开政府很难开展募捐。 威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孙胜川也认为慈善总会募捐成绩,肯定离不开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推动。

  根据媒体报道,此次募捐的善款将由国库保管,由威海市慈善总会办公室根据慈善总会理事会决议原则进行支配,政 府没有权力动用。同时,慈善总会办公室属于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接受民政局和慈善总会的双重领导。

  目前,威海市对善款的管理和使用,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善款纳入财政预算外管理,每笔捐赠都建立档案,专户储 存,专库管理,每年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都要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赵香春表示,下一步将严格规范善款 的使用,每笔善款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

  青岛:

  募捐活动以民间力量为主导

  青岛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顾琰琰告诉《公益时报》记者,青岛此次募捐活动,主要是以慈善总会这个民间力量为主,相 比较威海等城市,政府参与力度较低,因此相对于山东其他城市,募款总额也不算高。

  截至6月22日,2007年山东省开展的“慈心一日捐”活动已经累计收到捐款超过16亿元人民币,募集善款数 量超过山东省3年来募集善款总额。其中,山东省有11个市接收捐款累计突破千万元,威海市居爱心捐献榜榜首;济南市累 计接收捐款8000万余元位居全省第二;烟台、淄博、菏泽、青岛市分别列三、四、五、六位。

  其中,青岛“爱心飞扬——慈善一日捐”活动,于5月13日启动。截至7月13日,青岛市累计接收“慈善一日捐 ”捐款1.33亿元,其中企业冠名基金本金9076万元。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6114万元;12区、市慈善机构募集善 款6335万元;市妇联、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市教育基金会、市红十字会共募集公益基金875万元。

  根据青岛慈善协会发布的“爱心飞扬——慈善一日捐”活动实施方案,此次募捐活动的捐赠者是青岛市各级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单位及其干部、职工,其他有经济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青岛慈善协会鼓励个人捐赠不低于一天的经济收入,在职人员月工资收入、各种补贴收入、阳光福利收入之和除以2 2个工作日,离退休人员按月收入除以30天,所得结果为一天的经济收入;生产和经营性企业职工捐赠1天的经济收入外, 提倡赢利单位捐赠1天的利润,机关、事业单位捐赠节约的一笔开支;提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合资、外资企业单位以设立 冠名救助基金、定向救助基金等形式进行慈善捐助。

  5月24日,青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率先开展了“一日捐”活动,共捐款11.6万余元。同 日,民政局捐款21万余元,工商局系统2381名干部职工捐款22万余元,市卫生局1万多名职工捐款43万余元,公安 系统干警捐款76万余元。

  在5月13日的启动仪式上,青岛隆海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阳光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小哈佛外语培训学校、青岛 三生缘艺术品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现场捐款138万元;青岛佳苑工贸有限公司、青岛喜盈门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履行 “慈善冠名基金”协议,捐赠基金增值部分36万元。海尔集团、青岛供电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网通公司等企业捐款都在10万元以上。

  从以上企业的捐款额度看,明显低于山东另外一个城市——威海的企业在同一时间的慈善捐赠额。

  此次募捐活动中,青岛市领导不仅积极带头捐款,为确保“慈善一日捐”活动顺利进行,青岛市成立“慈善一日捐” 领导小组,市政府副市长宁经谋任组长,市政协副主席刘光享、市民政局局长王凯等市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捐 赠活动的组织、协调、汇总工作。此前,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也表示,“慈善工作一定要组织好。这是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要广造舆论,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

  义乌:

  即将登陆的慈善风暴

  7月11日,浙江省义乌市召开慈善资金募集动员大会,拉开了义乌慈善捐资活动的序幕。活动从7月1日开始,预 计在9月底结束。

  “募捐活动虽然在7月发起,但前期已经进行了三四个月的筹备活动。”义乌慈善总会秘书长王春江告诉《公益时报 》记者。

  而捐赠企业之一,义乌超界集团总经理葛枫的说法,也印证了王春江的话。“3月份我就准备捐赠一笔款项,但当时 市领导说7月份会有大的募捐活动,让我等一等。”

  此次慈善捐资活动是义乌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筹集善款活动。早在2003年11月,义乌市就组织了一次慈善捐 资活动,在5个月的时间内,募集了慈善资金1.14亿元,其中冠名基金5200万元。

  2005年、2006年,义乌市先后开展了为困难群众献爱心活动,“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助活动,共募集资 金500万元。截至今年6月30日,义乌市慈善资金累计收入达1.35亿元。此次慈善捐资活动,正是义乌历年慈善活动 的延续。

  谈到发起此次募捐活动的原因,义乌市委书记吴蔚荣在募捐动员会上表示,义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低收入者陷入贫困。对于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必须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保障同社会救助互联 ,政府资源同社会资源互补,政府行政力量同社会动员力量互动的保障格局。

  在慈善资金募集动员大会上,义乌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捐款。但是此次筹款活动的主要对象,却不是政府机构、事 业单位或普通百姓,而是义乌的2万家企业。准确地说,是2003年以来,未曾进行过慈善捐赠的企业。

  “义乌有2万家企业,2003年以来进行捐赠的企业只有700家,因此,此次主要的募捐对象就是2003年开 始,没有捐赠的企业。”王春江说,捐资活动另一个目标是壮大义乌慈善力量。全市13个镇、街道都将成立慈善协会,分别 募集资金,实行分别管理使用。

  “活动后,每个乡镇会趁机成立慈善协会。慈善协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由乡镇领导和捐资企业领导担任会长、副会 长。”王春江说,各企业领导在慈善协会中的职位,由捐赠数额决定。

  动员大会后,义乌现代房产公司、义乌超界集团分别捐赠500万元和110万元,成为本次慈善捐赠活动收到的两 笔较大的企业捐款。

  当记者联系到现代房产董事长黄允松时,他表示不想宣传捐赠一事,便匆匆挂断电话。超界集团总经理葛枫则表示, 近些年,超界一直热心回报社会,早在今年3月份,他有意进行捐赠,但得知7月份义乌将有大规模募款活动,所以才在此时 进行捐赠。

  王春江介绍,现在活动还处于动员阶段,市里召开动员大会后,各个乡镇也召开动员大会。动员过程也反映了东南沿 海城市经济发展特色。企业遍及各个乡镇,各乡镇的经济实力雄厚。因此,在城市召开动员会后,每个乡镇也要召开动员会, 动员乡镇的企业进行募捐。

  7月12日,在义乌本地论坛稠州论坛上,网名为布衣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慈善总会又要开始“慈善”捐款了》的帖 子,帖子这样写道:我市的慈善总会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强势支持下,又要开始向企业、干部、群众开始募捐了,美其名日“慈 善捐款”,其实,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力做的慈善事业本身就是一种不慈善,更让人们对我国的慈善事业产生一种厌恶或憎恨, 起的是反作用,而相关政府和部门不反思,却把这种慈善强捐当作一种运动,当作一种政绩,实在是慈善事业的大悲哀,建议 相关政府部门深思,也呼吁广大人们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慷慨解囊。

  但王春江表示,今年更注重实际到账的真金白银。王春江表示,冠名基金一般数额很大,看似将有很多善款用于慈善 事业,但因为没有实际到账,真正可以使用的只是基金的利息部分。“今年的募捐活动,不会以企业冠名基金的方式接受赠款 。”王春江说。

  常州:

  风暴源头的慈善现实

  常州慈善总会募集大笔善款的经验,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者。《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期间,看到常州慈善总会工 作人员笔记本里有着数十页其他城市前来参观的记录。因10天募集善款过10亿元而备受瞩目的威海,也曾在今年3月份派 代表来常州学习募款经验。

  “来考察交流慈善经验的地方政府确实不少,威海是三月份来过的。”2007年8月1日上午,常州市民政局副局 长张云云在办公室里很欣慰地对《公益时报》坦言,但她并不赞成山东威海行政力量过于干涉慈善事业的工作方式。

  尽管张云云是从今年5月份才开始分管慈善工作,但对常州的慈善模式还是比较了解的,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常州市 慈善总会秘书长,同时,还是常州市的政协副主席。

  2005年初,常州慈善基金市本级总额只有1100多万元,每年可以动用的资金仅20多万元。但从2006年 开始,事情发生了急剧变化。目前,全市慈善金总额已猛增至10亿多元,全市每年可动用资金超过4000万元。

  发生这些变化,在张云云看来,关键是慈善协会改组成为了慈善总会,会长由市长王伟成来担任,副会长和会员中则 增加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家,而一个副会长的职位,企业至少需认捐1000万元,才有资格进入。

  “有企业家捐赠1000万,明确表示,是为了年底能够跟市长坐在一个桌子上。”对此,张云云认为,在常州慈善 事业的起步阶段,行政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摊派式的募捐,而是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到企业募捐来的。

  此前分管慈善事务的民政局副局长周铁成承认,一个副会长职位,对于那些成长中的、需要政府扶持的企业来说,无 疑是有吸引力的。“慈善总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企业总裁平时要见一下市领导并不是很方便,此时就可以很好地和市里面的 主要领导进行交流。”

  政府全力参与慈善募捐

  2005年11月初,在常州市武进区召开的“相聚武进合作共进”的座谈会是常州模式大突破的开端。那次会上, 常州市市长王伟成发表了一次动情的演讲。而这一切,都是在之前经过周密部署的。

  当时,王伟成说:“最近,我收到一个年轻人写给我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我是一个白血病患者,正在医院治疗, 但我明天就得出院了,因为我付不起医药费。我还只有20多岁,我多么希望活下去啊!”

  “像这样的来信,常州民政部门今年就收到204封!这204封信,只是全市急需救助的困难群众来信的一部分。 ”王伟成提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城乡目前共有低保对象、残疾人、灾民等困难群众10多万人,他们急需要社会的救助 ,需要救助的资金每年就要近千万元,但我们可动用的慈善金才20多万元。所以我在此呼吁企业家们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 500万没有,100万;100万没有,1万;1万没有,1000元行不行?”

  随即,常州市慈善总会召开筹备工作会议,常州长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燕雯第一个站出来,承诺认捐1000万 元。同时,常州市慈善劝募领导小组紧急行动,一场声势浩大的慈善募集活动顿时在全市开展起来。

  “当时,我的确是第一个站在媒体面前承诺的。”8月5日,汤燕雯在电话中对《公益时报》表示。在此之前,还有 4名常州当地的企业家承诺捐赠1000万元。当时,就募集慈善基金1.77亿元,这个时候,慈善总会的名誉会长已经由 市委书记担任,而市长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会长。

  事实上,对于能否获得这样的大笔捐赠,起初政府很多人感觉没有把握。此时,市长王伟成在组织骨干企业外出韩国 考察时,有6位企业家表明了分别认捐1000万元的意向,这才让他心里有了底。

  此后,市政府先对全市企业进行分类排队,列出重点劝募企业名单;再按照市领导的分工,在事先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劝募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同时,对扎口主管部门和四城区进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按照民政局副局长张云云的说法,当时随行考察的企业家们并不十分清楚,一场即将在常州掀起的募捐风暴正在酝酿 之中。考察中,市领导提出,将计划筹办成立市慈善总会,希望企业能够积极响应号召,认捐千万慈善基金。如果企业认捐金 额达到1000万,可以优先进入副会长人选。

  “政府没有发一个文件,都是市领导在做工作,是用感化的方式完成的。”张云云对《公益时报》记者坦言,当时六 名企业家从韩国回来时,其他企业家听说后,也找到市领导,希望能够认捐。

  截至2007年初,常州市慈善基金总量一举突破10亿元,达到10.63亿元。在全市参与慈善捐赠的260家 企业中,捐赠1000万元以上的有50家、500万元以上的23家、200万元以上的71家、100万元以上的116 家,企业捐赠总额达9.3亿元。

  常州慈善总会募集大笔善款的经验,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者。《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期间,看到常州慈善总会工 作人员笔记本里有着数十页其他城市前来参观的记录。因10天募集善款过10亿元而备受瞩目的威海,也曾在今年3月份派 代表来常州学习募款经验。

  特殊的工作形式

  张云云认为,常州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影响力,关键在于城市的主体经济是民营企业。此前,按照惯有的慈善模式, 募捐主要依赖国企来举办演唱会,这样,总额一直徘徊在几百万,从来没有突破千万。而今,民营企业在当地创造的GDP达 到60%以上,如果针对民营企业,募捐方式就要发生改变。

  2005年,在没有声张的情况下,经过市委市政府决策议定,采取“灵活多样、可供选择”的捐赠方式,通过签订 协议的形式,将企业认捐的善款作为慈善基金,将认捐的本金仍然留在企业运作,每年由认捐企业将本金的增值部分按7%于 5月15日、10月15日分两次交付给慈善总会(认捐的金额应在100万元以上)。

  “本身,慈善会也有让慈善基金增值的义务,这样一来,可以让资金实现良性循环。”张云云表示,在重点劝募方面 ,因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个私、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民营企业的业绩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63%,所以将劝募对象的重点选定在骨干民营企业,为募捐行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其中,在常州市慈善总会的《章程》也明确规定,凡认捐100万元的企业,其法人代表可作为总会理事人选;认捐 200万元以上的,作为监事会副主席人选;认捐1000万元的,作为总会副会长人选。

  显然,创新慈善募捐的运作模式、捐赠方式和劝募方式,都对壮大慈善基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三种“创新” 必须结合起来使用,如果孤立地运行,都不会收到良好效果。

  “过去都是请退休领导担任慈善机构的负责人,他们影响力不大,把钱捐过去,都是做了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常州也 是一改过去的做法,由现职领导来担任,他们的行政助推力是退休和离岗的没法比的。”张云云说。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日,《公益时报》探访常州市慈善总会时,发现只有1名工作人员在上班。据介绍,慈善总会 和市捐助中心属于同一班人马,5名编制内工作人员中,2名被民政局借调,正副主任均在休假期间。仅有的这名工作人员, 也是今年年初才到岗的。

  也就是说,常州模式的成功,完全是依赖于强大的行政力量,而慈善总会的专职队伍,在整个活动中,并不具备主导 力量。

  “现在尽管有了一定的资金数量,但还是处于初期、早期、募集期,如果慈善基金的盘子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要成立 基金会,让他们按照民间团体自身运转,到那个时候,政府才能够抽身。”张云云设想说。

  “为了确保善款能够全额发放,慈善会的行政支出是由财政全额拨款的。”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将来慈善基金 会成立的时候,政府可以不再补贴了。

  此外,在救助方式上,常州则采取了广覆盖,只设条件,不设范围。

  尴尬的同类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在常州仅有3家慈善组织。即常州慈善总会、常州红十字会、常州见义勇为基金会。除见义勇为基金 会之外,同一城市的两家不同慈善组织,在运行发展、善款筹集上,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一年之内募款超过10亿元;另外 一个提到筹款,却只能想到2005年海啸时的捐赠,这就是常州的红十字会。

  8月1日下午3点左右,《公益时报》记者来到位于常州建中路27号的一幢小楼。楼下的门卫告诉记者,5楼正是 红十字会的办公地点。走出5楼的电梯,一扇紧锁的推拉式防盗门挡住了去路。

  在记者反复叩门之后,终于有人前来应门。“我们刚才在讨论,所以就锁上大门了。”前来开锁的人如此解释锁起大 门的原因。

  常州红十字会副会长孙育林对《公益时报》说,现有专职工作人员7人。每年比较固定的活动,包括5月8日红十字 日做一些宣传活动,春节慰问精神病院、福利院、麻风病院的病人。救助白血病儿童是常州红十字会一项较大的活动,但每年 仅能救助儿童十几个人,救助款仅为几万元。此外,在一些自然灾害爆发时,会发出救灾募捐通知,但很少收到捐款。

  当记者请孙育林介绍一些红十字会募款情况时,“印度海啸时,红会募集了大概二三百万元。”这位副会长想了许久 ,能想起来的捐赠似乎只有2005年初的印度洋海啸时接受的捐款。

  孙育林坦言,与慈善总会相比,红十字会接受的捐赠很少,“企业都向慈善总会捐款了,对红十字会的关注不够。”

  同一个城市,不同的慈善组织,存在如此大的差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与现任市委书记 担任名誉会长,市长担任会长,由分管慈善工作的民政局副局长担任秘书长的慈善总会相比,红十字会的人员组成,在募款动 员方面,显然不占优势。常州红十字会是当地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不然连日常运行都很难维持。

  据孙育林介绍,红十字会曾想过成立一个基金会,但募集资金难度很大,而且现在各个县市区都有慈善总会,企业愿 意把认捐给慈善总会,只用利息这一块。而红十字会则要求资金全部到位,这样使得募捐成为了绝对难题。

  “暂时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孙育林叹气说。

  常州模式给企业家一个

  有尊严的平台

  ——专访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

  公益时报:中国的慈善领域能以亿元捐赠的现象在沿海各地纷纷呈现,作为全国主管慈善捐赠事业的负责人,您对于 山东、江苏各地掀起的慈善风暴有怎样的直观评价?

  王振耀:这传递了一个非常好的信号。首先说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把关注点集中到慈善事业上来,他们已经开始领会 到慈善的力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志。这种现象的第二个标志在于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捐赠模式,冠名基金也好,用各种 形式签约也好,以企业为主的社会群体开始和公益事业联系起来,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在逐步觉醒。第三是说明了中国特色 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已经呈现出来,中国慈善捐赠的实际情况是缺乏很熟练很成熟的体制,尤其在慈善资金增值方面,常州模 式探索出了现有社会环境、社会条件能够认可、能够实现的筹款方式。

  公益时报:尽管常州模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但有人质疑常州模式是企业家拿钱来赢取政府公关的资本,这一点 该怎样正确认识?

  王振耀:我直接参加了常州捐赠模式的各个环节,按照捐款数量的标准,捐款多的可以在慈善总会担任重要职务,来 监督钱的流向并向困难群众发放。当时我也不理解,难道捐钱就能当会长、副会长?接触到美国和香港的专家后,才明白这是 国际惯例。在国际社会通行的习惯是:企业违法的捐款不能要,企业家只能担任一任职务。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常州的一个善款发放过程,那些企业家们穿得都很正规,态度非常严肃,在发放善款时,官员和 慈善家是平等的,甚至市委书记和市长都退后,来突出企业家的地位。捐出善款,企业家觉得有尊严,有神圣感,说明常州模 式给企业家搭建了一个有尊严的平台。这个时候,企业家已经转换身份了,他是慈善家,是代表慈善会这个集体。

  公益时报:肇始者常州似乎并未过多受到公众的质疑,而威海募捐却超出了当地政府的预计,“数字政绩”、“强迫 捐款”的声音强过善款为民的论调,对于两地的筹款方式区别在于“全民迫捐”手段的运用,两种方式两种结果,您如何评价 ?

  王振耀:在中国慈善事业大发展的过程中,威海现象说明个别环节出现了不适合的地方。强扣工资特别是向贫困人口 募捐,的确有些生硬。当地政府在考虑,企业家都拿了,那大家都拿吧,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好人好心事情却办得不周全 。确实是没有经验,粗糙了、生硬了,没有尽善尽美,这一点值得注意。

  常州经验也应该补充平民参与意识,慈善毕竟是富人和平民共同参与的事情。

  公益时报:在这次风暴中,行政募捐的色彩过分浓厚,您如何看待新时代下的政府募捐行为?作为主管捐助的部门, 地方政府的筹款计划有没有接受民政部的指导?

  王振耀:我们这个社会很奇怪,一方面有人说政府不支持中国慈善事业,一方面又说慈善机构和慈善领域没钱花,现 在政府先参与进来,先出人,再拿政策,人们却又指责政府介入得过深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那种理想世界中的纯而又纯的民间募款方式不可能存在,美国做慈善的很多人不就是政府官员吗,他们也经常参与到 慈善机构去。我所知道的亚洲基金会的负责人就是参议员,美国的NGO领袖很多都是官员退下来的,在政府参与慈善方面, 和我们的情况是一样的。

  应该说,各地的社会捐赠都间接地接受民政部门的指导,像常州模式,就是在江苏省民政厅和省政府的指导下逐步形 成的。

  公益时报:此次地方城市的募捐接收对象大都选择了地方慈善总会,对于其他慈善公益机构的发展来说是否不公平, 甚至阻碍了地方民间组织的发展?

  王振耀:我不同意这种观点,中国的慈善资源还远远没有开发。去年中国政府行政募捐是34个亿,中国的慈善募捐 不存在政府垄断行为。中国善款社会总量是100个亿,而美国在2600亿美元以上,未来时间内,中国善款募集总量达到 500亿没有问题,实际上,政府募集的是个零头,政府仅仅是一般性的号召。

  政府不起来,民间也起不来。公益组织不要埋怨政府,中国大量的市场还需要慈善组织来开发。而且已经有开发的先 例,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已经在善款募集方面做到了全国老大,而且它在争取和政府合作,希望政府多介入它的活动。说政 府总照顾那么几个机构尤其是慈善总会,这是典型的落后观,如果你的组织没有一定信誉,想把高的砍掉来就低,这个可不行 。我们不应该就在这几十亿上打得不可开交。

  公益时报:民政部下一步的捐助指导意见是怎样的?该如何规范并探索出来一条民众接受、善款利用最大化、推进市 民社会发展的新募捐路子。

  王振耀:中国的慈善事业刚刚发展起来,资金当然是重要的。这一点需要注意学习常州的经验,要让平民和企业家有 效地结合,不要太生硬,不要变成了慈善仅仅是企业老总的事情,慈善的生命力还在于平民参与,企业家也要回归平民,当然 他会扮演更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倡导社会捐力,对于没有力量捐赠金钱的群众,比如说低保对象,可以去做义工。第三个是进 行资源开发,促进社会群众捐物的积极性。

  无论捐钱捐力还是捐物,都需要行动起来,需要来一番实践。对于已经付诸行动的,社会评价不要极端化,不能要么 神仙要么恶人,千万别把人弄上道德祭坛。形成一个宽容的慈善环境,有利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有求必应:另一个正在集结的慈善旋风

  王振耀环视了一下办公室,他的表情有些沉重,电脑桌面是减灾救灾汇报,书架边放着几封求救信,“我们能慢慢来 吗?”这是8月1日下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的办公室,不间断的电话,一拨又一拨的人走进办公室,落实救灾细节,向

财政部争取更多的社会保障资金,王振耀非常忙碌。

  但他最想办的事情是迅速建起“有求必应”救助平台。自2006年年初他产生这个念头并快速在2006年5月1 9日与十几家NGO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紧接着又在2007年2月成立中民慈善信息中心推动信息对接,王振耀一直奔跑 着前进。

  之后半年时间的党校学习却让这种奔跑戛然而止。“半年了,耽误最大的就是这个事情,我回来现在重新捡起来。不 能慢。”

  “一直就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慈善组织声称有很多成绩,政府也说关注民生力度成绩很大,第三个声音是求救的 声音也很大,这三种声音对接一下,肯定是出现了问题,肯定有严重的缺陷。”王振耀分析,这种缺陷是体制的缺陷,“政府 的救助,民间的救助,困难群众信息,必须建立一个平台和接口,这是中国的社会管理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

  “中国慈善不实现信息上的共享,是没有前途的,我判断,中国慈善都是个体户的话,肯定没有前途。”王振耀说。 理想的状态是,通过有求必应平台的建立,一个贫困地区不会再出现公益机构蜂拥而至的现象。政府资金、公众捐赠单点过剩 的弊端会得到缓和;通过相互交流信息,民政部门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公益组织利用各自实力做最有效率的事情;同时可以建立 一种政府救助资金和民间善款的互动,一个区域政府救助资金多了,公益组织就可以少投入,相反民间善款投入多了,政府救 助资金就可以减少。

  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慈善组织大联网、政府大联网、捐物大联网,没有这些网是不行的。现在救灾、低保、社保都已经 建立起相对完备的体系,尽快设立“有求必应”平台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开始依托于行政,随后独立运行,应该很快就能实现 。

  沿海地区掀起了慈善风暴,善款取得了空前的收获,但并不是说他解决了相对贫困问题之后就没有事情可做了。“在 常州召开的研讨会上,已经开始研究向外围困难群众施助。”

  下一步,就是要迅速联合各地的民间组织,将这样一个善款集散的平台建立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慈善风暴向各地席卷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