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客们的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14:48 南都周刊

  别揪住王石那点小事了

  孙先生,杭州人,自称股市掮客。从2000年起就开始游走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给有钱人在资本市场上寻找项目,给上市公司制造题材,操作过多个借壳上市的项目。在成就他人财富的同时,自己在股市上也颇有收获。

  王石和万科已经是中国股市上的圣人了,你们媒体还揪住王石不放,对王石太不公平了。内部人买卖股票?太普遍了!挨个查,没有几个是清白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认真查过?防火防盗防记者,媒体知道的那点东西算得了什么?我们做的那些事,说出来都是要坐牢枪毙的!

  我当然在炒股。黄金十年啊,傻逼才不炒股呢。炒长线,炒波段,那都是最底层的股民干的事。我是题材制造者,当然知道什么时候买进

股票了,等你们知道消息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什么是内幕交易?你说像我这种人炒股,算不算是内幕交易?严格来说当然是,但司法机关怎么查?我既不是上市公司高管,又不是相关机构从业人员,内部审查还轮不到我,民事诉讼?有证据你去告我啊!没证据,当心我告你诽谤!

  你给我“建议”,我给你分红

  邹先生,湖南郴州人。几年前,邹先生还是郴州当地一小煤矿的老板。前两年煤炭市场发烧,邹先生有了几百万的家底。去年初,邹先生将煤矿转手开始炒股。邹的爱人的表妹夫是一家证券公司的部门经理,通过这层关系,邹先生炒股可谓得心应手。

  以前开煤矿真是担心受怕。怕什么?怕煤矿出安全事故啊,怕上面来人查啊。国家主席都盯着呢,一出安全事故,小则赔钱,大则坐牢。身边有几个小老板都出事了,所以我就激流勇退了。

  我现在开了家建材公司,不过建材公司是副业,真正的主业就是炒股,我是用父母亲的身份证开的户。股市比开煤矿来钱快,而且省心,轻松加愉快啊。我是不懂股票,怎么想到去炒股?呵呵,我不懂别人懂啊。其实我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我不会去分析什么行情啊什么K线图啊,也不用天天去盯盘,我只是等人告诉我该关注哪只股票,就买入放着,等他通知我该卖出了,就卖出。一年多时间,也就买卖了四五次而已。我会将获利的10%给我的表妹夫,算是他的酬劳。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口头协议。

  我知道这种做法有内幕交易的嫌疑,但谁知道我在炒股?谁会来查我?即使要查又能怎样?我父母亲用儿子的钱炒股难道犯法?

  工资不如分红,分红不如炒股

  张先生,广东某民营上市公司董秘。自公司股改之前开始炒自己公司的股票,一年多时间,其股市收益已近百万。

  我是公司董秘,当然知道关于内幕交易的相关规定,不能在信息敏感期买卖自己公司的股票。我也不会傻到用自己的身份证去开户,那不是拿着自己的脑袋往枪口上撞吗?我是让我的爱人用她大学同学的身份证开的户,这样保险啊。你怎么查都不会查到我爱人的同学头上去吧?我们公司其他高管也在用这种方式炒股,大家心照不宣。

  中国有句古话,叫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套用在上市公司高管身上,就是工资不如分红,分红不如炒股。你想想,我一年的工资也就十几万,分红有20多万,而在股市上的收益,却有五六十万,不正是“工资不如分红,分红不如炒股”吗?

  自查职员炒股是走过堂

  某小姐,深圳某证券公司分析师,经常去西安、长沙、武汉等地上市公司调研,有稳定的信息来源。

  证券公司职员当然不能炒股,这是《证券法》明文规定了的。前不久,深圳证监局发文,要求辖区内券商对员工炒股进行自查摸底,我们公司也开展了相关工作。自查的结果,当然是没有员工炒股。你不相信?这确实是真的,哪有证券分析师“自己”炒股的。所以说,证券公司自查职员炒股不过是走过堂而已,当不得真。

  真实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哪个分析师不炒股?不过不是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用张三李四王五的名字而已。这样做,当然有违职业道德,也属于内幕交易,但大家都在这样做,法不责众啊。你说说,这么多年了,有几个证券公司员工因炒股被查过?法律是法律,现实是现实,大家同流合污。

  为了防止员工炒股,证券公司的办公电话都是有录音的。可是有谁会用办公电话来谈自己炒股的事?

  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低调

  某先生,某基金公司华南区负责人。

  唐建(曾任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出事了,那是他太弱智了,他竟然用他父亲的身份证去开账户建老鼠仓,水平也太低了。水平低不要紧,他还这么张扬,不出事才怪呢。

  现在的基金公司,动辄就有几十亿上百亿的规模,一个基金经理运作的资金,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就意味着,基金经理想让哪只股票升,只要这只股票不是太烂,都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谈内幕交易?在我们这行是十分敏感的事情,我可以告诉你一些案例,但不能具名。我本人也会偶尔告诉一些亲友“适当”关注某些股票,大家都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做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低调。

  我送你一只股票吧

  向小姐,某财经媒体女记者。

  财经记者经常跟一些关键人物打交道,只要你会来事,能成为这些关键人物的朋友,你就会得到一些内幕消息。大家都知道,记者的饭局很多,不少记者都害怕这样的饭局了。不过,一些关键人物(如基金经理、上市公司高管等)的小型饭局,却不得不去。

  一般的饭局,请客者往往会给记者一点小礼物,而基金经理、上市公司高管的饭局,已经不流行送小礼物了,而是流行“送股票”。当然,并不是真的给你送哪家公司的股票,而是告诉你哪只股票最近会有行情出现。除非关系非同一般,到了记者这个层面,消息基本上已经不是特别新了,不过,还是有一定的价值。

  南都周刊稿件,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