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成灾源于信息素养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9日11:27 中国新闻出版报

  陈春

  日前,大学生小五自曝四年网游经历: “那种几乎一直在网吧生活的大学生,每天全部消费要30多元,一个月超 过1000元,主要用来吃饭、买饮料、点卡和网费。”(中国青年报8月7日)

  “大学生小五自曝四年网游经历”的报道,再次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问题的大讨论。近年来,由网瘾造成的悲剧事件 屡屡见诸报端:有的因“网”而暴力,有的因“网”而犯罪,有的因“网”而心理失常。在笔者看来,这些都无一例外地指向 一个核心的因素,那就是信息素养的缺失。

  笔者调查过很多

网瘾少年,他们觉得网络除了聊天和游戏之外没有其他用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关键的 原因就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校只重视传授知识,一味地封闭、杜绝孩子与网络的联系,从而直接导致他们因为神秘感 进入网络世界,进去之后盲目地通过游戏取乐导致网瘾产生;而在家里,父母的教育里也没有良好的“信息习惯”,要么“严 厉打击”,要么“放任自流”,最终游戏、暴力、色情使孩子们深陷“网”中。

  其实,作为一个现代人,信息素养是公民素质的一个基本因素,教育部在其颁布的《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这样说道:“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 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仅纠缠于学生网瘾的讨论意义并不大,因为一旦形成网瘾就已经对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损伤 和精神异变,属于病态,和吸毒的毒瘾一样,必须依靠相当程度的专业治疗,甚至需要药物介入才能解决,空泛的讨论在这个 阶段没有任何积极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倒是应该考虑如何亡羊补牢,加强孩子的信息素养,让他在形成网瘾之前有一 个良好的自我识别与防范能力,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作为一个沟通和信息传播的平台,网络本身没有“原罪”,更不是洪水猛兽。鉴于此,培养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信息素 养,让其在面对纷繁复杂信息时能够恰当地取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才是最终洗除网瘾的“源头活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