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重庆市委书记建言网友:收到会面邀请难以置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01:40 新京报
向重庆市委书记建言网友:收到会面邀请难以置信
座谈会现场。图片来源:重庆晨报

  因向市委书记致信阐述《关于新特区建设的十大建议》,重庆市民杜术林收到市委书记汪洋两次亲笔回复,并被约参加7日下午举行“问计求策”优秀建言者座谈会。

  与会的还有其他通过电子邮件、书面来信、网络帖子等形式奉献良策的13位各界人士。他们就农村土地流转、产业发展、荒田利用、农民工制度以及城市管理等有关问题,向市领导当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自重庆市委书记、市长就“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问计全球网友以来,截至昨晚9时,重庆市公众信息网的“建言献策”一栏,已有40页网友留言。

  重庆市8月下旬还将举行第二次座谈会,届时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等领导将与十余位优秀建言者座谈。

  对话人物 杜术林

  男,32岁。

  “农村娃”出身,现为重庆市沙坪坝区新闻中心电教电视部负责人。

  杜术林“十大建议”

  “重庆新人文运动”

  从思想层面、意识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改革,破除城乡歧视的鸿沟,农民应率先享受“国民待遇”。

  “普及12年制教育”

  农民最缺的是融入城市社会的文化和技能。人才战略上应该重点强化城乡孩子的职业教育。

  “重塑城市价值观”

  一定要成立一个高水平的城市营销和策划机构,改变人民对重庆作为西部城市的一些误读。

  “推进乡村民主进程”

  须推进直选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变向上负责为向上和向下负责。

  “构建城乡一体社保”

  一方面需要实施包括农民的全民医疗保障,一方面要对重庆的

医疗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大城市、大集镇,培育一代合格的脱胎于农村的产业工人。

  “推进重庆乡村建设”

  一些地方推出土地相对集中、房屋统一规划的行为可能对远郊并不适应,建议对农民新居进行引导。

  “改善政农关系”

  强化对农业的“绿箱”政策,也就是巨额补贴,支持乡村公共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城乡对接”

  解决政府的办事效率问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教育问题、进城人员和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难问题。

  “更新人才观念”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突出,建议在人才的评定和选择上清理取消阻碍人才使用的条款和壁垒。

  “我就是个农村娃”

  新京报:为什么想给市委书记发这封信?

  杜术林:我在农村生活了整整20年,虽然大学期间离开过一段,但我的整个生活方式、形态都是“农村式”的。现在,我自己读大学出来了,爱人也是城市的,但父母和大哥都在农村,是个典型的“城乡统筹”家庭,所以我一直非常关注农村建设这块。

  新京报:你的建议就是从亲身生活经历中得来的?

  杜术林:对。我那天开会时就说过,“我是以一个农村娃的身份来的”。现在城市里经常有人骂农民,正是城市对农民工的不了解、不理解,才产生了那些误会。

  新京报:你的视野主要是围绕农村问题吗?

  杜术林:不完全是,我的十条建议里,跟农村相关的占了一半。重庆搞“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解决的不只是农村问题,不只是三农问题,是“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问题。

  新京报:既然是经历了长期的思考,选择最近表达出来的直接动机是什么?

  杜术林:前段时间,我打车碰上一个

出租车司机,说农民工抢了城里人饭碗。我就给他讲,不是这样子,中国现在叫“世界工厂”,核心
竞争力
其实是人的因素,现在中国的农民工是这个世界工厂的主体。

  我跟他讲的第二条是,农民进入城市后,城市快速扩张。通过土地增值,政府财政收入也大大增加。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靠。

  那天我打车大约半个多小时,就跟他讲了这些。后来,他说我讲得好,还要少收车费,我谢绝了。

  新京报:你受到哪些启发?

  杜术林:偏见都是因为不理解才产生的,所以我们要从思想、意识、制度层面进行深刻的、影响深远的行动。

  收到回信“很惊讶”

  新京报:这次和汪洋书记网络交流,想过会得到回复吗?

  杜术林:根本没想过。平时我在单位都用公共信箱,私人邮箱很少用。那天我用私人邮箱写的信。发的时候,说老实话,就是尽自己的社会义务,根本没留联系方式,本想不署名,写到最后想着不妥当、不礼貌,就署了个名。

  对我来说,这件事当时就算完了,我就是做一个农家子弟该做的事。

  新京报:接到回复时情形如何?

  杜术林:当时非常意外。6月26日写完信,我因为有事,又请了假,一直到7月11日才忽然想起这件事,就赶快打开邮箱一看,竟然有封回信。

  书记说很想有机会约我面谈,如有不便也可继续在网上交流,落款是汪洋亲笔。我当时很惊讶,觉得难以置信。心情真是比较复杂、比较激动的。

  我马上写了一封表示歉意的信,说非常乐意跟书记交流或网上交流,因为有事没及时回信感到十分内疚,最后就是些客套的话: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什么的,很简短。落款就留了联系方式。

  新京报:后来,你第二次及时地查看到了回信?

  杜术林:是啊。当天发信3个小时后,就收到了第二封回信。书记说,会在适当的时候约我。

  新京报:你相信两封信都是书记亲自回的吗?

  杜术林:后来我去开会时,问了市发改委的同志。他们说是真的,是书记亲自回复的。

  “问计求策”实实在在

  新京报:汪洋书记后来是怎么约你的?

  杜术林:8月6日上午,我接到市发改委的电话,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邀请我参加座谈会,还说书记已经看到了我的建言,想进一步了解基层情况,通知我第二天下午去开会。

  新京报:你做了不少准备吧?

  杜术林:6日实在太忙了,晚上12点还在做抗洪的采访。第二天早上,我就围绕十条建议精心地做了发言准备。

  新京报:谈谈会上的情况?

  杜术林:其实开会就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了,还是很严肃的。叫“‘问计求策’活动市内优秀建言者代表座谈会”。加我一共13个人,不全是网络建言者,而是各方面代表都有。但像我这样的小青年就一个,我应该是年龄最小的。

  能看出来市里对这次会很重视,把我们的发言稿都装订成册了。13个人轮流发言,最后是书记总结。会议一直从2点半开到6点,绝大部分时间全部留给建言人。

  新京报:会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杜术林:书记总结时有句话:只有科学的民主,才有科学的决策。这句话让我印象最深。

  “公民”身份重于“网民”

  新京报:你怎么看网络这种官民沟通的形式?

  杜术林: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正亲历这个大国的崛起。民主思想我们有了,而且实现方式很多,比如博客、论坛,这为决策者纳谏、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渠道。我个人认为,这可以称为“个体民主的时代”。

  新京报:那么你怎么看待网络对于“个体民主”的作用?

  杜术林:以往,领导要听取大家意见,就是开会、调研,成本很高,而网络成本则很低。信息社会为决策者实现民主的方式提供了很多可能。

  也有人把这个提高到“网络政治”层面,但我认为民主不是政治概念,而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网络能扩大我们的民主,提高民主程度。

  新京报:“公民”与“网民”,你更认可哪个身份?

  杜术林:我更看重“公民”的身份。这件事可以说启蒙了公民意识。市领导能广泛地问计于民,吸纳公民意见和建议,是对市民最大的尊重。

  新京报:现在媒体相关报道很多,你怎么看?

  杜术林:我这几天看了很多报道,感觉像在看别人的故事。对我来说,这只是履行公民义务,我不想想太多。我只是在某一时候写了个东西,它跟我的成长经历、思想状态都有关,而书记看到了,就是这样。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相丽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