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豆制品企业跟风涨价遭市场“报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03:0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邹娟

  早报记者昨日在市场走访中发现,自8月1日少数企业豆制品涨价以来,市民开始改变自己的品牌选择,上调价格的品牌豆制品销量大幅下降,未调价企业的豆制品销量明显上升。不提价的企业对提价的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较难形成价格联盟。

  豆制品行业协会曾建议不要紧跟涨价

  上海市豆制品行业协会6月份召开部分会员企业座谈会,其发出的简报内容表明:部分生产企业在会上表示了调整豆制品价格的意向,但协会明确指出经营者制定价格的基本依据是市场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根据行业目前的实际情况,豆制品适当调整价格尽管有某些合理性,但价格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行业企业要把握好“度”。协会当时分析,猪肉、食用油等的价格因各种因素而上涨,市场反响较大,因此建议豆制品不要盲目紧跟。

  据上海市豆制品行业协会介绍,由于豆制品属基本生活品,虽然实行市场调节价,但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一直希望豆制品价格保持稳定。虽然近几年大豆、水、电、煤等生产原、辅材料价格有所上升,但四年来,上海市场豆制品价格都未上调,有的企业甚至十年来都未上调价格。其中,上海豆制品生产企业较多,行业竞争比较充分,也是多年不提价的原因之一。

  市物价部门严密监控市场

  市价格检查所获悉相关信息后,立即对相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进行了调查。上海共有豆制品生产企业100余家,其中达到一定规模的约有50家,约占全市豆制品市场份额的75%。经查,8月1日,总销量约占上海豆制品市场份额30%的清美、汉康、福生三家豆制品生产企业开始对旗下大部分产品提价,价格上调幅度不等,但其中大多数品种调价幅度在20%以内。而万有全、真德等规模较大的豆制品生产企业以及部分超市定牌生产的豆制品价格尚未调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提价后,许多市民开始将目光投向一些信誉不错、价格也没变化的品牌。记者昨日在余姚路菜市场清美、汉康两家豆制品专卖店了解到,自8月1日两家企业豆制品价格上调后,两家的豆制品销量都受到一定影响,“以前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摊位上的绢豆腐差不多就全卖完了,时不时需要补货。涨价后有好几天到晚上收工的时候,摊位上的豆腐还没有卖完。”

  位于延平路的家得利超市,销售的豆制品基本是“万有全”品牌的,因为没有提价,这两天销量比上个月要好一些。比如0.5元一包的豆浆,以前有时候卖不完,晚上经常买一送一处理,这段时间每天都不剩。

  豆制品市场竞争充分较难形成价格联盟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上海豆制品供应充足,上海豆制品生产企业为数众多,竞争充分。集中在8月1日提价的,只是少数企业,难以垄断整个市场。从销售量看,由于超市、菜市场往往经营多个品牌豆制品,消费者有较多选择余地,因此市场已经出现上调价格的品牌豆制品销量大幅下降,而未调价的销量则明显上升的状况。如此一来,不提价的企业对提价的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且豆制品不易保存,时间一久,提价的企业效益会受一定影响。为维护各自利益,企业之间较难形成价格联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