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版“美国之音”对抗CCTV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16:13 国际先驱导报
作为央视惟一的涉台时事新闻评论栏目,《海峡两岸》在海外拥有很多观众(电视截图)。 台当局为挽救形象,扩大国际影响,不惜出重金打造国际频道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寒芳发自北京中天、东森、TVBS、三立、八大、卫视……在约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岛上,大大小小的电视台就有百来家,以至于岛内有“台湾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电视台”的说法。不过台当局却不这么认为,“新闻局长”谢志伟8月8日宣布,将大手笔组建“台湾国际频道”,为台湾发声。 重金打造双语频道 谢志伟表示,台当局准备拿出二十余亿元新台币成立所谓“国际频道”,分英语和“华语”两个频道,预计用八个月到一年筹设,明年正式成立。 频道名称虽然未定,但台当局已规划主要报道范围,将主要包括台湾发生的事件、大陆与台湾有关的事件,以及亚洲事件。频道一天约有五六个小时的新闻时段,其他再辅以文化类节目。至于频道传送方式,谢志伟说,最初期甚至可以使用网络邮件的方式、与其他国际媒体合作,或是以卫星传送方式。 欲与央视一较高下 谢志伟宣称,当局成立国际频道不是要和英国BBC、美国CNN、日本NHK竞争,他将矛头指向中国中央电视台面向海外的频道,妄称他们“实际作为是包抄台湾,将推广中国形象、政治论述,应用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谢志伟抱怨“(台湾)对重大事件的看法和解释权,常处于被动地位,国际虽需要有关台湾情势的第一手资料,但管道却很窄,新闻局因此认为台湾应主动出击,将文化、经济、政治各面向形象推销出去”。 中央电视台节目在海外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这是不争的事实。以央视涉台时事新闻评论栏目《海峡两岸》为例,这个以“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为宗旨的节目每天都准时在CCTV-4播出,不仅大陆人能看到,在美洲、欧洲等地的华人通过卫星转播也能看到。连《海峡两岸》主持人李峰自己都曾承认“《海峡两岸》节目在海外的影响似乎比在国内的影响要大一些”。一位在美国西雅图的观众李京每天必看《海峡两岸》,他认为,“节目采用卫星连线请台湾的专家和时事评论员进行评论的形式,点评精彩,很有吸引力。” 类似《海峡两岸》这样的节目在海外受欢迎,台当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建立国际频道的想法也就应运而生。 成为“台独”发声工具 虽然“新闻局”辩称频道是“非官方性质”,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国际频道“未来承担的主要任务是让世界听到台当局的立场。 谢志伟自己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举例说,台湾推动加入联合国公投的议题,如果“能藉由自己的国际频道,传送第一手讯息,就可让国际正确、迅速了解台湾的想法”。 难怪岛内舆论认为所谓“非官方性质”明显是欲盖弥彰,该频道极可能沦为对外包装“台独”形象,批发“加入联合国”“公投制宪”等语言的工具。台《联合报》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不就是冷战时期的美国之音吗?” 形象恐难止跌回升 有了“台湾之音”,就能改变令台当局不满的舆论现状吗? 其实,台并非没有面向国际的频道或节目,台当局每年都会制播各种语言版本的宣传片洽请全球各地的电视频道播出;台视、三立、中天、大爱及TVBS等也设有国际台,利用卫星传送方式,对亚洲及美洲地区播送节目。 但与此同时,台湾的“国际形象”却一跌再跌: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立委”们在“立法院”荒腔走板的演出,是陈水扁充当台海和平“麻烦制造者”的种种表现……所以,说到底,这怨不得别人,也与包装手法无关,以为靠办所谓国际频道就能改变现状,完全属于病急乱投医。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