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每棵树都是有故事的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05:20 都市快报

  记 者 黄 新

  一棵树和一个人有什么差别?

  在69岁的朱中宝眼里,一棵树就是一个人。它虽然不会说话,但也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历史。

  这个总是笑眯眯的义乌人,在退休后的几年时间里,几乎跑遍了整个义乌,寻找了当地700多棵古树名木,为它们拍照,了解它们的“人生”故事。每棵树,他都赋上精心撰写的诗文,并标明拍摄时间、地点以及古树的大致出生年月,以及相关知识链接。

  上个月,老朱的《古树吟》终于正式出版了。书里一共收集了41种281棵古树的照片,将当地许多百年老树都收录了进来。这本书引起了义乌当地政界、文化界的关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梁平波、前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都欣然为他的书题词、作序。

  在朱中宝的书里,每一棵古树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现在的古树幸存下来的已经不多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心它们。”老朱认为,这也是为环保做点贡献,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保护古树的队伍中。

  三个月的电视台活动

  开启了他的新生活

  朱中宝早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他人瘦瘦的,戴着眼镜,头发斑白。

  2000年,朱中宝退休了,一下子有了大片的闲暇时间。一种感觉到人生中有些事情未完的困扰开始缠绕着他,老朱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2001年时,义乌当地电视台组织了一个“寻访古树名木,宣传环保主题”的活动。有多年宣传工作经验的朱中宝听说后,心里突然亮了一下,好像久雨之后,突然出现了一道阳光。

  参加了这个活动以后,朱中宝很有感触。“古树名木保存下来的太少了,很多人都还没意识到它们的价值。”

  电视台组织的活动三个月就结束了,而朱中宝的新生活则刚刚开了个头。他从义乌市林业局的统计中得知,义乌当地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约1040棵,许多都生长在深山老林里。朱中宝搜集了这些资料,决定去拜访这些“陌生的老朋友”。

  在义乌与诸暨交界处的原始森林

  同伴差点组织搜救队去找他

  要找到这些古树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最让老朱后怕的,是一次在义乌与诸暨交界处原始森林里的遭遇。

  当时,老朱约了几个林业局的朋友一起去。车子一直开到没路的地方,大家决定下车步行。越走越深,到最后连人走的路也没了,几个年轻人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意再走,朱中宝决定只身前往。

  这段路,朱中宝几乎是爬着进去的,到处是岩石、沟坎,以及茂盛得几乎把他淹没的树木。从上午10点多,一直到下午1点多,他还没有找到那些古树。此时的他,已经又累又渴,筋疲力尽。

  “大声喊人都没人答应了。”朱中宝说,那是他真正感觉害怕的一次。怎么办?老朱决定,继续往前!

  幸运的是,找到古树的同时,他还找到了一条山沟。顺着这条沟,老朱终于爬回来了。而此时已经暮色四合,那帮年轻人正着急地准备组织人员上山搜救。

  对历经坎坷而幸存下来的古树

  他总是寄予了深深的感情

  每看到一棵古树,老朱都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树的经历。对那些历经坎坷而幸存下来的古树,他总是寄予了深深的感情。有一次,他无意中在一个村子里看见一棵刺柏,皮已经被剥光,只剩下白白的树干,顶上也只剩一根树枝,枝上却绽出些许绿色。老朱心里为之一动。

  老朱发现,这棵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却没有被林业局记录在案。他对村民们说,“这棵树你们真应该好好保护,这样的老刺柏已经很少了。”

  回来后,朱中宝为这棵刺柏写了两句诗:自古葱茏孚众望,于今凋落有谁知。

  在这几年时间里,朱中宝自己发现的古树名木有十多棵,并得到了义乌市林业局的确认。

  在老朱的《古树吟》里,占据篇幅最大的,还是樟树。老朱对这种古老的树种颇为崇敬,开篇便是一首自赋的《樟树颂》:“端庄又雄壮,此木是香樟。品性神州赞,芳名世代扬。”

  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朱中宝共寻到了700多棵古树名木,由于书本篇幅所限,《古树吟》只录入了270多棵古树名木。

  面对村民“你要买吗”的询问

  他越来越感受到行动的意义

  在义乌乃至金华其他地方,古树曾受到村里人极大的崇敬,在他的记忆中,那时的村庄几乎都有许多高大的古树,以至于村民们走南闯北都有个惯性——看村先看树,一说起某某村,人们总是会先记起那里有棵什么树,认村先认树也就成了村民们常用的方法。

  在义乌当地还有个习俗,小孩子都要认两棵大树作为“父母”。60年前的朱中宝也曾在父母的引导下,虔诚地跪在两棵300年以上高龄的大树底下,祈求“树父树母”的庇护。这些古树,对于村民们来说,是朋友,是长辈,拥有恩泽万物的神奇力量。

  “所以我们对这些古树的感情是现在很多人体会不到的,”朱中宝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可是我们那些古树,那些‘父母’却都被砍得差不多了。”

  朱中宝到一些村庄寻访古树,不止一次有村民询问,“你是要买下来吗?”

  “现在古树都这么少了,你们还想着要砍树卖吗?”每次碰到这样的问题,朱中宝都会控制不住地生气。

  对朱中宝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父母树”被砍更痛心了。上世纪70年代时,在外工作的朱中宝回到义乌自己从小生活的村子里,才发现自己认的“父母”树被砍了,看到的只有两个大树墩。

  年轻的朱中宝难过了好几天,“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下子失去了支撑,失去了庇护。”老人们说,现在留下来的古树,大概只有儿时的十分之一了,“再没人管它们,怕是过不了几年就都没啦!”

  朱中宝感觉到了肩头的沉重。“这些古树也是为我们做出过贡献的,只不过,它们不会说话。”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