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解读水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18:41 SMG《七分之一》

  (正片)

  蓝藻频频爆发,水危机绝非耸人听闻

  (访谈)把我们自己的河当成一个下水道,那么最终我们的湖将会变成一个化粪池

  他 一个普通公民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访谈)我们总结起来叫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水污染究竟有多严峻,《1/7》专访马军。

  8月3日,马军应江苏省常州市环保局的邀请来做演讲,主题就是中国目前水资源遭受的污染和危机。一个多月前,太湖蓝藻严重爆发,马军借这次机会,特意赶到太湖边,想看看目前的情况。这是常州太湖边的一个水上度假村,往年的这个时候,正是避暑渡假的高峰,生意特别火爆,今年的景象却格外冷清。

  (实况/马军与度假村老板对话)

  马:今年就干脆就没有再做生意的,也没有客人过来?

  答:客人有还是有,就是没有做生意了。

  马:那客人过来了,你们怎么解释说今年不做生意了?

  答:不能跟他解释的就是船菜为了蓝藻整个湖就停了。

  马:那他现在是亏损还是在挣钱?

  答:现在是在亏损,他一停了就亏损了。

  眼前的太湖水,已经看不到碧波荡漾的景色。在湖边,记者闻到的是一股刺鼻的味道。

  记者:现在水面上非常绿,能看到很多的絮状的一些东西,然后有很臭的味道,有点像臭鸡蛋。

  马:对/蓝藻非常多/它就会水体中间的氧气吸干,吸干以后其他水生物都要死。/它死了以后再一分解,又发生这种液氧的反应以后就出现这种臭的味道。

  记者:像这种闷热的天气这种臭味闻起来又特别地重。

  马:对对

  记者:像这样子的水它能干什么用吗?

  马:这个已经失去了任何的使用价值了。

  (记者:如果按分类的话它达到了几级?

  马:应该是非常劣五类的水平了。 如果长的话 这两句可以不要 五类水是专业术语 观众不太懂)

  下午,在常州环保局局长的陪同下,马军赶到常州环保局进行演讲。(演讲现场画面)

  全国有三亿两千万的农村人口 他们的饮用水不安全,五分之一的重点城市 饮用水的水源地 水质不能够达到标准。

  马军说,蓝藻暴发事件后,虽然无锡恢复了供水,但这并不意味着水污染危机已经远去。

  (特技:全国蓝藻相继暴发:6月11日安徽

巢湖,6月24日云南滇池,7月11日武汉东湖,7月16日长春新立城水库)

  继太湖之后,安徽、云南、湖北、吉林等地的重要湖泊相继暴发蓝藻,直接威胁周边的用水安全。在马军看来,太湖蓝藻暴发只不过是现在中国水危机的一个缩影。

  (访谈)

  记者:太湖目前治理情况在全国水域来说算是最严重的吗?

  答:太湖从湖泊污染来讲它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因为我们讲三河三湖(污染最严重),三湖之首就是太湖

  记者:今年太湖爆发蓝藻事件之后,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种说法,这是自然对人类的一个报复,你认为呢?

  答:我觉得更多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它是人祸/比如说大量的化工企业的建设,那么它除了把一些氮磷的物质排进来以外,它还有很多的重金属的物质,杀人于无形的一些物质,那么这些物质排放到我们的水体中间去 实际上你可能感觉不到它是严重污染,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人的这种身心的损害可能比这个还要严重。

  (实况/马军和太湖渔民对话)

  马:老乡你好你在做什么?你们能看见那些化工厂吗在这边?

  答:化工厂看见不少,放你就看不见了,他们就是船出来放的

  马:那你说他们放水的时候有的时候用船运到湖中间来放?

  答:船是无底的,这个船你又看不出它是船。都是夜里

  马:全是夜里出来放?

  答:鱼虾死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是化工水,今天去捕鱼捕虾没死,明天去看就死了。那个水毒没处理。

  今年的蓝藻事件后,有专家估计,太湖治理要取得初步成果,至少需要二十年,而费用将高达1000亿元。

  (访谈)

  记者:其实在1999年的时候,当时整个太湖流域有一个零点行动,当时说在2000年的时候要使整个湖水变清。但是7年过去了,我们再一次提出要整治太湖,这个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吗

  答:上百亿的资金投入进去,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够还清太湖,所以我想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 恐怕我们所做的中间并没有完全真实地执行 真正地要求企业必须做到达标排放,我想这个最基础的东西并没有做到。

  记者:原因是什么?

  答:我们总结起来叫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因为对它的处罚常常是五千块钱,一万块钱,最多也就是五六万块钱到十万块钱,但是这些企业他们的污染是非常重的,如果他要是治理这些污染 他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几天就把本他就赚回来了,所以他没有动力真正去解决他的污染的问题。

  尽管只是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负责人,马军和各地的环保部门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对现在的环保体制、对污染治理的见解,也得到了邀请他前来演讲的常州环保局长周斌的认可。

  (采访/常州环保局长周斌)

  我们感觉到环保他区域一定要联动,然后要求一把尺,从严要求,就是绝对不是说你这个太湖地区整个行业不行,这个企业不能,然后其他地方可以,我们应该是各个地方的各级领导政府必须要采取统一行动,大家都按照我们现在产业的统一要求来对企业对行业来按照一把尺度来进行衡量,使得真正的污染企业它无处可逃。 (这段话感觉不是很清楚 如果长的话这里可斩短)

  (访谈)

  答:那么还有一句话叫做环保部门的领导是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环保局的局长,如果他真心要去执行环保的法律法规,认真执法的话,他可能很快就不能在那个位置上再继续做下去

  记者:你调查下来,接触过很多地方的环保局的相关的人员,在绝大多数地方,环保局在当地这个处于一种什么样的部门?

  答:环保局是处于弱势的,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弱势的,而且越到地方越弱势/当地的领导并没有真心地希望他去认真地监管,因为这些企业,这些污染的大户都是他们的重要的财政支柱,在很多情况下面需要这些企业去拉动当地的GDP/在这种情况下面在出现了刚才所说的,任意地降低环境门槛去引入这些高风险的企业。任意地去干扰环保部门的严格的执法,给这些污染企业撑起保护伞,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我们自己的河当成一个下水道,那么最终我们的湖将会变成一个化粪池

  【片花2】

  他奔走呼号 能改变什么

  (演讲实况)我想那样的一个夜晚是我永生都非常难忘

  面对6000多家污染企业,我们又有什么选择?

  (访谈)他的生产过程却毒化我们的江河湖海

  稍后请继续收看《1/7》马军专访。

  (演讲实况)

  我们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那么北方很多的河流断了,我们看到这张图上面,这些星星点点的城市都处于缺水的状态,不但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而且分布在我们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南方,北方有多少水?长江以北有全国65%的耕地,近一半的人口,但是我们只有19%的水资源。

  如今,39岁的马军俨然是一名水环境领域的专家,其实他并非科班出身。1992年,马军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新闻系毕业,进入《南华早报》工作。这段工作经历让他有机会走遍大江南北,对中国的水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1999年底他出版了《中国水危机》一书,"水危机"这个以前并不被重视的问题开始引起各界关注。

  (访谈)

  记者:你原来跟我们一样是同行,你也是做过很多年的记者,怎么就转到环境保护方面?

  答:我觉得水利部门包括环保部门,他们的一些治理水问题的这种思路 和他们的这种解释 我觉得没有能说服我。

  记者:当时主要什么事情对你影响非常深刻?

  答:我也有幸在三峡截流之前走到了重庆/从瞿塘峡进入到三峡,进入到崖谷中间,就是瞿塘峡这种惊心动魄,万马奔腾的这种惊风骇浪那种声音,给你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可以不要 就是所有的自己从很小的时候所读到的那些赞美我们祖国大江大河的这些诗篇这些文字全部都在暗夜里面鲜活起来,那么进入到峡谷中间的时候,进入到相对开阔的地方突然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把这条大江照得真的像银链一样,我想那样的一个夜晚是我永生都非常难忘/》 因为大江的奔腾真的是给你一种这个世界还有一种永恒/我想我们在这些年来从事环境保护的工作,伟大的这些壮丽的山河,这些灿烂的星空,都给我们一种自然,它有一种永恒的,超越人生的这样的一种概念,这些实际上甚至给我们一个精神家园一种寄托。

  马军决定转行,2002年他离开报社,进入一家环境咨询公司工作,之后赴美国耶鲁大学专职研究环境治理问题。在进行大量研究之后,2006年马军在北京建立了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经过6个月的努力,马军主持公布了"中国水污染地图",这是国内第一个公益性的水污染数据库。马军说,自己的宗旨是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信息公开。

  (访谈)

  答:我希望的是能够让当地的社区能够了解是谁在毒害我们的河流。

  者:这些数据是你在现场去调查还是从什么渠道来的?

  答:比如说来自于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他们的网站,来自于他们所公布的出版的 这些每年要出版的这些公报,/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收集在一起,形成了这样一个数据库/这几年中国取得的一个很大的进展 是在法律立法的方向上面订立了很多 鼓励支持公众参与的这个法规和政策,特别是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几千年来没有的,就是说在做一个公共决策的时候,需要有公众的参与,/那么如何去让它得到很好的执行,我觉得第一步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公开是一个最基础的方面。

  记者:你公布这样一个图也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吗?

  答:信息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一种力量,在国外甚至在西方它已经证明信息的管理,是可以和政府的监管,可以和经济的手段并列为环境管理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说通过信息公开可以解决很大的关系问题,

  马军的这张"中国水污染地图"曝光了60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了80多家跨国公司,甚至有世界500 强的在华企业。在第一批被曝光的企业中,有世界著名啤酒厂商嘉士伯在甘肃省投资的企业。曝光前后的巨大差异,让马军更真切地感受到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访谈)

  嘉士伯在中国的西部,甘肃的天水市买了一家当地的啤酒企业,最后从2005年起天水奔马啤酒有限公司就是嘉士伯的一家子公司,但是这家企业就屡屡发生这种超标的情况

  记者:完全没有处理?

  答:他就是完全没有处理,

  记者:对当地造成多大的影响?

  答:很显然,啤酒厂倒不是说有非常有毒的这种物质,但是他的污染也会造成像这样的一些营养物质进入到水体里面。

  记者:你们报出来之后这家企业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这家企业很快就发了一个声明,在好几家媒体发了声明,而且派了他们的高层到中国来做工作/当地的政府也宣布说将要 他如果他们没有能够做到达标排放之前,污水处理设施没建好之前,这家企业将被暂停生产。

  这样的结果,给了马军一个信心。从此,他更加投入,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调查当地的企业情况,用全球定位仪确定准确的坐标。他介绍说,水污染地图将会进一步精确到每家企业的具体位置。但令马军不满意的是,他公布的污染企业名单从2800家增加到6000多家,其中主动治理污染、减少排放的只有30多家。面对这样的局面,马军一直在倡导一种做法。

  (访谈)

  记者:就是不去买这些超标这些公司的产品?

  答:是的,对消费者来讲,只是一念之间的选择,因为同等质量,同等价位这样的产品很多,所以对你没有什么切实的影响,但是对那个企业却可能产生一个非常大的这种影响。我总是想说的是,我们其实现在作为一个现代的公民,我们应该认识到公民是有自己的一些权利,这些权利是难去剥夺的,其中有一个权利是更加无法剥夺的,那就是说你的购买权利

  记者:你的意思是说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也考虑到环保。

  答: 我希望他能够进行一个绿色的选择,我和其他的20家的环保组织共同的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到 有一些企业的生产过程是这样的超标排放,他的产品也许是安全的,但是他的生产过程却毒化我们的江河湖海,毒化了我们的空气,影响了社区的安全,如果我们大家真的说我们关心这个环境的话,那你可能并不需要一个非常艰难的做某一个事情。

  公开污染信息,号召绿色消费,这两个与众不同的举动让马军在众多环保人士中显得特立独行,他的做法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06年马军被评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还被美国《时代》周刊列入"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名单。

  (访谈)

  记者:我想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做这一切,从记者转行到现在,图什么?

  为环境保护的工作也是一份事业,他不是说我们来做一个,就完全的是奉献,完全没有任何的回报,我想不是这样的,这也是一份正常的事业,当然现在我们在筹款 在现在方面还有很多的限制和难处,这个使得我们现在经历一段比较艰苦的时间,但是我期待着这段时间能比较快的过去,我期待着他变成一个正常的一个工作,因为社会需要不同的公共服务,那么现在就是在环境保护这个方面,恰恰是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这样一个方面,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说让它变成一个正常的工作,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

  就在上个月,国务院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草案,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对水污染的防治将有更严格的规定。7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三部门公布了"绿色信贷"的实施办法(《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将从贷款环节对重污染企业进行控制。马军说,自己的背后依靠的是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