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乡情鱼水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00:16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亲情乡情鱼水情(图)

  他为乡亲们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情……

  崔晓满是一位戎马一生的铁血男儿,退休前任吉林省四平军分区政治委员。他退休后,本想接年迈的母亲到大城市里颐养天年。可回到家乡泽州县犁川镇崔河村,看到了学校的教室因为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孩子们只好在阴暗潮湿的旧仓库里上课,爬在用木板搭成的课桌上学习的情景,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就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具有大校军衔的军队干部。他不禁动情,改变了在城里享清福的主意,决定留在村里带领乡亲们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修建学校时,村里没有钱,崔晓满自己捐献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让妻子回去取钱。远在长春市的女儿问明母亲返程的缘由时,哽咽着给父亲打电话说:“爸,您为别人家的孩子们出资建校盖房子,可您想过没有,自己的女儿成家都好几年了,至今还没有房子住,您咋就不为自己的女儿想想呢?爸爸,您心里有没有女儿?”

  女儿的责备让崔晓满感到愧疚,但他还是耐心地劝慰女儿说:“你没有房子住是咱一家的事,可村里的孩子没有教室读书却是百十家的事,是千秋万代的大事啊!我们不能光顾着儿女情长,却忘记了家乡百姓的鱼水之情啊!”他安慰女儿说:“好女儿,我们还是先帮家乡的孩子们盖好新学校吧,你的事爸爸以后再想办法帮助你。”

  60多岁的崔晓满拖着高血压、高血糖、患有严重关节炎的病躯,帮助村里修建学校、修建公路、修建村民住宅小区、办养兔厂、发展养蚕业。酷暑盛夏、烈日炎炎,他头戴旧草帽,脚穿解放鞋,像一位老战士一样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修建学校的工地上,他千叮咛万嘱咐:“为孩子们修建学校是千秋万代的事,一定要节约每一分钱,严把质量关。”在修建村民住宅小区中,他整天盯在工地上,按照国家有关住房建设的规定,请有关部门严格规划、统一设计、严格工程招标和工程监理,确保了每一户村民的建房成本和工程质量,力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件好事做好。在筑路工地上,他更是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挖土方、移山石他样样走在前,处处带头干,总是一身汗水和着一身泥浆。

  老崔太累了,腰累弯了,腿跑肿了,解放鞋里的泥浆把脚都泡烂了。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像当年对待老八路一样,有的为他做布鞋,有的为他纳鞋垫。一位年近80岁的老大娘每天都熬一碗姜汤送到冒着寒夜坚守在工地上的崔晓满,心疼地说:“好孩子,小心着凉,趁热喝下去暖暖身子吧。”

  百姓浓浓的情温暖着老崔的拳拳赤子心,展示了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

  崔河村的孩子们有了新教室,村民住上了新楼房,村里通了公交车,崔晓满又谋划着为村民开出新的致富路。他带领村干部到外地考察取经,结合崔河村的实际情况,决定选择周期短、见效快、投入小、适合农户养殖的科学养兔业和栽桑养蚕业。他把走南闯北的见识心得梳理成20万字的致富经,走门串户进行宣传。他爬山越岭带领村民把200多亩撂荒的山地复垦栽桑,实现了“户均一亩桑,户养三张蚕,人均一千元”的规划。他主动为村民规避养兔风险,亲自做实验,还聘请专业人员举办培训班,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种兔,无偿为村民提供饲料加工服务、防疫技术服务、收购销售服务。他和县畜牧局联系,把崔河村建成“兔业养殖示范园”,使全村规模化养兔突破万只,仅此一项可直接为村民创收近百万元。崔晓满全身心扑在了村子里,家里的事情却操不上心了。

  为了村里的事,崔晓满风里来、雨里去,到处奔波。能步行到达的,老崔就不坐车;能坐农用三轮车的,他就不坐大客车;能在小吃摊上凑和着填饱肚子的,他就不愿进饭店。几年来,崔晓满自己搭进的路费、招待费、零散花费,再加上他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的费用已达数万元,他为村里修路捐资1万元、修学校捐资3万元、办养兔厂又从老伴的积蓄中拿出5万多元……转眼三年过去了,崔晓满资助的孤寡老人欢度着晚年,他资助的3名特困学生继续着学业。至今,他的女儿依然没有买上自己的住房,工作也依然没着落,他给女儿许下的还是一张“空头支票”。然而,他为乡亲们做的一件又一件好事情,却溢满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情。

  在泽州百姓和乡间邻里中,到处传颂着“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优秀离退休干部”崔晓满为了村民,充满大智大爱的亲情、乡情、鱼水情。

  魏进文

  (编辑:闫芳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