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让他像孩子一样清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10:17 燕赵都市报

  董天柚,笔名北董,1943年生于唐山市滦县。1964年毕业于河北省滦县第二中学。1979年后历任中学教师,滦县文教局教研员、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著有长篇小说《纸风车》、《北斗峰》、《凤凰城》,大幻想长篇小说《拇指牛》、《飞碟狗》、《冬眠谷》、《蚁人谷》、《红妖谷》,中短篇小说《蹈海》、《七色马》、《虎皮伞》,另有散文集《孤蟹》,长篇童话《琥珀城奇游记》,中短篇童话集《泥狼进城》、《魔布手套》等,获奖50余项。

  (本报记者:金花 通讯员:雅利 艳君)

  每到傍晚时分,滦县人民广场上就会响起悠扬的二胡声,拉琴人衣着朴素、身材高大。驻足聆听的人们可能不会想到,拉二胡的老人,就是在儿童文学界享有盛名的国家一级作家——“北董”董天柚。自1980年开始,他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了69部、1000多万字的作品,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蒲公英奖、中央电视台青少年节目展播一等奖等50余项大奖。第一部小说集《青蛙爬进了教室》被国家收入中国百年百部经典儿童文学系列。

  初见北董老师,他正在客厅里全神贯注地拉着二胡,这是近两年来他在写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刻苦的学习加上极高的悟性,两年来他已经能够熟练演奏出十几首二胡名曲。他说,“拉二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感受它的魅力。写作也是一样,惟有全身心投入,才能体会写作的快乐。”谈起心爱的写作,北董老师说他有一悲一喜,悲的是“难为早花扶密叶”,喜的是“可作迟笋补疏林”。

  难为早花扶密叶

  提起往事,北董老师感慨万分。40年前的他正值青春年少,对文学的热爱以及过人的天赋,使他很快崭露头角。但无情的现实很快将这粒还未发芽的小种子扼杀了:出身问题使他升学无望,摆在他面前的惟一出路就是回家务农,而且一干就是15年。15年里,他种过庄稼、当过木匠、淘过厕所。回忆起往事,北董老师还风趣地说,“那时我的权力可大着哩,村里32家的茅房都归我管,我天天‘肩挑粪桶过闹市’,一天下来可以得10个工分,好几毛钱呢。”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倒他,惟一让他感到苦闷的是,那15年里他没看过一张报纸、没读过一本书。尽管如此,乐观的北董老师还是告诉记者,“冰心老人说过,‘作家不要抱怨生活’,虽然时代没能让我成为一朵早开的鲜花,但我应该感谢那段苦难的经历,它是我创作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且作迟笋补疏林

  虽然没能成为“早花”,但15年后,北董老师还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1979年他做了一名代课教师,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两年后又被调入文教局教研室。此间,他心中那颗文学的种子又重新萌动。

  1980年,北董的第一篇童话《小杏黄的故事》在《唐山冀东文学》上发表,随后,他的创作一发不可收:《五颗青黑枣儿》使他一举成名,小说集《青蛙爬进了教室》奠定了他在儿童文学界的地位。慢慢地,他把为儿童写作当成了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他说,虽然我这棵笋冒芽晚了些,但我要用我自己全部的绿色,来装点儿童文学界这片竹林。

  文有三章不道穷

  20多年来,北董老师一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周围许多人对此不理解,都说如果他写写当下流行的“情”啊、“爱”啊,肯定早就发财了。对此,北董老师用自拟的一副对联勉励自己:“钱藏百万方称富,文有三章不道穷。”他说,“20多年前搞创作,穷得买不起纸,就在学生废弃的考试卷背面写;没有信封,就从供销社里要点包货纸自己糊。晚上有了灵感,就拿起笔和纸摸黑垫在墙上写,第二天早上再辨认字迹;下地时有了灵感,就在胳膊上写,写不下就在腿上写。那样艰苦的条件我都坚持过来了,现在比那时不知好了多少倍,我还有什么理由为了金钱而放弃呢?从事儿童写作,让我的心地清澈,与孩子们接触,让我充满活力,这些能用金钱来衡量吗?”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