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铁良:老宋,我们会永远记住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5:56 北京青年报

  8月16日下午,洁军突然打来电话,说老宋去了。我一下子惊呆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一个活脱脱的老宋,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昨天,洁军让人给我传来了老宋生前拍摄的52张照片。看着这些照片,再回忆起老宋的音容笑貌,我突然泪如泉涌,不能自己。一种不能言状的悲痛让我为再也不能见到老宋而惋惜和哀伤。在这个新闻摄影的大家庭里,我们痛失了一位好记者、好编辑、好兄长、好朋友……

  我和宋布军已经有20多年的交往,因为他比我们年龄大一些,所以我们都喜欢叫他老宋。每次我去广州或老宋来北京,我们都要一起吃饭。其实,吃饭只是一个托词,我们在席间更重要的就是联络感情、沟通信息。1995年,我参加完京九铁路的采访在广州休息了一个月,那时,老宋还在粤港信息报担任摄影部主任,每天骑着摩托到处采访。一天,我们聊起了他的女儿,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老宋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称职的好父亲。老宋说,广州的冬天也是寒风习习,送女儿上学的时候,别人都是将孩子放到自行车的后座上,让大人的身体阻挡寒风,而老宋特意在自行车的前大梁上安了个座椅,让孩子经受锻炼,老宋说,一开始,孩子也感冒过,不过以后就适应了,女儿的身体被锻炼的非常好。还有一次,女儿的学校组织春游,孩子向老宋要两个胶卷。没想到,老宋把女儿送到学校后把胶卷的事给忘了。老宋骑着摩托车一路追去,直到将校车拦下把胶卷交到女儿的手里,老宋才放下心来,嘴里还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女儿和老宋不仅是父女关系,更像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后来,孩子考上了北大,有一次我送老宋去北大看女儿,到了北大门口,女儿已经早早地等在那里,父女见面,一下子拥抱在一起,暖暖地让我感动和羡慕不已。

  由此可见,老宋是个有感情而且感情非常细腻周到的人,这和老宋五大三粗的身材似乎有些不相称,只看外表,你可能还得不出这样的结论,这主要是你对老宋还不够了解。都说文如其人。其实,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我们是用照片记录社会和人生的人,我们在用新闻照片说话。所以,照片也如其人。面对我面前的52张照片,回忆起和老宋20多年的交往,我们从老宋的照片中不难看到他的人生理念和价值选择。老宋对生活对工作对新闻摄影事业的感情就像对他的女儿一样,将爱、责任和感恩融入了他的照片之中。

  仔细分析老宋的作品你会发现,在老宋的镜头中,关注更多的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有好多都是体现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和对生命的抗争。这体现了老宋作为一名摄影记者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和老宋进行过多次业务讨论,每一次都能感受到老宋的那种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1996年,广州某技校的学生戴志勇16岁时,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戴志勇的父亲是一家街道小厂的工人,厂子倒闭后,靠蹬三轮车挣几个小钱。因为志勇的病,母亲急疯了,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两年的治疗使得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债台高筑,志勇也熬得只剩了一把骨头。老宋到

医院拍了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上,戴志勇和父亲对视的眼神永远定格在老宋的画面中,同样已是人父的老宋是在用感情纪录下那个难忘的瞬间。老宋在他的图片说明中写道:“志勇常常这样一动不动的盯着陪护在旁的父亲,似乎要把父亲的形象永远地印在视网膜上。”此时的老宋,很难说是作为一个记者或者是一个父亲在拍摄,也许两者都有,也许还会有更多。事情远没有结束,1998年,有关部门专门为戴志勇举办了募捐活动,两天后,戴志勇从病房的窗口跳了下去。办完志勇的后事,父亲把余下的捐款全部转给了另一个同样患上白血病的女孩。老宋报道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也给我们的读者留下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在老宋的记者生涯中,还有好多关于普通百姓生活的纪录。1997年,河南郑州街头的小地摊;2000年,广州一位粗心的母亲在喂自己四个月大的婴儿吞服药片时,误将药片卡进了孩子的气管里。孩子在手术室内抢救时,照片记录了伏在墙上痛哭不已的母亲;1996年,广州有一个做唐鞋的老师傅。因他做的鞋质量特好,物价部门特许他将每双鞋定价120元。1996年宝华路改造,梁师傅被迫关门。从此,宝华路上少了一家规模虽小、但极富特色的老字号;1998年,广东省肇庆市西江边上织补鱼网的老渔民……对所有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的关注,已经成为老宋采访拍摄的常态。同时,也融进了老宋对这些人物的感情。

  还有一些照片体现了老宋的价值选择。爱什么、恨什么、褒奖什么、批评什么……虽然老宋并不在图片说明中直接表达,但是,通过老宋对图像画面的选择和对新闻事实的文字报道,你会明显感受到老宋的报道意图。比如,1992年8月9日,深圳发售新股认购表格,引得全国各地的百姓蜂拥而至。老宋在照片说明中写道:“一位便衣警察不得不用竹棍来维持秩序,竹棍的前端甚至已经被敲打得开了花。在这种严厉的弹压下,狂燥的人潮总算被勉强控制住,有了一点秩序。”这个说明使用了“不得不用”、“严厉的弹压”、“狂燥的人潮”、“勉强控制”等词语,还有一个事实:“竹棍的前端甚至已经被敲打得开了花”。这样的报道非常具有现场感,在吸引读者阅读的同时,表达了老宋的价值观。还有,1993年,老宋拍摄了一些被遗弃的孤儿。老宋写道“尽管生活在孤独中,缺乏亲情温暖,但在广州市儿童福利院里这个因患脑积水而被父母遗弃的孤儿的眼里,仍有一种不谙世事的清澈。这群孤儿们的遭遇后来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一些义工组织也开始定期来福利院做义工,努力让这些心灵饱受磨难的孩子们脸上多一些笑容。”

  还有一张照片也非常有意思。1995年3月,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北京市

人大代表张占林因长相及着装都酷似毛主席而引起了美国之音记者周幼康的关注,两人在人民大会堂前展开了一番唇枪舌箭的对话。周:“请问,你们农民是在毛主席的时代过得好,还是在邓小平的时代过得好?”张:“这个……要说过得好……这个……是这样,毛主席那时候给我们带来了新社会,邓小平给我们带来了改革开放,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如果毛主席活到今天,我相信,他也会赞成搞改革开放。”周:“那你的意思是,邓小平完全是按毛主席的路线办?”张:“那也不是,邓小平对主席(的思想路线)是有发展的,所以叫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答案蠃得了周幼康一声真诚的“谢谢”。这个报道巧妙地运用了照片中人物的对话,在生动自然中体现了老宋的价值观念。

  今天写完这些文字,我心里略感一些安慰,这些话有好多都是没有来得及跟老宋说的。其实,我还有好多话要对老宋说,除了工作,还有生活、学习、儿女、健康、爱人……可惜的是,老宋走的太早了,他匆匆地离开我们,都来不及让我们准备一下。对老宋的怀念是我一生的事情,老宋,我会用我的灵智感受和分享你在天堂的笑声,我为你祈祷:愿你幸福快乐。老宋,我们会永远记住你。

  (程铁良2007年8月18日于北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