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男人:禹的预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17:33 新世纪周刊

  专栏男人:禹的预言

  -余世存

  能够不占而卜,是因为懂得变易的道理,牢牢地守住天理人情,所以大禹知道了一个后人觉得幼稚的普遍道理:酒会亡国大禹是集巫、王一身的人,是教主型的统治者。涉及到人事,禹是非常理性的。禹安排人事,选定自己的接班人益。但他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家天下比起公天下组织化程度更高,依附和忠诚的动员机制更有效,共同体更有力量,更能积累财富;他不得不按照尧舜们的模式去指定接班人,但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将会打破“禅让”制度。后来人推测说,禹参与了让儿子获取天下的努力,但禹肯定预知了事态的必然结果。这一事实大概只有文王、曹操、蒋介石等人可比,而后三人跟禹一样,有着先知之能。

  大禹还有一个预言,被人记了下来:“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这个叫仪狄的人,造出很好的酒让禹喝,禹喝了觉得甘美、爽神、遣性。

  大禹也很喜欢,但他并没有从中看到天堂,他反而担忧地预言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他不再与仪狄往来,也不再喝那种酒了,他是最早禁酒的人。禹的预言是准确的。因为他的子孙就没有逃脱嗜酒的厄运,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喜欢酒,夏朝的最后一个统治者桀,则挖池蓄酒,酒池内甚至可以行船荡舟,而且每次都有三千人陪着桀,“一鼓而牛饮”。夏桀疏理朝政,最后终于因酒亡国,为商汤所灭。后来的帝王喜欢酒池肉林的快活,也多导致他们亡国亡身了。因酒误事,因酒败亡的例子太多。据说春秋时代,鲁、赵、楚等国国君会饮,鲁国和赵国都向楚庄王进酒,楚庄王喜欢喝赵国的酒,谁知掌酒官不小心错将鲁国的度数低的酒以赵国的酒名义呈了上去,楚庄王尝后觉得没劲,以为是赵国不尊重他,因此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

  酒的魅力太大了,大得超过了正常正当的人性,超过了天道自然,人们因此失去了生存的理性,而陷入虚无、非理性的迷幻中。帝王们更是在酒面前丑态百出:东晋孝武帝司马曜醉酒后被自己的妃子张贵人闷死;北齐文宣帝高洋喝醉酒杀了爱妃薛嫔,命人把她的大腿骨做成琵琶;南朝宋废帝刘昱亲自到宫外偷狗,杀了到寺庙煮以饮酒;隋炀帝杨广“妓航酒船”,顺着大运河从北喝到南,临死时仍吟诗“鸟声争劝酒,梅花笑煞人”,还没忘一个“酒”字。文人们更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屈原说“世人皆醉我独醒”,“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集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尼采分析过酒带来的快感: “我们在这短促的一瞬间真的成了万物之源本身,感到它的热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感。当一个人的生命力受到强烈刺激从而最高限度的调动起来的时候,才能最充分地感受生命。不管这种刺激本身是痛苦还是快乐,只要它有效地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就是享受。”由此看大禹是个了不起的先知,他尝一口酒,就能感觉到酒的神性,也许他有尼采那样的感受;但他同时感觉到了危险,他可能清晰看到了酒使人的堕落,酒让人亡国亡身的场景。因此他说出了那惊人的预言,那预言赋予了他先知的神秘色彩。

  当然,大多数人不认为大禹是个先知,因为他的预言偶然性太强,他只喝了一口酒就断言酒会亡国。他也没有从制度上做更多的干预,只是跟他父亲鲧用堵的办法来治理一样,一禁了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