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手术 耳朵畸形听力丧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12:5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周柏伊 王凤梅摄影报道

  对于38岁的祝芳凌(化名)来说,2005年的那次耳朵再造手术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喜爱漂亮的她,右耳形状畸形,听力几近全失,大腿上留下大块植皮的疤痕,背脊部位阴雨天气痛得直不起来。

  跟她有着同样情况的,还有14岁的费彬(化名)、朱尹航(化名)和23岁的郝振闻(化名)。

  昨天,这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耳朵再造患者,将某医院和上海市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心动准备手术

  

  祝芳凌是一位年轻少妇,时尚、漂亮,唯一的遗憾是右耳先天性“小耳朵”,畸形。她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手术,再造一个正常的耳朵。

  2005年夏天,祝芳凌在网上看到,某医院整形外科设有耳再造手术,她立即从江苏镇江老家赶到上海,一位姓陶的“专家”接待了她。

  陶医生告诉祝芳凌,手术前后时间总共只需要2个多月,效果绝对好,“耳再造手术是我们科的经典项目,再造耳不说十分相像,七八分肯定是没问题的”。

  祝芳凌很快心动,并接受了手术安排。在等待手术过程中,祝芳凌认识了同样也来做手术的安徽的费彬、江苏如皋的朱尹航、浙江淳安的郝振闻及他们的家人。

  手术过程漫长

  

  2005年7月,祝芳凌接受了第一次手术———外耳廓皮肤扩张,每隔2—3天在医院注一次水。医生术前告诉她,这个扩张过程只需要一个月时间,然而马上就要9月了,这一期的手术还没有结束。医生解释说,因为扩张的皮肤一直不够手术使用,所以耽误了时间。

  在注水即将结束的时候,医生劝说道,其实皮肤扩张后最好再过两三个月进行第二期手术,这样对扩张的皮肤定型和再造耳的效果和寿命都更有帮助。

  四家人家只好约定到冬季寒假的时候再来手术。接下来的4个月里,四人天天耳边挂着一个大水泡。他们期盼着第二期的成形术。

  手术彻底失败

  

  2006年春节,四人来到上海。陶医生告诉他们,手术过程是先取出耳部的扩张器,再从病人胸部肋骨处取出软骨组织雕刻成型,再将其置入扩张过的皮肤内。

  当耳朵开包拆线后,四人发现,术后跟术前没有明显区别,看不出一丝耳朵的轮廓。“如果当时他们把实情告诉我们,转去别的医院,还可以补救。”但医生什么也没有说,立即安排了第三次手术。这一次手术又是1个多月,勉强出院时,还没有进行耳腔成形术。回家前,医生告诉他们待到次年春节再来。

  2006年年底,四人没有接到医院的任何通知,打电话来询问,也往往被“主任专家休假”为由搪塞过去。

  “那时起,后遗症慢慢就出现了。”由于耳朵再造型未成功,形状比术前更加吓人,她不得不每天散开头发遮掩耳朵。

  另外3个男患者也不得不蓄起了鬓发。

  “我的右耳听力逐渐丧失,只得全部依靠左耳。每逢阴雨天气,背脊便痛得直不起来,大腿上的这个疤也让我永远告别了短裤。”祝芳凌说。

  而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朱尹航来说,初一的第一个学期简直度日如年。同学们给他取了各式各样的外号,时隔一年,提起这些外号,身为男孩子的他依旧忍不住流泪。

   拒给后期费用

  2007年5月,四人相约来到上海,前往医院咨询下一步手术情况。

  这一次,整形外科没有作出任何承诺,当时给他们动手术的陶医生也不知去向。另一名李医生带着他们前往九院咨询,张鸿如教授明确告诉他们:耳朵外形萎缩,耳壁皮肤坏死,再做手术风险大,成功率低,唯一办法是种植假耳。

  也就是说,今后的日子里,他们必须每隔2年就要进行一次假耳种植和更换手术,每次直接医疗费用在2万左右,初期手术需要3—4万元。四人提出要整形外科提供后期治疗的费用,但遭到了拒绝。

  由于他们接受的手术均是由上海市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该医院的名义实施,所以他们将两者一并告上了法庭。

  ■昨天开庭

  昨天,在长宁区法院的法庭里,出现在被告席上的只有医院的代理人,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没有出席。医院辩称,他们医院从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投资公司,也没有搞过合作或者承包,整形外科是医院的一个科室。

  但法院查到,8月3日寄给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传票,是由该医院签收的。

  由于第二被告没有出庭,法庭只好择日再开庭。

  记者致电该医院医纠办,工作人员表示,整形外科是医院的合作科室,该案子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一切均以法院判决为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