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事保护中心:中国民本外交新足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4日22:06 华夏时报

  

领事保护中心:中国民本外交新足印

  本报记者 徐 翼 王晓薇 北京报道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海外公民的安全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敏感而棘手。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到世界各地经商、投资、旅游、求学、务工,中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焦点。

  8月23日,中国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正式成立。

  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是在领事保护处的基础上扩大的。早在去年5月,随着中国公民在海外频繁遭遇各种领事保护案件,在“两会”代表的呼吁下,外交部领事保护处成立。

  但领事保护处的机构设置及规模都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领事保护中心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据杨洁篪外长透露:领事保护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提升预警、处置、宣传和立法等方面的协调行动能力。

  中国公民海外风险日增

  据外交部统计数字显示,去年有3452万多人次的中国公民出境。这几乎是27年前的170多倍。与此同时,我国的领事保护案件也在大幅增加。

  据有关部门官员透露,2003年我国发生的领事保护事件约为2.5万起,2005年约为2.9万起,2006年超过了3.1万起,今年这个数字预计还会继续增加。

  中国公民在境外面临的安全风险,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冲突与恐怖活动构成的威胁。如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各种形式的冲突导致在这些地区工作或生活的中国人,或遭袭击或被绑架;

  二、由于经济利益、种族歧视、排华性质等而产生的伤害案件。如西班牙火烧温州鞋城、美国纽约白人辱骂殴打华裔青年、俄罗斯光头党袭击中国人等事件;

  三、针对中国人的非法行政案件。如一些国家的某些执法机构,在针对中国人的执法中偏离公正,出现恶性伤害和侮辱事件;

  四、非法移民、留学生受伤害事件;

  五、意外伤害事件。如印度洋海啸、新加坡油轮大火等。

  有关部门官员表示,近年来,外交部在领事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是有目共睹的。中国驻外使领馆妥善处理了印度洋海啸救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救援、吉尔吉斯斯坦涉我公民枪杀案、英国默克姆湾我国多人溺亡事件以及在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苏丹发生的我国多人遭绑架和枪杀事件。特别是去年接连开展在所罗门群岛、东帝汶、黎巴嫩、汤加发生的冲突和骚乱等4次大规模撤侨行动,得到了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的广泛赞誉,认为这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最好范例,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今年上半年,中国又成功处理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尔等我国人员被劫持事件,在这些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外交部门协同有关部门与当地相关部门统一部署,密切配合,保障了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中国公民的财产损失。

  领事保护向机制化迈进

  诚然,全球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增多、自然灾害频发、商业竞争导致的利益冲突凸现,以及欠发达地区的冲突与矛盾,都为中国人在海外活动带来了风险。但中国公民海外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也无疑加重了领事保护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显然,单靠成立于2006年5月的外交部领事司领事保护处,已无法应对和适应这一日益繁重的工作。

  领事保护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名字的变化和规模的扩大,更是工作的机制化和常设化。它将与各使领馆、外交部各部门进行更好的协调与沟通,通过高效率的工作,使更多海外华人和要去海外的中国人,都能享受到领事保护。

  配合领事保护中心的成立,2007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也同时以公开免费发放的方式与公众见面。《指南》作为免费发放的宣传手册,已经从2000年开始坚持了7个年头,发放的数量逐年增多,但采取这样大张旗鼓的公开发放形式还是第一次。

  新版《指南》详细介绍了中国公民出国前后的注意事项、领事官员的职责范围、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等。在附录中还列出了外交部领事司的联系方式,国家有关部委、局的官方网站,中国部分驻外使领馆的联系方式等,这对即将和已经到海外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可靠、实用和必备的手册。

  与此同时,外交部还计划推出一本按国别介绍的实用手册,与《指南》配套,针对不同国家介绍不同保护信息,同样免费提供。

  有关专家认为,新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的公开免费发放,可以看做是政府对公民出境的一次公开培训,从机制上体现出“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外交理念。

  更好地保护海外经济活动

  有关部门官员表示,领事保护中心的成立,对中国公民在海外从事经济活动提供有力保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十一五”期间,政府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领事保护中心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早在2004年12月,外交部即与100多位希望到海外投资的民营企业家举办过“外交与经济”研讨会,时任外长的李肇星还与企业家在橄榄厅会面,就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海外投资的机遇和风险,与企业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沟通。外交部还专门在网站上设立了一个经济与外交的栏目,作为商务部提供涉外经商信息的补充,专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

  此次领事保护中心与2007版《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一起高调亮相,不仅是为了加深《指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印象,更是为了让在海外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随时按照指南上的号码,向我国200多个驻外使领馆电话求助。

  为境外的中国公民和中国企业提供领事保护,是外交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随着我国出境旅游、商务和投资活动的大量增加,领事保护的责任和压力也将不断加大。随着外交部对领事保护事件的成功处理,在海外的中国人已经越来越信任中国外交的力量。

  现场

  领事保护中心第一日

  

  本报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8月24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外交部。

  当记者进入问讯处,刚提出自己的出国疑问时,工作人员立即热情地递来一本刚刚印刷好的《2007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并根据记者提问的内容,在《指南》上帮记者找到了答案,建议记者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解答,可致电领事司。

  问讯处提供了两部内部电话可以供来宾拨打。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多拿几本《指南》时,工作人员略带歉意地解释说,首批印制免费发放的5万本《指南》几乎已经“断货”,未来会增加印刷,加大投放量。

  领事司的咨询电话号码共有两个,但记者拨打了近15分钟,一直处于繁忙的占线状态。热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正好有内部工作人员在现场,可以向他咨询。

  记者询问了自己在国外机场遇到的尴尬问题:因为护照破损,被困莫斯科机场三个多小时,无法出关。这位工作人员告诉了记者应对措施。首先,应该更换护照,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可以要求对方出示相关法律法规,据理力争;如果遇到罚款,切记索要发票;如果对方人员要求公民原机返回时,可以致电当地中国使领馆要求协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