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部分基层单位忽视了公平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6日06:16 长江商报
部分基层单位忽视了公平性 对此,负责爱心助学的周华玲无奈地说,每年总工会都会下发文件,加强对于资助对象的要求,但部分基层单位或组织往往只重本单位职工利益,忽视了整个慈善工作的重要性和公平性,把关不严,审核不细。 周华玲说,去年,按该部门在组织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活动时,由各区总工会进行选送和核实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该市工会只按一定比例向各县市区分配名额。但是,该市樊城区总工会在该项工作中偷懒了,没有采取全面上报的方式,而是将名额分配到各个部门。 唐开华说,这种通过层层推荐的方式,从各县区、各单位推荐符合条件的贫困生,这些推荐工作原则上都由各级工会完成。审核工作也由各单位工会组织和县区级工会负责,市总工会只对市里直接资助的贫困生进行审核,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基层推荐工作的随意性,留下隐患。 “因为每年涉及的贫困生较多,市总工会不可能一一去调查,只能委托下一级工会办理。”周华玲说,“这次的事件对我们来说是个教训,也暴露了下级工会在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爱心助学为何还要设名额? 对于部分网友质疑的爱心助学为何还要设名额?周华玲解释称,该市共有三个县、四个区、和三个县级市,而每年从企业家筹集来的爱心款也只有一、二十万元,而全市每年的贫困生都有上千人,憎多粥少的现状只能给各个县区分配一定的名额,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贫富不均”的情况。 樊城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施红军说,该工会将尽快就此起事件的具体原因进行调查,并从捐助体制上进一步推行谁推荐谁负责的制度,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反思 工会女干部担忧: 9年助学成绩会否毁于此事? 此前,襄樊市总工会已开展“金秋助学”活动8年,共资助437名贫困生上大学,今年首次把农民工子女纳入资助范围。5年来,襄樊火车站每年拨出专款5万多元助学,累计资助107名贫困生上大学。 停捐和资料造假,将对助学活动带来怎样的影响? 昨日下午,虽是周末休息,襄樊市总工会数名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来回穿梭,脸上表情严肃。 宣教部一名女负责人心怀担忧:“事件被媒体广为传播,起初本来是引起社会的讨论,而造假事件给工会的爱心助学活动带来了信任危机,这么多年的行善积德,会不会因此功亏一篑?” 在与襄樊市总工会数名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记者发现他们都对此深为忧心。在负面评论满天飞的情形下,他们是否还会坚持已进行了两年的结对子形式? 昨日下午,唐开华坚定地表示,虽然此次事件对于总工会的助学活动产生的深刻的影响,工会的助学活动一定还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除了推行更加阳光的捐赠和受助资格审核制度外,我们还会定期开展活动,促进捐助和受助双方交流。” 为了保证受助学生不因企业家的个人原因而失去受资助机会,该会将尝试资助接力活动,一个企业家的资助停了,更多的爱心人士接上来,绝不让任何一个大学生因贫困而掉队。 -资助者马建先 “我以后要亲自审核家庭状况” 昨日下午,在襄樊市总工会的督办之下,樊城区城管局工会负责人将此前杨家返还的1000元资助金送还到了爱心企业家马建先的手中。 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唐开华致电马建先表示,总工会将从此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训,避免在今后的助学活动中避免此类的情况发生。在调查之后,将严肃处理问题的责任人。 去年8月,马建先在襄樊市总工会的“金秋助学活动”中,资助“贫困大学生”杨敏1000元,并承诺将对其持续帮助4年。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前日,被媒体披露,杨敏竟然是樊城区城管局副局长杨洪圣的女儿。 据了解,今年3月,杨敏家人就将1000元资助金返还到了樊城区城管局工会。但是,该局工会未将此情况向上级工会组织及时上报。而是“准备资助局里的其他困难人群”。 获悉真相后,马建先表示,“感觉我的爱心被人亵渎了,我们参与慈善事业,虽然捐助的钱不多,但是总是希望这些资金能帮助最需要的人。这次的事件不能不让人伤心。” 马建先称,这件事的解决目前还算圆满,她希望工会组织更多的应该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要让更多的爱心人士伤心。 事后冷静下来,她认为,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工会在对资助人的家庭状况的审核上不够严谨,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以后工会组织一定要认真审核被资助人。她表示:“在今后的资助活动中,我要亲自对资助人的家庭状况进行审核。” “这次事件之后,并不会影响我以后继续资助贫困大学生。”马建先表示,将继续用这些钱去帮助那些真正困难的人。 同时,她也呼吁社会,能正确认识慈善事业。不要因为一己的私利而辜负爱心人士的心意。 事件的另一方,杨敏一家人,目前已经受到了舆论的强烈谴责,承受着巨大压力。“既然事情已经圆满解决,更多的是吸取教训,我也不想让孩子因此而身心受到大的伤害。” 本报特派记者 王维博 刘飞超 严星 发自襄樊 网友评论:副局长 咋就成了下岗工人 文/ 李忠卿(中国网网友) 一个双职工家庭,父亲还是堂堂政府机关一局副局长,标标准准的国家公务员,论家庭收入怎么的也不可能列入贫困行列呀!那么,这名杨姓学生何以堂而皇之地成为贫困生呢?我们不妨看看当时申报、审批情况。 原来,襄樊市总工会曾组织了一个活动,给考上一类大学、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的学生一笔“赞助”。名额下达后,有关方面经过权衡,将杨某列为资助对象。为了确保审批一次获得通过,杨某的资料全部做了手脚,其申请表上的内容公开造假:母亲月收入200元,家庭月总收入600元,特别是有个情况说明令人目瞪口呆:夫妻下岗无住房……生活较困难! 副局长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下岗工人,可见,贫困生的资格并没有得到认真审查。这件事暴露出我们的社会捐助体系还存在许多积弊,一是资助贫困不宜给各单位下达指标,得到资助的应当优先农村贫困家庭,其次才是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二是对上报的资助对象,有关部门不能图省事,放任基层单位造假行为;三是在如何审查把关问题上,主管部门只要通过相关渠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料想不会出现类似贫困生不贫困问题。 双职工家庭、副局长的子女成为贫困生,如此捐资助学活动意义何在?其受到伤害的不仅是那些真正急需资助的学生,而且还有那些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的企业家。5名被资助者的受助资格虽然被取消了,但我觉得事情并未完结,对于杨姓一类的所谓“贫困生”,还应追回其已经资助到位的款项,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将所有贫困生逐一三堂会审,防止失实问题再度发生。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