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后的黑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14:15 新世纪周刊

  -薛颖杰

  大公司、政府机构和一些利益团体正在利用可以随意登录维基百科的这一网络形式来修正针对它们的负面新闻

  一位网络匿名用户登录维基百科,并在一篇关于评论Diebold竞选系统投票器性能的文章中删掉了15段文字 。尽管他使用了匿名,但他的IP地址还是被一种刚刚投放市场的数据挖掘服务记录了下来。

  网络天才少年维吉尔·格里菲斯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计算及神经系统系,他创建了这个可搜索的数据库,能够通过交 叉索引搜出相关数据的IP地址,由此也可以找到数百万修改历史的原始出处。 去年,一则新闻报道了国会办公厅成员曾编 辑过维基百科中有关国会的内容,格里菲斯由此得到了灵感。他很好奇是不是其他的大公司或组织也在做这样类似的、自我利 益导向的事情。

  事实上,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得益于维基百科的发布原理以及对公众开放的信息。在线百科全书允许任何人对页面进行 编辑,但也会留下这些变更编辑的记录。所有登陆使用过这一系统的人,都可以通过查询他们的用户名被追踪到,而匿名的修 改则会被记录IP地址。

  维基百科服务系统还允许用户下载完整的百科全书,包括所有修改历史的记录。因此,格里菲斯下载了整个维基百科 的内容,并将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匿名修改记录和IP地址分离出来;之后,再将这些IP地址与像美国网络地 址管理组织(ARIN)这样的公共网络地址搜索服务提供商,以及IP2Locattion.com这样的私人实名数据 提供商的数据结合起来,就可以最终追踪到想要的修改人的地址。

  他的这一尝试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一个记录了3440万修改历史的数据库已经建立了起来,做过这些修改的 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微软和国会办公厅的人或组织;通过数据库可以找到曾经修改数据的个人或组织所在的网址,参与修改的 个人或组织的网址多达260万;一些在维基百科中做出的修改明显带有个人利益倾向,无论是增加正面的,带有官方色彩的 内容,还是删掉整个负面的批评文章。

  而Diebold投票机公司则为后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样本。一个使用该公司IP地址的用户删掉了维基百科上的 大段评论,其内容是对使用该公司投票机所产生的结果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因为曾有消息称,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总统布 什的资金支持者。这篇文章是在2005年11月被删掉的,但很快又被另一个维基百科用户重新建立了。这位匿名用户留言 称:“请不要再删掉这里的内容了,这是一种破坏艺术的行为。”Diebold选举系统发言人表示,他将进一步调查这件 事情,但在此期间不会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根据早先的报道,政治家们的事务所也在大量使用这一系统。例如蒙大拿州前州长康拉德·伯恩斯的事务所就曾修改 过一篇批评性文章的题目,将原本的题目《争论之声》改为了《农民之声》,使其在网络的形象显得更友好。

  因此格里菲斯说他正在进行的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在揭露丑闻,比如追踪药品商以及大型制药公司之类的匿名编辑者 来揭发他们的商业行为,他认为这样可以监督这些公司的交易行为并确保其正确性。至于格里菲斯是不是也看准了其中的商机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