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追踪北京的一户屈姓人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09:05 青年参考
作者JonathanWatts 编译王永生
英国《卫报》的记者们计划用一年时间,跟踪调查7个国家的7个家庭的命运。这一周介绍的是中国北京的一户屈姓 人家。 ——编者 屈家的一家之主、85岁的屈桓军(音译)摔了一跤,把假牙给摔坏了,他必须去看牙医。老人家身体不好,所以很 让人担忧。但一般来说,儿孙们都会全力照顾他,陪他去门诊部,为那些社会保险外的治疗项目“埋单”。 这是中国的传统,尽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和现代化给家庭带来的重重压力,中国人仍承袭了儒家倡导的 许多孝道传统。 他们会轮流照顾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儿子屈万胜(音译),跟老爸睡一间屋,晚上老爸起身时就去搀扶着他。周 末,儿媳妇刘桂芳(音译)帮他擦洗身子。他们平时都得上班,家庭其他成员也会来,总之确保随时有人在老人身边。即便如 此,他的家人说,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要送他去敬老院。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我们的传统。一家人都应该来照顾老人。他年龄太大了,经不起折腾。我们一家很团结,我 和兄弟姐妹能照顾好他,我们不必把他送到敬老院。”他儿子说,“我小的时候,老爸夏天带我去游泳,有时还带我去参加足 球赛。现在该轮到我照顾他了。” 约在1941年或1942年,屈桓军把家从河北唐山搬到北京,在日本占领期间,他在一家日本公司做会计。战后 ,他当了老师,后来又回去做会计了。他的孩子们说,老人年轻时意志很坚定,是真正的一家之主。1998年,决定重建屈 家庭院的也是屈桓军。但2004年老伴去世前,他就已经变得记不清事了。 现在,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偶尔在院子里走走。他孙女说,他开电视主要是为了听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而不是 要看什么节目。他不怎么说话,偶尔会想起念书时的那些日子。 屈桓军仍然喜欢管着这个家。他一般都要等到儿子回家才睡,有时会训斥儿子回来太晚。他儿媳妇说,如果有什么东 西换了地方,他总会把它放回原处。即使他下午打盹,他都坚持认为自己睡着了也很警觉。她说,他醒来后喜欢说:“其实我 没睡着,你们做啥我都知道的。” 屈桓军安了新牙后,家里人就专门给他做些柔软的食物,比如他喜欢的肉馅韭菜饺子。自从他摔倒后,儿孙们更小心 了。偶尔,他会突然神智清醒起来,让全家人目瞪口呆,或者搞得大家哈哈大笑。“晚上,你要是不让他在黑漆漆的院子里散 步,他就会对着我们大喊大叫。”他孙女说,“有时他也挺逗的。有天,他指着院子里一个水坑说,‘看,那是蚂蚁撒的尿’ 。” (英国《卫报》9月1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