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皇后码头拆迁遭20余人静坐抗议幕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11:54 山东新闻网 (来源:南风窗)
陈竞新 乘坐渡轮,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一边享受海上摇曳的闲逸,一边眺望港岛,细赏中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都会景致,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全球知名的胜景,近日却发生一桩香港极为罕见的官民冲突事件。为了配合发展中环填海计划,正沿港进行广泛的拆迁工程,竟引来20余名彼此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透过网络串连,组成名为“本土行动”的组织,在殖民时期的官方码头皇后码头前,顶着炎日海风连续露宿3个多月,其中3人到后期更采取了激烈的绝食行动,矢言要阻止政府清拆这个标志着香港沦受殖民统治历史的码头。 特区政府经过连串的公关安排,8月2日 ,采取了高调的清场行动,大张旗鼓,出动了数百名警员、登山队员、消防人员、医务人员、还有工程人员,花了10多个小时,细致地将他们逐一抬走,并按计划进行了清拆工程。但事件并未完全平息,一方面“本土行动”成员继续循司法途径,企图透过法院挑战特区政府决定迁拆皇后码头的决策过程,另一方面香港社会的本土文化保育意识日益茁壮,据称,有大学任教的知识界人士已跟“本土行动”联系上,准备继续将这种保育行动导向更有组织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次直接参与皇后码头清拆风波静坐行动的,虽然只涉及以年轻人为主的寥寥数十人,却引起了社会对发展作出更广泛且多元的思辩,可能直接影响到香港未来发展的社会氛围。 反填海的延续? 当影星周润发,也在“本土行动”成员静坐期间前往签名,表达支持态度;当香港媒体连日充斥着大幅报道,评论界不论政治立场、各学科学者都纷纷发表文章;当警员清场的10小时行动,竟全程电视直播;可见一宗皇后码头清拆风波,虽然表面上只是在社会的边缘事件,却已震撼整个香港的血脉。 经济发展,是社会唯一的道理吗?民间这次跳跃而起的所谓“本土意识”,是回归10年的香港社会,仍存在怀念殖民地岁月的反映吗?特区政府的咨询组织“古物古迹委员会”将皇后码头列为一级古迹,却仍被清拆,这类自殖民地时期便被视为赖以吸纳民意的咨询委员会,在特区政府决策过程中到底占有多大的分量? 维多利亚港,一向被视为是香港腹地。英国人自19世纪殖民香港以来,便一直沿着海港发展,从上环到中环,再经铜锣湾到北角;为了扩阔这个小岛的土地,以求取得更有效率的都市发展表现,当局自19世纪末开始在维港进行填海工程,中环的海岸线便从今天的皇后大道中一直向北推移,至今矗立在面临维港的全港最高大楼华懋大厦以及国际金融中心一带的偌大建筑群,便是香港沦受殖民统治时期在中环落实的最后一次大型填海工程。 殖民政权不断填海的做法,曾引起香港社会广泛反对,一群富裕阶层人士,组织起保护维港协会,1995年,立法局更罕有地通过由议员提出的私人条例草案“保护海港条例”。 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继续填海计划。2003年宣布的中环三期填海工程,便宣示拆毁天星及皇后码头,兴建声称能舒缓中环路面交通的新海滨走廊、综合发展区以及集合特区政府行政、立法、及司法部门的新政府总部大楼计划,引来更激烈的反对声浪,一批以专业人士为主体的保护维港行动,更发起万人牵手行动,在中区海旁挥动蓝丝带游行,曾是首届特首选举候选人的前任法官李福善也参与该次游行,使保护维港的声势更受重视,计划一度暂停。 从环保意识、从生态保育、从爱护香港景貌,可见反对中环填海工程是香港社会近20年兴起的思潮。这次保卫皇后码头运动,由于直接冲撞特区政府的中环填海计划,有香港的经济学者认为,也是反对中环填海工程思潮的延续。然而若深入观察事件的来龙去脉,却可以发觉是次皇后码头清拆风波,与过去的反对填海工程运动存在本质不同。 港人身份的主体性 首先,此次行动的焦点,并非维港本身,却是位于维港沿岸、反映英国殖民政权海权历史的皇后码头等殖民地建筑群,是一批港人追寻香港本土历史空间,从而建立港人身份主体性的努力。 过去殖民时代,历任港督上任的传统,是乘坐港督游艇抵达中环,在皇后码头上岸,并在爱丁堡广场举行欢迎及阅兵等就职仪式,然后前往香港大会堂宣誓。 随着中环海岸线北移,这个英国官方码头虽然曾经四度搬迁,却始终象征着殖民统治的历史;1925年港英在中环皇后像广场对面开建新的官方码头,便是第一代皇后码头;如今位于大会堂外的皇后码头,则是在二次大战后启用,末代港督彭定康也正是在这里乘坐“慕莲夫人号”渡过维多利亚港,象征着英国殖民政权的结束。 皇后码头无疑是香港沦受殖民统治历史的政治核心空间所在,于是此次静坐行动,便引起社会上一连串反射式的声浪。有报纸发文,批评事件是由“一小撮留恋英国殖民地者……一厢情愿的殖民管治时代的随从”所组织的。 然而静坐人士却强调,他们正是要摆脱仍然萦系着香港的曾沦受殖民统治的阴魂。“本土行动”发言人朱凯迪便曾在香港媒体发表一篇题为《我从皇后码头看到满身的枷锁》的文章说:“皇后码头之所以要原址保留,因为它形象化地总结了过去150年的殖民统治。我们很多在殖民管治下长大的香港人,都在殖民政权刻意掩盖下,对本土历史几乎一无所知,如果连皇后码头也被特区政府无声无息地拆掉或搬走,那香港的下一代,就丧失了了解并解除殖民管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空间凭据’;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反省殖民统治,反省大香港主义,建立市民自主的时机……如果再不补交功课,那就算再过10年、20年,新一代的香港年轻人仍将懵懵懂懂地不知身在何方。” 他引用香港新生代小说家董启章说,原址保留要捍卫的、是“反省过去的凭据、反省过去是为了创造将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