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湖南郴州矿业乱象调查:官商黑势力结成利益链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00:33 中国经济周刊
这一地级市拥有多个储量居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位的有色金属品种,其他矿产资源储量也相对丰富。有专家根据勘测结果判断,郴州整个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1万亿元。 但光环的背后,却是郴州矿产资源濒临枯竭的现状。 储量居全国首位的钨、钼、铋资源,除个别地域外,郴州其他矿区均面临闭坑之危;锡、铅、锌等有色金属资源可勉强保证10余年的开采;有“国宝”之称的香花石面临绝迹;储量占国内1/2强的石墨资源服务年限亦只剩10年…… 与此相随的,是郴州地区经年猖獗的非法违法采矿选矿活动。掠夺式开采、资源破坏与浪费、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以至多年以来郴州各级政府的监管和执法部门陷入屡次整治屡次反弹的“怪圈”,“放一炮走人,没人又来放一炮”的情形不断上演—— 湖南郴州矿业乱象调查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流金淌银”的郴州,地处南岭山脉多金属成矿地带,矿藏富集。采矿的人多了,便在险峻蜿蜓的山上踩出了一条条路。山路难行,岩石起伏不定,狭窄处仅两米多宽,许多地段还得从悬崖峭壁旁绕过,越野车便成了合法的、非法的矿主们以及前来检查、整治的政府相关部门首选的交通工具——在郴州,鸟集鳞萃的越野车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矿主们说:“如果连越野车都进不去(的地方),就只有靠马和驴子(拉矿)了。” 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境内的观山洞村,面积2.43平方公里,主要矿产为铅、锌、锡等资源。据苏仙区矿山联合执法大队提供的资料显示,观山洞村有矿口24个;其中,无证矿口22个,剩下的两个有证矿口均已到期。这意味着,观山洞村目前所有的采矿活动均属非法违法行为。 “今年1月至6月,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召开了10余次专题会议,已经开展了4次大规模整治行动。”6月30日,苏仙区国土资源局局长夏建平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了整治观山洞村矿业秩序的基本情况。 7月1日,记者乘坐越野车到了观山洞村。 首先进入记者视野的,是路旁依山而立的、多根未拆除的电线杆,上端有被执法人员剪断的电线缠绕。紧连山脚下的农田上,建有一个未挂牌的洗矿场,废水未经处理直流山谷。 绕村而行,记者又发现了数处“黑洞”,“黑洞”不远处,多有蛇皮塑料袋搭起的旧厂棚,有三三两两矿工模样的人出入。而在厂棚附近,杂乱堆放着数根新近砍伐的树木。 “这些没有被封堵的‘黑洞’,就是非法矿口;厂棚里进进出出的人,是非法矿主雇来守矿和采矿的;那些新砍的木头,是非法采矿者准备用来架设电线的。”观山洞村村委会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另一座山头的厂棚口,记者看到一块印着“芭蕉垅有色金属矿”的标识。该名村委会负责人说,“芭蕉垅矿的有效期是2007年1月,照理现在已经不能作业。”但记者看到芭蕉垅矿仍在运转,洞口的矿石堆里多处有黄色的污水涌出,十多名矿工一边警惕地看着记者,一边不停地往卡车里运矿石。 这只是郴州非法违法采矿选矿活动的一个断面,“矿乱”在其他县(区)同样存在。 “矿乱”遍地 接下来的7月2日至7月5日,记者又相继在苏仙区玛瑙山矿区、北湖区鲁塘矿区、宜章县梅田矿区、临武县三十六湾矿区等地进行调查——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经济周刊》一年之内第四次来郴州调查“矿乱”了。 在郴州颇具“知名度”的三十六湾位于临武县境内,方圆不过数十公里。据临武县万水乡井头村的一位村干部介绍,在三十六湾附近的白竹、井头等村,短短几年间,就产生了十多个亿万富翁,矿区附近的一个村,仅奔驰车就有20多辆。财富迅速聚集的背后,是资源管理的失控。 据上述村干部介绍,三十六湾仅有10多个采矿证,但非法矿口就达100多处。之前,省、市、县三级政府每年至少开展3次以上的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10次以上的常规整治行动,但收效甚微,长年肆无忌惮的乱采滥挖现象一直就没有停止,尾砂、废水直排入河,造成周边村庄和河流下游严重污染,田地无法耕种,百姓上访不止。 非法违法中,也有“合法者”的身影。 毗邻观山洞村的玛瑙山矿区是隶属郴州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矿山。据矿区内部人士透露,从2002年开始,玛瑙山矿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以“维护矿山稳定,安置矿山职工及子弟”为名,擅自将周边矿产资源低价发包给公司内部职工、职工子弟以及外来私营矿主;承包人没有合法开采手续,只需向玛瑙山矿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由玛瑙山矿向承包人供电和发放雷管等火工产品,并协调处理采矿权属纠纷,承包人自负盈亏,并承担一切开采风险。 郴州市国土资源局执法支队黄斌科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在已签定承包合同的20多个矿点中,累计承包金额不到30万元,造成无序开采、违法开采和国有资产流失,“现在正在整治,原玛瑙山矿区的矿长被刑事拘留了。”但《中国经济周刊》在玛瑙山矿周边的玉皇庙、枫树下等地,仍然发现了数十处非法矿口,运送锰、铁矿的车不时从记者眼前一路颠簸而过。 各种形式的非法违法采矿选矿不仅存在于上述观山洞、玛瑙山、三十六湾等地。在宜章县梅田矿区、北湖区鲁塘矿区、桂阳县荷叶矿区等地,一些非法矿口以技改井、风井、副井之名,挂靠合法矿开采,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特别是在北湖区鲁塘矿区,非法的、合法的矿点密集于这块“弹丸之地”,“壁挨壁”、“楼上楼”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苏仙区柿竹园、桂阳县黄沙坪等全国知名矿区周边,也存在无证开采、越层开采等非法采矿情况。 非法违法采矿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郴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公开资料显示,近年,郴州因采矿发生的安全事故每年多达数十起。在《中国经济周刊》的调查中发现,还有许多“不见经传”的安全事故被矿主和当地政府私下“解决”。 以宜章县梅田镇红星煤矿为例,从2007年1月到5月,该矿及周边矿口在短短的五个月内便发生了4起伤亡事故。当地村民向《中国经济周刊》反映:1月,红星煤矿的风井“漏底事故”死亡1人;2月,红星煤矿的挂靠矿“漏电事故”死亡1人;5月,红星煤矿的副井“窒息事故”死亡1人;同月,红星煤矿的主井“冒顶事故”导致矿工1死1伤。 利之所争,以“护矿队”名义存在的黑恶势力应时而生。黑恶势力与黑恶势力、黑恶势力与合法矿山因争夺矿权的械斗事件时有发生。 而黑恶势力往往伴生有“保护伞”。《中国经济周刊》从郴州市纪委了解到,2003年发生的“天湖爆炸案”,直至2006年原郴州纪委书记曾锦春案发后才暴露出来,这段曾经“不了了之”的案件又牵出了郴州市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陈瑶云、原副检察长徐望实等人;2002-2005年发生在临武县的多起“夺矿案”和“涉矿案”,直至2007年上半年才相续浮出水面,这些案件又牵出了原临武县政法委书记刘爱国、原国土资源局局长欧书义、原公安局副局长邝献勇等人,该县县长曹立耕于日前也被“双规”。 非法违法采矿选矿活动猖獗之至,无不触目惊心,而“矿乱”中关系网盘根错节,令采访对象噤若寒蝉。在郴州采访时,多名基层干部和知情人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不要透露我的姓名。”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