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物价与重构福利制度并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18:13 新世纪周刊

  方栓喜

  在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尚不健全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房价上涨问题,还是目前的猪肉、粮油价格上 涨问题,都直接表现为严重的民生问题。我们有太多的低收入者,如果这些价格太高,许多人就会马上陷入困境。这是各级政 府不得不下大力气干预市场价格的直接原因。

  但这样做往往会陷入一个悖论。就是我们一直倡导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惧怕价格的波动 。

  真实的情况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大家就难以承担市场经济运行的风险,大家玩不起市场经济 的“游戏”。价格降一点怕通缩,要刺激消费;价格升一点怕通胀,需要抑制消费。通缩了不好,是因为将使许多人失业,通 胀了不好,将降低许多人的生活水平。

  有人说,中国的穷人太多,富人太少,所以不具备条件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事实上恰恰相反,如果富人变多了,多 数人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福利制度的意义就不大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幅度削减福利的一个特定背 景是中等收入群体占社会的多数。按照国内一些学者的逻辑,他们比过去更有能力承担社会福利。为什么他们在相对比较穷的 时候开始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关键问题是那时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更大,能力不足也要建。一个国家只有保持了安定和谐, 才能谋取更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富人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从长期看很难说是丧失了效率。

  建立一个完善的福利制度,不仅是为了穷人,也是为了富人。就以

房价上涨这个事情看,穷人和富人的意见存在很大 的差异。富人希望多建好房子、大房子。其实他们的本意并非是故意让穷人住不起房子,多数是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穷人希 望开发商多建适用房,希望自己能够购买得起房子。对开发商来说,有什么需求就盖什么样的房子。这些都是市场行为,但在 贫富分化的大背景下,都成了问题。这里隐含的一个逻辑是,满足了穷人的基本保障之后,富人才能够有更大的自由选择权。 作为政府,要想更多地尊重市场行为,取决于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没有一个完善的福利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会很困难。比如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需要征收 资源税等。这些领域改革的结果多数会造成涨价,而涨价又是我们目前所难以承受的。换句话说,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制 度,开始成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前提。目前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一点上。

  看到猪肉价格上涨一些就感到问题很严重,怕的是普通消费品成为压垮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一般老百姓来说,看 病、上学这些负担比这些一般的生活用品高了不知道多少倍。现在还不能因这些小事,而忘了更为重要的事情。

  作为宏观调控,也不可能看得更为长远。宏观调控犹如司机开车,最重要的是看好眼前的路,保证眼前不出问题。但 在

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既缺乏一个有效的市场制度,又缺乏一个福利制度。尤其是 在贫富差距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福利制度显得更为重要,甚至是通向完善市场制度的先决条件。

  在近些年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而有保障的 公共产品,建立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福利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已经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 策目标,下一步,要把城乡、区域、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政府实施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以有效地缓解 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现状。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