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神话:临川制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18:13 新世纪周刊

  特约记者/张鹭

  在38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身后,是临川一中这艘“教育航母”参加高考的可观阵容。教育产业化使得学校铆足了劲争取高升学率,从而争取更多的学生和更多的学费

  “江西小镇50名学子考上清华北大”,“一所中学38人考上清华北大”……

  今年高考揭榜后,类似造神运动的宣传口吻,将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临川一中及其所在的上顿渡镇,卷入了舆论的漩涡。全国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不知名的农业小镇。在临川一中的校门上,比书法家启功的题字更引人注目的,是巨幅的贺喜标语。校门后并排而立的红榜上,记录着每一位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名字,以及部分考上其他名校学生的名字。

  包括保送生和自主招生名额在内,今年清华北大在江西省招生的名额仅166个,38名学生题名清华北大,意味着临川一中一所学校,就占据了清华北大在江西招生人数的近1/4。

  “把中学当成

航空母舰办”

  上顿渡镇作为临川区的政治、经济中心,面积并不大,从小镇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只需半个小时。镇上无须公交车,人们出行以“蹬士”(人力三轮)代步。公交2路车将其与7公里外的抚州城连接起来。

  曾有人分析过上顿渡的地形:南有赣江、崇江、抚河在此北汇入长江和鄱阳湖,西北有环行山脉挡住西北风,“山环水抱必有气”,使得临川成为聚集人才的风水宝地。

  据当地工商局一位干部的说法,曾有风水先生说过,该镇“要有一座塔镇住,才会旺”。2004年,临川区政府募资400万元,在宜黄河中间的小洲上建了一座临川文塔,这座高56.8米的文塔成为临川的高度。

  巧的是,在文塔建成后的3年里,临川像风水先生“预言”的那样,“旺”了起来。这股“旺”气源于镇上的两所中学:临川一中和临川二中。这两所外表平常的学校,连续几年在高考中报捷,甚至惊动了深圳市高级中学、湖北黄冈中学这样的全国名校前来取经。不过两校间也有差别,尽管均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且曾经一度互成瑜亮,但二中的声势如今已远不如距其10分钟路程的一中。

  临川一中在高考中有所突破,始于2004年,这一年有12名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这个数字在随后的两年里,变成14名和24名。与这个数字一同增长的,是一中学生的人数。在2002年左右,一中只有约4100人,短短5年间,一中就像一块巨大的人才磁石,将省内其他市县,甚至其他省份的学生吸纳至麾下。现在,包括复读生在内,一中已有110 00人。用一位网友的话说,一中是在“把中学当成航空母舰办”。

  根据抚州市政府前几年的规划,一中要创办万人学校,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目前这个面积仅为105亩的老校区,已经无法满足学校日益膨胀的规模,为此,该校不得不严格控制招生人数。一般而言,一中每个教室的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有的高三班级甚至坐了90多人,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往往椅背紧贴墙壁,而教室里的过道也仅能容人侧身通过。

  今年,一中在小镇的新城区建设一个占地300亩的新校区。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介绍说,可以容纳1000 0名学生的新校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中的高中部。这个规模与市政府对该校“创办万人高中部”的要求一致。

  神话,还是神化

  今年的高考揭榜后,该校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饶礼喜的名字,以“通讯员”的身份出现在多家媒体上。校方的积极宣传和媒体的配合,使得一中在全国的名气陡涨。一中的学生也迅速适应了媒体对自己学校的好奇,在采访中,一位学生对记者介绍,“央视和

湖南卫视都来过,听老师说,美国的媒体也报道过我们”。

  这种荣耀感在一中人身上变成了自信力。在百度“临川一中吧”里,有学生发帖说,“我们学校除了(江西)师大附中就没有对手了”。一个流传于学生间的故事是:在今年高考前,几次与南昌一起的模拟考中,据说一中都只是报过去了应届生的成绩,但即便如此和师大附中比起来还是略占上风。一位老师说:“如果报了历届的成绩过去怕会吓到他们,到时他们奋发图强就不妙了……”

  不应忽略的是,在38名清华北大学生的身后,这艘教育航母参加高考的阵容同样可观。

  据徐武平介绍,今年一中的考生约为3800人——这个数字几近于一所中等规模中学的总人数。而被学生们认为已能与之平起平坐的江西师大附中,今年有25人考上清华北大,考生人数只有600人。

  残酷的学习氛围

  “也有很多人问过我,一中为什么能考这么好,我倒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秘诀,只是我们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做得更好吧。”上届高三(0)班班主任曾长根说。在一中的分层教学体系中,所有班级被分为0班、重点班和平行班,其中0班集中了冲击清华北大的尖子生。曾长根所带的0班,今年有12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至于哪些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曾长根举例说,“就像研究高考试卷,大家都在研究,但研究的效果有好有坏” 。任教高中数学10多年的他,根据近年来的命题趋势,预测出今年高考最后几道大题会考到“放缩法”,“因为前两年都考了,而命题组长没换,第三年肯定还会考”。在考前的一个星期,他集中为学生讲解了相关题型。在他自己的班,学生高考数学平均分高达130多分。

  教高中英语的佟玉(化名)老师认为,高考的出色发挥,与一中残酷的学习氛围有关。在一中读书,从初一开始就要上晚自习,“学生进入高三后,并不会有负担突然加重的感觉,因为他们学习的量一直很大”,她说,“对我们老师而言,教高三是最愉快的,因为对于一中的学生来说,经过这么多年训练,基础知识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讲些综合性的能力题。”

  一中的老师是“把自己卖给了学校”,佟玉说,每天早自习7点就要到,晚自习每节都得去。因此,很多老师在抚州城买了房子也没法住,只得在洲下租房。“在其他学校,可能只有高三老师才这样,但在一中,每个年级都是如此。”

  而用一中校长办公室主任徐武平的话说,如此显赫的成绩,是以临川地区“学生苦学、老师苦教、家长苦育、领导苦抓”的“四苦”精神为基础的。“学风好,抓得紧”,是当地人对一中的普遍评价。

  徐武平介绍说,原来在一中正对面有好几家网吧。每到放学,教导主任都要亲自带队去网吧围追堵截,但仍有偷偷跑去上网的学生。最后,校方只好求助于临川区政府,政府将镇上所有网吧迁到位于新城区的“网吧一条街”。

  “挖人”事件

  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认为“生源好”是一中高考成功的重要条件。对此,徐武平的说法是,一中近几年高考成绩持续走高,吸引了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就读,他们传出的捷报又吸引了更多的绩优生来读书。如是形成良性循环,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其他地市的一些老师的看法则有不同。在百度“临川一中吧”里,一位“兄弟学校的老师”发帖指出,临川一中曾 “在南昌开通了临川直通车,免费让家长到校参观,派出招生人员到处游走游说,甚至设立招生站,周边地市深受其害”,此外,还“对高分学生以高价收买,尤其是落榜的高分生”。

  二中一位老师也指出,去年,分别以全市中考第二名、第五名毕业于二中初中部的张大峰、张小峰兄弟,莫名其妙地转学到了一中高中部。

  “以我们现在的影响力,还需要花钱从其他学校挖人吗?”面对指控,徐武平不以为然。他虽然承认很多高分考生流向一中的事实,但他认为那些考生是冲着一中的牌子来的。“我们的升学率摆在这里,在同等条件下,人家愿意选择我们,再正常没有了。”

  对于张大峰、张小峰兄弟的事,他解释说,兄弟俩在小学升初中时,本来已经被一中录取,后来不知何故去了二中读初中,但他们当时与一中约定,读高中时再回一中就读,“我们只不过调回原来属于自己的学生”。

  临川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邓高平在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表示,集团对学校间相互挖人管理得很严,一旦发现有老师进行类似活动,将停止其该年的一切评奖评优与晋级资格,并会开会全市通报批评。“一中并没有这样的记录在册”。

  但他承认,在周边地市设立招生站的事,在2002年、2003年时确实曾出现过,派出的招生老师甚至曾被当地扣留。他将这种现象归因为教育改革中的短暂失序,“既然要改革,就难免出现一点混乱”。

  曾跟踪报道过教育集团成立过程的一位当地记者透露,“以前,为抢优质生源,每年中考一结束,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与抚州一中三所学校总会派出100余名教师前往各乡镇招生,每年三校为此要耗资250万元。同时,三所学校之间也互相挖抢老师”。

  对复读生的大力吸引

  复读生群体是缔造一中高考神话的重要力量。今年考上清华北大的38名一中学生中,就有18名为复读生。据一位重点班学生的家长反映,学生进入高三以后,整个年级的人数几乎翻了一倍。徐武平提供的数据证实了她的感觉:创造了高考神话的这届高三,3800名学生中,有1500名为复读生。

  在一中对面小巷里经营餐馆的钱老板透露,她的侄女钱佳琦,去年高考分数为588,立志非清华不考的她来到一中复读,直接进了应届生的0班,班主任正是曾长根老师。在校复读期间,她的学杂费、资料费、补课费、住宿费等全部免除,钱老板强调说,钱佳琦在学校住的宿舍是两人间,“是学校里条件最好的宿舍”。

  曾长根介绍说,钱佳琦的成绩很好,每次月考几乎都能在班里排进前10,很有希望冲击清华北大。但这个平时细心的小姑娘,偏偏在考场上犯下大错:在考英语时,她将答题卡涂错,导致客观题部分只得18分,总分也只有618分,尽管这个分数已然不低,但在分数线奇高的江西,意味着她第二次冲击清华北大的努力付诸东流。“她的英语成绩平时都在130 分以上,如果加上这个分差,她本来是很有希望上(清华北大)的”,曾长根叹息道。

  即便有对高分考生包括复读生的大量优惠政策,一中也面临着自己的高分考生被人挖走的尴尬。佟老师介绍说,去年的江西省理科状元,本来是一中的学生,结果在高考前夕被其家乡黎川县一所学校劝回去参加高考,“他们当时给了那学生4 万块钱,还给他父母解决了工作。没办法,我们不能也给钱啊”。

  每到高考前几个月,都会有其他市县的学校来一中挖人去参加高考,“有的甚至是副县长亲自带队来公关”。佟老师无奈地说,面对这样的情况,她们只能跟家长解释,高考前突然换环境可能影响到考生的心理,“你是要这几万块钱,还是要孩子的未来?”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