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中医:历史相似的两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18:14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李梓

  在国家和民族的衰败中,中医被当做一个旧势力靶子和替罪羊来成为革命的对象

  最近几年,中西医之争渐演渐烈,“废除中医”说又一次卷土重来。中医与西医仿佛成了不可调和的对立两方,必须 死掉一方,另一方才能真正地活起来。而从历史上看,唱衰中医,是从西医一开始登陆中国就有的论调,而且不同的时期,有 着不同的缘由。

  由于各方在网络上和刊物上的争斗越来越激烈,一些老中医学者也开始坐不住,开始撰写一些文章来反驳对方的观点 。“说要废止中医的人都是不懂中医的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李经纬说,在他看来,这种思潮有其必 然性,“虽然现在已经是21世纪,但这次与上个世纪的反对中医潮流没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1914年的全盘西化

  “中国上个世纪的废除西医,主要是受日本明治维新时废止汉医的影响,当时中国许多新思潮来自日本,受日本的影 响非常大。”李经纬说。

  191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中医论出台,领军者是当时的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此外还有汪精卫、褚民 谊等一班留日派。

  汪大燮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曾任留日学生监督,1907年回国,如同许多留日派一样,他有着严重的全盘 日化倾向。1912年民国建立后,他成了教育总长,在7月举行的临时教育会议上,订立多种兴办学校令,这里边唯独没有 中医教育的内容,这并不是遗漏,而是一种策略。1914年北京中医代表向北洋政府教育部申请北京中医学会注册,教育总 长汪大燮以“吾国医学毫无科学根据”为由,决定禁止中医开业,废止中药,并仿效日本《壬子癸丑学制》将中医学排除在医 学教育之外。

  汪大燮的主张,得到了汪精卫主持下的行政学院的大力行政支持,又得到了毕业于大阪医学院的余云岫的学术支持, 他所发表的《我国医学革命之破坏与建设》一文,其根本核心便是:中医毫无科学基础,不废除中医,则中国难以开展现代卫 生医药事业,国民防疫能力必然难以提高等等,“倡科学之新医,而弃不根之旧医”。

  新文化运动的“替罪羊”

  中医与西医如此激烈冲突,固然是革命时期的意识形态占据了重要原因,此外,还和中西医的交流时段有着重要关系 ,西医在中国开始传播之时,正是整个国家的国力衰落到极点之时,身为全国医药最高学府和行政府部门的太医院,没有能力 承担起从学术上勾连东西学术的作用。

  此后,政府的主要部门都被海归派所掌握,实权者的激进和对中医的单方面打压,不仅造成了中医在其后的40年没 有参与到中国的现代教育体制中来,还导致了中医界与西医界的对立。

  1914年,西医在中国还是稀罕事物,不仅普通人消费不到,就连贵族对它也难以接受,尽管失掉了封建王朝时代 的法定天然地位,但是,中医还是有着声势浩大的群众基础。北洋政府很快面临着巨大的群众请愿的压力,所谓废除中医的论 调也不好公开喊,从政府会议转向私人言论,第一次企图通过国家立法消灭中医的论调就此熄火。

  1929年再起提案风波

  1929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如同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一样,这又被反对中医者视为一个机会。192 9年2月,新组建的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在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留日医生余岩及汪企张两人提出提案《废止旧医,以扫除 医事之障碍案》,提案中称:“旧医(对中医的贬称)所用理论,皆凭空结构,阻碍科学化。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 变,卫生行政不能进展。”该提案能被通过,当归功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医学博士褚民谊的努力。

  消息公开后,舆论哗然,各地请愿不断,报章刊物等也纷纷刊文斥责,保中医派争取到了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支持 ,因而能够在政府要员中与留洋派对抗,3月17日请愿成功,此提案被取消。熟读这段历史的李经纬认为,在当时,提倡废 除中医的一批人,不过是以此为实现他们的政治目标的一个缺口,亲日派真正想达到的是从各方面全面复制明治维新以来的日 本方略,而中医只是其中最容易下手的一个对象。

  取得生存权,丢掉40年

  经此风波后,中医界痛感没有政治地位就没有生存权利,于是要求成立一个政府机构来管理中医,3月17日也被一 些人提倡定为“国医日”。1930年3月,由焦易堂等人提议,南京设立了中央国医馆,施今墨先生担任副馆长,中医算是 在国民政府中找到了一个勉强的半合法地位。

  但是,废止派仍然在寻找机会,1931年1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又以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不符合法律强令 解散,中医界又一次被激怒了。2月1日,中医界在上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并提出中西医平等待遇,中医参加卫生行政,中 医药改称国医国药,编纂中医药辞典及教科书等目标。

  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以冯玉祥为首的82名代表再次提出:政府应对中西医一视同仁,尽 快公布《中医条例》,国家医药卫生机关增设中医,允许设立中医学校。

  其后,《中医条例》终于在1936年1月22日正式颁布,中医终于取得了合法地位。

  “纵观整个民国政府时期,无论是《中医条例》颁布前还是后,民国政府当权者对中医的态度始终是压制的,在整个 民国,中医教育体系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同时,由于对中医采取的新的管理办法,破坏了中医原来的传承模式。民国时期要求 中医必需通过考核才能行医,而实际上,当时两年才进行一次考核,每次考核的名额远不能满足需求。中医在民国时期,严重 地衰败了。”李经纬说。

  从晚清到民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医被颠覆了它千年来固有的地位,在中国现代科学启蒙的重要年份里, 非但没有从中得到益处和养分,反而使中医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都下了一个层次,这给中医的发展蒙上了一层严重的阴影。 1949年新中国建设后,由于毛泽东相信和提倡中医,中医教育终于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但在断代之痛和西医的冲击下,直 至今日,中医仍然被指缺乏科学基础,应该及早扫除以后快。究其原因,这应该是一个从1900年结出的苦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