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名家族企业继承人参加接班培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01:42 新京报
17名家族企业继承人参加接班培训
  9月3日,中国家族企业的一些接班人围坐在教室进行交流,他们中许多人都是为父所逼,回到家族企业继承父业,他们更想开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17名家族企业继承人参加接班培训
学员上课时,茅理翔(左)会在教室后排旁听。

  9月3日,第二期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专修班开学。专修班组织者———茅理翔试图以此敲开求解民企富商接班难题的大门。

  茅理翔,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观察中,中国民企传承面临生死考验。浙江一些富少不愿接班开始变卖祖业。而在富少愿意接班的民企中,那些老企业家又存在着文化程度低、权力观念重和不懂培养下一代等问题。

  但是,学费1万多元、为期7天的培训班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民企传承的现实窘境,还须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褚朝新 浙江慈溪报道

  9月7日上午,

宝马、奔驰、保时捷,一辆辆名车相继停靠在慈溪市委党校内的一家酒店门前。从车上下来的,大多是20多岁、身着T恤牛仔裤的年轻人。

  董铭从保时捷里下来,说起他的车,他略些不好意思,“毕竟这里地方小,好车太张扬。”

  董铭26岁,熟识他的人称他“董总”。和那些年轻人一样,董铭也是来参加“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专修班”。

  这次共招收了17名学员。他们都是家族企业的继承人。他们父辈的企业年产值在数千万乃至上亿,其中4家年产值过十亿。

  而对于该如何继承这样庞大的企业,董铭感到苦恼。

  接班“富少”的烦恼

  17名“富少”最小的只有20岁,最大的也只有34岁,其中有一部分不愿意回家族公司继承父业。

  9月7日上午,富少们上的是营销课。课堂上,教师讲课,台下学员胡仲杰的手机不时地振动。他有两部手机,公私分开。他拿起电话从后门走出,在门外发出几句简短指示后,悄悄返回。

  台上老师正在开玩笑,说,“你们这样的富豪,吃饭就应该养成只看菜单左边不看右边。为什么啊,左边是菜名,右边是菜价。”

  台下哄笑一片。

  班上17人中,最小的只有20岁,最大的也就34岁。大多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目前已担任副总经理以上企业职务的有9人,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有4人。还有几人,都没有进入自家家族企业的管理层。

  他们中硕士学历1人,大专以上学历14人,在英国、澳大利亚留学的有4人。

  董铭在上课时打开了手提电脑,习惯性地启动QQ,和朋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刚进课堂时,董铭很不自信。他一直不清楚自己是否应该在父亲的企业中继续任职。

  今年6月,毕业4年的他,已开始掌管父亲新建的机械制造公司。这几个月中,公司缺少订单;偶有任务,员工却要拼死加班,但总无法按时交货。公司上下怨言颇多。“我开始失眠,饭量只有原先的一半,白发也多了。”

  “我其实很不想在自己家族企业里工作。”董铭主修的是工商管理,不懂技术,看机械图纸异常吃力,且没有管理经验。家中虽还有一名姐姐,可母亲常对他说,儿子才是家业的继承人。

  在培训班上,董铭发现,虽然另16名学员分别来自浙江、江苏、广东、云南,甚至1人来自马来西亚,但不愿继承父业的,不只他一人。

  罗冲也觉得他父亲和周围亲戚不理解他。他父亲,罗森鹤,操持东方琴业,是一个乐器与音响供应商,2005年成为全球该行业中的第136强。

  当罗冲在英国读完研究生后,他父亲要其回国承续父业。可罗冲想在英国做家具生意。今年8月,犟不过父亲的罗冲,还是回到了国内。

  选择来这儿上7天的课,罗冲也是为了想知道接班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培训。

  未来5年民企大换血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现在大多在55岁到70岁之间,再过5年,家族企业交接班难题将成为社会热点。

  从9月3日开始的“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培训班”,共为期7天,学费是12800元。这已是第二期。

  培训班的创始人是茅理翔———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底,一则变卖企业的广告,促发了茅理翔开班授课的念头。

  广告是当地一个年轻商人发布的。他因经营不好父亲留下的大公司———产值超过千万,而动了卖企业的念头。

  在浙江,许多民企接班人都有这样的念头,与其吃辛苦饭走下坡路不如把企业卖个好价钱的想法。义乌的一些人大代表将接班人变卖祖业的原因,归结于富少们生活优越难成器。他们曾向当地政府建议,要加强对富少们艰苦奋斗的教育。

  浙商研究会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中,浙商占了203家。而浙商企业95%为家族企业。

  茅理翔意识到,随着第一代创业者普遍到了退休年龄,中国将面临一个民企交接班难题。

  “中国第一代的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是在55—70岁,在未来5—10年,将是他们退休的高峰。”茅理翔认为,“两代人之间,由于成长的环境、个人的观念、所受教育程度、创业的环境等都不同,必然有很多分歧和矛盾。这些分歧和矛盾,必然影响企业的交接班。”

  茅理翔说,“未来5到10年,中国的家族企业必然有一大部分要在交接班中消亡。 如何交接班,将是中国民营企业继续发展的第一热点,也是第一难点。”

  从2002年起,62岁的茅理翔淡出方太公司的管理,他开始专注思考民企接班的问题,并结合方太自身的家族企业管理经验,在外四处和民营企业家们交流。

  “方太”易权的启示

  “方太”老总茅理翔采取了“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交班策略,将公司权力平稳交接到儿子手中,成为家族企业交班的成功案例。

  茅理翔成功将方太传给儿子茅忠群的成功经验,是他成为“富少”教头的最大本钱。茅理翔觉得,在方太的传承经历中,暗藏着民企如何交接班的成功要素。

  “首先要有放权的坚定决心。”茅理翔说,既然要交权,就要大胆的交、坚决的交、彻底的放。

  1995年,茅理翔希望在上海交大研修完硕士学位的儿子茅忠群回来接班。茅忠群提出,要答应他三个要求。第一把厂区从镇上迁到开发区;第二,原来公司的元老,一个都不要,除非他看中;第三,新项目的决策他说了算。

  茅理翔答应了。方太中高层里从此没有一个亲戚。

  “但是在放权的过程中,要逐步地放。”茅理翔感概道。

  从1996年开始,茅理翔采取了“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交班策略。他先把新产品的开发权交给儿子,“让他熟悉企业的运作过程,通过新产品的开发获得自己组建小团队的权力。如果失败,影响在企业内部,没有社会影响 也不影响企业的产业链。”

  3年后,茅理翔又把经营权交给儿子。“帮助他组合整个产业链,熟悉原有的合作伙伴,从而获得圈内和市场的认可。”

  事实上在方太的交班过程中,由于经营观念的不同,茅理翔和儿子茅忠群也有过不少矛盾和分歧。

  1999年,茅忠群决定大额投放广告,引起茅理翔的担忧。

  “他要在广告上投入近千万的资金。”此前很少在广告上花钱的茅理翔担心,而且这些钱茅忠群都是放手让市场总监去运作的。茅理翔承认,许多家族企业中的老创始人都对总监和职业经理人不怎么信任。

  多次沟通后,儿子还是说服了父亲。儿子还曾说服父亲,把公司和油烟机命名为“方太”。作为传统的中国商人,茅理翔曾对这名字不解。

  “现在,我挂董事长的头衔,主要是替儿子负责接待,让他有更多精力去经营企业。”茅理翔说,成功交权后他把家族如何交权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并开始四处交流。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