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企业家交班不交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01:42 新京报

  老企业家交班不交权

  中国第一代家族企业家的权力意识重,对企业感情深,下放权力不彻底,导致一些家族企业交接班出现问题。

  在讲授经验的5年中,茅理翔接触了大量的家族企业,他发现中国的家族企业在交接班时矛盾重重。

  “用人方面,老一代喜欢用元老,儿子喜欢用新人;在企业发展思路上,老一代希望企业做强做稳,而儿子大多喜欢把企业做大,对新项目新产品开发上更有冲劲。”茅理翔说,由于老少两代人经营观念的差异,导致老一辈企业家在放权时,显得谨慎犹豫。茅理翔说,有一名山东企业家,交权给儿子后又不放心,多次对儿子的决策进行干预。一次,父子发生分歧,儿子愤怒至极,一拳把桌面的玻璃砸破,满手鲜血。

  后来这名年轻企业家对茅理翔说,“如果他不是我父亲,我早把他从窗户扔出去了。”

  老一代企业家对企业的掌控欲望过强,使得家族企业交接班中普遍出现交班不交权、交权又收权。

  今年在上海的一次家族企业交接班讲座中,茅理翔遇到了一位自称很“痛苦”的年轻人王军(化名)。

  王军告诉茅理翔,自己也是出身家族企业。2002年大学毕业后,父亲让他进公司接班。他答应了。

  回到公司发现,公里重要的部门经理都是家族中的叔叔伯伯。王军心里清楚,父亲文化程度不高,这些叔叔伯伯都没什么文化。企业创业时,是可以只用家里人不用外人的。而企业一旦做大,就需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去管理,让他们继续呆下去,企业不可能做好。

  王军要求将这些亲戚全部清退。家族观念强烈的老人一听,火了,大骂起“你懂什么,这么干就是大逆不道!”

  此后3年中,王军和父亲断绝往来,只身前往上海创业。

  今年,王军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求他快回家。母亲告诉王军,家里的企业因为经营越来越差,已经全面停产。王军又开始陷入痛苦矛盾中。

  茅理翔认为,认为下一代什么都不懂的老企业家大有人在。他们权力意识重,对企业感情深,对下一代总是不放心,家族观念也重,导致一些家族企业交接班出现问题。

  败业:交班绝路

  中国家族企业遇到最糟糕的问题是,儿子是个

花花公子,完全不能接班,父亲又不能信赖职业经理人,他只能独自苦苦支撑到老。

  在讲学过程中,茅理翔还发现,老一代企业家自身的一些特点,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第一代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就缺乏对下一代的良好教育能力;第一代吃苦很多,便会宠爱下一代,导致娇生惯养。大多数下一代是独生子女,接班没有竞争,便不思进取。

  董铭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培养下一代企业家的能力,“他们从小是农民,没受过多少良好的教育。但他们把能给的最好的生活条件都给我了。”

  董铭有些羡慕香港的李嘉诚,他培养自己的孩子很有一套。可董铭的父母基本上都忙于工作,连学习也很少关心,“更别提对我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了。”

  茅理翔认为董铭已经很不错了,毕业于重庆大学,对自己的前途很认真的在思考。“最糟糕的是,儿子不争气,是个花花公子,完全不能接班。”

  茅理翔说,这种痛苦,老人们只能自己闷在心里。而且即便后继无人,这些老企业家,还是不想把企业交给外人。“哪个职业经理人能全心全意为你做事,还是自己的儿子最放心。”

  茅理翔曾遇到过一位老企业家,已经72岁了,因为儿子不争气,至今还亲自苦苦支撑着企业。

  学员胡仲杰身边,就有这样一帮富家子弟朋友,没事就用自己的

宝马和别人的保时捷飙车,比输了之后,开宝马的朋友很生气,趁父母出差,买了一辆法拉利,一次无意被人说破,父母当场将他痛斥。“这样的事太多了,不少人都是完全靠父母的,自己不努力。”

  茅理翔说,这种情况下,老企业家是不敢将财务权下放的,“毕竟这个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他一分一分做起来,乱花钱很快会将这点家业给败了的。”

  专修接班应者寥寥

  培训班招生非常困难,许多学员是在当地统战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再三要求下,才来参加培训的。

  对于开办这样一个“专修班”,茅理翔称之为是他的第三次创业。从最早生产电子打火枪到热销方太油烟机,都成功了,如今是否能成功,他不得而知。他坦承,目前培训班还处于探索阶段,招生不是很容易。

  据了解,因为招生难,培训班对帮助招生者承诺给与提成。介绍者只介绍而由培训班自己联系成功的,给与介绍者500元提成;介绍者能直接把学员招进培训班的,给与2000元的提成。

  而来自马来西亚的胡永森,是方太在马来西亚唯一的代理商,因这种特殊的关系,受方太的邀请从马来西亚赶到了浙江参加培训。

  蒋大成介绍,不少学员都是父母给报的名,有的还是父母和家人送到培训点的。

  记者注意到,在培训班招生网站上,有一个办班参与者叫胡洪宝。对他的介绍是“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局长”。

  多名学员称,是在当地统战部门及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再三要求下,才来参加培训的。

  11日,胡仲杰告诉记者,街道和其它相关单位多次给他打电话,让他一定去参加这个培训班。本来不想参加的他,勉强答应。而其中的女学员邓芳(化名)也是由当地统战部门出面邀请过来的。

  9月8日,在培训班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笔记上,记者看到了记录着这些讲课人的报酬。半天,讲课费是1.5万,不包括这些老师往返的机票和住宿。

  就负责接班人培训班具体事务的蒋大成介绍,要租场地,请老师,第一期培训班亏损15万。这一次把时间缩短了几天,学费涨了一点,但是基本还是不会赚钱,“第二期已经做好了亏10万的打算”。

  7天后改变了什么?

  一些学员认为,这个课,只是想说服我们回去接班。大多数课程都偏离家族企业继承的主题,主持者称这一切都在探索中。

  7天培训共上12门课,除了“现代家族企业模式与传承难题破解”、“没法回避的现实:家族企业传承”、“子承父业:立志接班、兴业、发展”直接讲授传承问题,其余9门则是“商务礼仪”、“立志修身”和营销类的课程。

  主讲人除了“方太”的茅理翔父子和公司其他两名主管外,另邀请了一些大学教授和相关专家等。

  7天的课,除了第一天17名学员到齐外,剩余几天都有人没来。浙江人民电器集团24岁的董事长郑伟宇,呆了一天就赶回去开董事会了,再未露面,连结业仪式都没参加。

  “这个课,其实就只是想说服我们回去接班。”罗冲说,他不愿意接班的念头,没有太多的改变。

  还有学员则私下指出,“跟家族企业管理和交接班相关的内容太少,大多数课程都跟家族企业这个主题偏离了。”

  学员胡仲杰的收获和罗冲不同。11日下午,他回到公司,召集中层开了一个会。会上,他讲述了自己受训的唯一收获,那就是方太营销总监陈浩讲授的如何建立成功的销售模式。

  而在女学员邓芳看来,受训的唯一收获在于茅理翔个人经历给她的启示,“这么大年纪了,还有这么好的创业点子,想起这么一个不错的办学思路。他善于总结、提升和创新,这是我需要学习的。”

  茅理翔和他的智囊团给员工制定的标准解释是:培训班能解决以下问题,让第二代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没有问题到有问题,从没有目标到有目标,并给他们一个强大的人脉平台。

  但茅理翔还有以下的承诺:课后可以终生给学员提供免费咨询,甚至可以出面调解家族企业两代人的矛盾。

  结业总结时,邓芳流露出接班人的压力,“我们把企业做好了,人家会说我们有父辈的业绩做基础,做好是应该的;如果做得不如父辈或者把企业做垮了,人家会说我们是败家子。”

  学员胡仲杰说,正是有这个心理负担,他宁可自己创业也不愿接班。

  茅理翔也认为,第二代做得好与不好,都无法获得社会的真正认可,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接班和继续创业的积极性。

  可是,在他创办的培训班上,目前还没有有效教授这些接班人克服这一心理负担的课程。

  “其实家族企业交接班,是两代人的问题,光是第二代来学习是不够的。”茅理翔也认识到了培训班的局限性。可是,“目前国内研究家族企业的学者太少,我一个人讲不过来,以后慢慢摸索、逐步完善”。

  茅理翔曾单独与董铭有过几次谈话,告诉他一个道理,“要从大学生转变为一个企业领袖,交点学费是值得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

  “我的问题,就是缺乏自信,培训中发现很多人跟我一样缺乏企业管理经验。”董铭觉得自己由此有了自信。

[上一页] [1] [2]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