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PX事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7日16:57 三联生活周刊

   环境影响评价,既是一项技术活,又不仅是一项技术活。

  □袁 越

  厦门的夏天,炎热潮湿。距厦门市中心大约7公里的海沧,有一片刚刚被清理出来的空地,野草还没有完全将它覆盖。空地中间有一小片绿油油的菜田,几个农民正在采摘小白菜。“这里原来就是我家房子。”一位被阳光晒得黝黑的农民对记者说,“征地时给我的补偿金已经用光啦。我看这块地闲着也是闲着,就偷空来种点菜,补贴家用。”

  这块菜地旁就是一幢简易工房,里面显然没一个工人。这块地的西边,一根烟囱正在不停冒着白烟。那是腾龙特种树脂(厦门)有限公司所在地,它对面是另一家化工厂——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这两家化工厂不时有油罐车进出,一派繁忙。这些油罐车不需走多远就可以再次被装满,因为从这里往东走大约2公里,就是一个繁忙的工业码头,各种集装箱堆积如山。

  从这里向西,穿过一条几百米长的隧道,就来到一个安静的小区。这里环境优美,路两旁都是修剪得非常整齐的草坪和灌木,但路上却几乎见不到一个行人,而是铺满了各种管道。路口有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列出小区的所有住户,其中有

夏新电子、柯达胶卷、金龙客车、迈克制药……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类型。

  这就是海沧工业园区,厦门的大部分工厂都集中在这里。那一小块临时菜地,就像是夹杂在沙漠中间的绿洲,显得如此突兀。其实,这块只能为几户农民赚点零花钱的土地本应成为一座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Para-Xylene,简称PX)的化工厂,预计每年能为厦门市的GDP贡献800亿元人民币。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投资108亿元的化工项目变成了菜地呢?

  风波由来

  厦门PX项目本来一帆风顺。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立项,2005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审查通过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以下简称“环评”),国家发改委将其纳入“十一五”PX产业规划7个大型PX项目中,并于2006年7月核准通过项目申请报告。投资方的资金据说也已到位,按计划今年夏天就应该开工了。

  但是,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政协委员赵玉芬有不同意见。“PX是高致癌物,对胎儿有极高的致畸率。”赵玉芬在电话中对记者说,“PX厂距厦门市中心和鼓浪屿只有7公里,距离新开发的‘未来海岸’居民区只有4公里,太危险了,必须迁址。”

  今年“两会”期间,赵玉芬联合了另外104名政协委员,向政府提交了一项提案,建议暂缓PX项目建设,重新选址勘查论证。此提案一经媒体披露,立刻引来厦门人的兴趣,尤其是在海沧“未来海岸”买了房子的业主,更是坐不住了。那段时间,关于PX的帖子总会成为热门,有人说,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必须建在距离城市100公里以外的地方。不久,这些帖子内容变成了手机短信,迅速在厦门市民中流传。短信号召市民们去市政府“散步”,公开表达对PX项目的不满。

  厦门政府很快做出了反应。5月28日,厦门市环保局局长用答记者问的形式在《厦门日报》上解答了关于PX项目的环保问题。次日,负责PX项目的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英宗博士同样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在《厦门晚报》发表长文,解释了PX工厂的一些科学问题。文章纠正了赵玉芬教授把PX项目和“吉化双苯厂爆炸案”相联系的说法,指出PX属低毒化合物,“安全系数与汽油同一等级”。但在说到腾龙芳烃有限公司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安全性的时候,林英宗博士列举了一大堆老百姓根本无法看懂的名词,诸如集散控制系统(DCS)、连锁式安全仪表系统(SIS)等等。

  5月30日,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召开了一个非常简短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缓建PX项目。但是,政府的一系列举动并没有说服老百姓。6月1日,“散步”在警察监视下如期举行,所幸双方都没有发生过激行为。

  厦门政府很快改变做法。6月5日,厦门市科协印刷了数万份宣传册,随《厦门日报》散发给市民。这份名为《PX知多少》的小册子图文并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了PX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这个小册子的说法,PX毒性并不大,虽然直接接触会对人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但它没有致癌性。从理论上讲,PX项目基本可以做到不排放“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污染物,对环境影响不大。另外,国内外有很多PX工厂建在居民区附近,比如壳牌炼油厂(美国休斯敦周边)与Deer Park城仅隔一条高速公路。韩国蔚山S-Oil炼油厂、日本千叶石化区与居民区无明显界限,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距离居民区约500米……

  没公开的环评报告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2年10月2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任何“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企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PX项目的环评是由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负责的。该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早在2004年初就接受了厦门PX项目委托,负责该项目的环评。一年后环评报告完成,2005年7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了环评报告书,为PX项目开了绿灯。

  那么,来自政协委员的抗议和PX项目的暂缓,是否证明当初的环评做得不够好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的一位方姓主任,并试图索要环评报告。“我们是受业主委托进行的这次环评,环评报告属于机密,不会对外公布。”方主任一口回绝了记者的要求,“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的环评程序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的,否则不可能获得环保总局批准。”

  方主任所说的“国家规定”指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这份于2003年4月1日生效的文件对化工厂三废排放标准、工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范围等等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这份“技术导则”还特别指出,对于所有大中型建设项目,应设置公众参与专题,“向有代表性的团体和个人发放征询意见表,数量宜为100份,并召开小型(20人左右)征询意见会1~2次”。

  但是这份“技术导则”没有规定环评报告必须向公众公开。

  2006年初,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其中第五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但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可是,厦门PX项目的环评是在2005年完成的,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有理由拒绝公众要求其公开环评报告的要求。厦门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厦门绿十字”的负责人马天南曾多次试图向厦门市环保局索要环评报告未果。有意思的是,许多厦门市民曾要求“厦门绿十字”出面组织6月1日的市民“散步”,被马天南拒绝。“我觉得现在民众最需要的是知情权。”马天南对记者说,“没有知情权,谈何发言权和监督权?我一直希望民间环保组织同政府合作,这样才能了解真相,因此我对上街游行的做法采取了‘三不’的政策,就是不支持,不反对,不组织。”

  如果马天南真的看到这份环评报告,她能看懂吗?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曾出版过一本《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里面充满了各种数据、图表、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工艺流程图,对于非化工专业的人来说如同天书。普通老百姓要想了解PX项目的科学性,只能去读通俗的《PX知多少》。可是,按照那份小册子的说法,PX项目非常安全,找不出任何需要缓建的理由,也没有必要迁址。但是,由于缺乏专家的反面意见,老百姓本能地对如此一边倒的环评持怀疑态度。于是,网络适时地填补了空白,给这些人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可惜的是,网络最缺乏的就是公信力,那些匿名上传的帖子,谁能辨别真假?

  在环评报告不能公开、公开了大家也看不懂的情况下,公众监督如何可能?-

 [1] [2]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