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的北大研究生“骗善”风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7日17:41 《周末》

  -本报记者周益实习记者丁可塑特约记者李熠

  【周末报报道】王渝凤(化名),今年28岁,重庆万州人。四年前,这位刚刚考上研究生的贫家学子,为筹集学费 上街当“棒棒”(在重庆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一些民工,手持一根竹棒、两条绳子,靠干搬运活为生,山城人叫他们‘ 棒棒’),当地媒体获知后予以报道,之后,数万捐款如期而至,王渝凤顺利入读北大。

  李富华,今年46岁,重庆私营企业老板,四年前,他从报纸上看到王渝凤的遭遇,慷慨解囊。

  四年后的今天,李富华突然以王渝凤欺诈为由,将其告上了法庭,而此时的王渝凤也似人间蒸发。为何昔日的恩人与 贫家学子要对簿公堂?面对“欺诈”的指控,王家是否有难言之隐?

  一时间,一场围绕北大研究生“骗善”的风波由此展开。

  四年前的爱心狂潮

  “我们已经很久没联系上儿子了。”9月19日,王渝凤的父亲王茂国对记者说。王父认为,是李富华把儿子逼得“ 人间蒸发”,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在李富华看来,他与王渝凤的恩怨起源于四年前的一个报道。

  那份2003年8月10日的报纸李富华还收藏着,当年的报道称,万州区太龙镇阳坪村青年王渝凤刻苦学习、矢志 不渝,刚刚大学毕业就考上北大软件学院研究生。报道说,王渝凤家境贫寒,双亲患病不能劳动,靠奶奶捡垃圾维持家庭。面 对4万多元的高额学费,王渝凤无奈做出了到主城重庆当“棒棒”的举动。文章后面,还配发了王渝凤肩扛棒棒站在街头四处 张望的照片。

  据重庆当地媒体同行回忆,一共有数百名好心人为王渝凤进行了捐助。

  

奉节夔府大酒店总经理涂军率全体员工为王渝凤捐款1327.5元,万州峰林织造公司为王渝凤捐款2358元, 一位70多岁的老大娘拄着拐杖前来捐款……

  几天时间,就筹集善款3万余元。李富华也是其中之一,捐了2000元。李富华对记者说:“我只有初中文化,靠 捡垃圾、当小贩、卖玻璃有了自己的事业,对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总是心生敬意,佩服之极。”

  四年之后,王父再谈起那次捐助,却向记者表示儿子一直不满意他向媒体求助的行为,“儿子说,他已经是成年人, 有手有脚,接受别人的捐赠并不符合他个人的性格”。但媒体报道后,出于对父母的考虑,对社会的考虑,所以“违心”做了 不愿意做的事,“就是接受别人的捐赠”。

  上学一年即退学

  2003年9月,王渝凤入学了。李富华说:“王渝凤上学后,我依然不断给他资助。”据李富华称,王渝凤入学两 个月后,他又将3000元现款打入王的账号。在随后的时间里,李富华常常向王的账号里汇款,每次汇款都不少于1000 元。

  2004年9月,王渝凤打电话给李富华,说开学还差一万元学费,如果交不上,就有失学的危险。李富华随即给他 汇去了一万元。

  “2005年2月,王渝凤又打来电话,说学校要开展一项科研活动,他是主研人员之一,需要2.4万元的科研经 费。”李富华说,此时他自己的公司已举步维艰了,一时到哪里去筹这些钱呢?几经周折,李富华还是筹措到资金,将2.4 万元如数打入王渝凤的账号。

  事后李富华才知道,这时王渝凤已经退学快半年了。

  王茂国对记者说,王渝凤上学后发现熟悉的一些北大师兄毕业后至今还是公司小职员,工资不过五千左右,如此下去 ,要想在北京置房几乎不可能,所以他想早点自己创业。家里虽然不支持王渝凤退学的想法,但王渝凤还是于2004年9月 向学校领导提出了停学申请,并得到学校批准。

  在李富华等捐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王渝凤辍学了。

  同为捐助者的奉节夔府大酒店总经理涂军说,王渝凤到北京后曾给她写过一封信,时间是2003年11月3日,但 没有具体地址,仅有“北京大学”几字。

  辍学后继续要捐助

  李富华告诉记者,王渝凤与自己的联系到今年春节前后还没断。

  李富华说,2006年上半年王渝凤打来电话,说他已到深圳实习,实习期间每月有2000元左右工资。过了三个 月,王渝凤又打来电话,说他在深圳带回一块价值80多万的玉石。他准备把玉石变现后,开办一个网络公司,要李富华投资 20万,他们一起经营这个公司。李富华当即表示拒绝。

  2007年春节,王渝凤再次找到李富华,说他发明了一种电子节能器,安装在电表后面可节电60%以上,要李富 华投资一起开发这种产品。李富华不大相信,再次拒绝。王渝凤答复说毕业论文进行得很顺利,今年夏天即可拿到硕士文凭。 为保证王渝凤毕业期间的伙食营养,李富华又将数千元现金打到他的卡上。李富华说:“至此,已先后资助王渝凤4万多元。 ”

  对于这一资助数字,王家并不认同,王父说,李最开始一次给过2000元,他们是到乡政府拿的,还有一次儿子春 节回家,李给了他1000元,到学校后,李富华给他打过一两千,总共只有七八千元:“最后那笔2.4万元,是儿子向李 借的。”

  12门功课仅过一门

  2007年5月,李富华的公司与某房地产公司发生土地产权纠纷,房产公司要拆除李富华的厂房和设备,双方在赔 偿问题上一直未达成协议。5月23日,该公司在未征得李富华同意的情况下,用挖土机强行拆除了李富华的厂房,损坏了大 量机器设备,造成1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李富华的工厂陷于瘫痪。

  李富华十分痛苦,他向有关部门多次反映,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这时,李富华想到了王渝凤。作为北大的研究生,李富华觉得他在北京结识朋友多,看他能不能想想办法,比如请媒 体来报道一下强拆事件。

  李富华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给王渝凤打电话。

  电话竟然关机。

  再打,还是关机。到后来,一直与李富华联系的这个手机竟然停机了。电话打到王渝凤的家里,他父母也说不知道儿 子的新手机号。

  奇怪,四年来,一直资助的“研究生”突然从自己眼皮底下消失了。

  李富华又把电话直接打到王渝凤就读的北京大学软件学院。学院教务处的赵老师告诉他,王渝凤根本就不在学校,早 在2004年就从北大退学了。在所修的12门课程中,他只选修了两门且仅考过了一门。而且他报考的是自费研究生,根据 学校的管理规定,他已经不可能再拿到研究生文凭了。王渝凤现居何处,学校也不知道。

  李富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渝凤带给他的打击,比房产公司推倒他的厂房还要大。

  告上法庭

  2007年7月下旬,重庆一家媒体到万州采访李富华厂房补偿纠纷时,李富华气愤地向记者谈起了这件事。他表示 ,他的善心被欺骗了,王渝凤必须退还他的4万多元助学款!如果王不露面,他将向法院提起诉讼,让他身败名裂。报道一见 报,立刻引起广泛关注。

  8月2日晚,王渝凤父母和兄长去李富华家讨说法,“为何要告王渝凤,事先也不通通气?”王父称,他们和李富华 一直有来往,过年还去李家拜年,不应该突然把儿子捅到媒体上。争执中,王母砸碎了李家的杯子。

  围观的邻居见事态严重,急忙拨打110报警。民警赶到,把王家三人带走。

  李富华说,此事一闹,更加坚定了自己通过法律讨说法的决心。2007年8月10日,李以违反《合同法》为由, 将王渝凤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撤销赠予合同关系,判令王渝凤退还助学款4万元,承担诉讼费,并就其欺诈行为公开赔礼 道歉。

  次日,万州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对于这个官司,王茂国表示,李富华之所以要状告自己的儿子王渝凤,意在借此炒作好将他和地产商间的强拆问题扩 大化,以期走出目前的困境。

  王茂国说,儿子退学是出于孝道,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早日挣钱养家才从北大退学。“我儿子有权利选择,我们 家问心无愧。”王父在受访时说,捐助人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好起来,“如果儿子继续读书,也过不好,我想,那也是他们 不愿意看到的。”王父声称,他们将积极应诉,并不排除用法律手段起诉李富华名誉侵权行为。

  人间蒸发之谜

  既然王家认为自己无错,那王渝凤为何一直不露面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5年6月,王渝凤带着两万多善款及从亲戚处借到的款项,在重庆注册了“重庆名扬科 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自己任公司法人代表,另有他的哥哥和姑姑两名股东。公司所生产和经营的正是上文所提 到的所谓节电器。

  然而就后来所发生的事来看,王渝凤创业之路似乎并不成功。他2007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失踪”状态, 原因则和他的创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来在2006年3月,王渝凤又与重庆融健信用担保公司的老总黄东裕接触,黄很看中王的“北大研究生”专业背 景,又觉得其人出身农村为人诚实,就在同年10月与其正式签订了有关节能产品的合作协议。黄提供资金和社会资源,王则 保障设备、技术和市场资源。双方按净利润对半分成。

  但是,在双方合作不久后的第一笔业务中,就因出现资金、技术等问题的分歧而中止了合作。黄遂要求王归还在合作 中购买材料和开拓市场的资金。这位自称有着

留学背景,拥有四家公司的黄东裕显然也不简单。据王父称,儿子曾遭黄及手下 的殴打,并在刀子威逼下被迫签下一张11.5万元呒的欠条。据了解,黄对打过王一事并不否认,并表示王渝凤对自己有“ 诈骗”行为,扬言要找王算账。自此之后,王迫于安全考虑开始频繁更换手机号,并从重庆“消失”——王父称,儿子“失踪 ”并非要躲开李富华,而是要逃避黄东裕的“追杀”。

  王茂国称,因遭黄东裕追杀,儿子怕暴露而不敢给李富华等人打电话,甚至怀疑李也被黄收买了。不过,李富华对此 坚决否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