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心理医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10:18 新世纪周刊

  国家电视台每天晚上推波助澜;心理医生纷纷抛头露面;走进诊所的人现身说法;很多人遇到一点问题,就暗自怀疑 自己是不是心理有病。2007年,仿佛是一个人人都需要心理医生的年头。

  事实上,99%的人并不需要心理诊疗。那些所谓的心理问题,是和伤风、感冒一样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只不过是被 人为地贴上了心理问题的标签。

  媒体,心理咨询师,还有每一个疑似有心理问题的人们,一起制造了一个假象:人人都需要心理医生。

  无论是心理诊疗发达的国外,还是刚刚起步的中国,事实都证明: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心理诊疗者。更何况,良莠不 齐的心理咨询师们,还不值得中国人投入那么多信任。

  心理热,一股虚火

  -本刊记者/欧阳海燕张雄

  心理咨询师海明最近感觉有点累,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10点以后。第二天早上9点到咨询室,已经有人早早地 在门口等候了。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暑期到来后,咨询室的造访人数明显增加,”海明说,“很多来访者都是从外地过 来的。”

  北京海明心理咨询中心是京城一家普通的心理咨询室,拥有专职、兼职心理咨询师16人。海明是这里的首席认证心 理咨询师,他平均每天接待3?5人,每人咨询时间1?4小时不等。整个咨询室的工作量,通常保持在每天接待十几位来访 者,预约已排到一周后。

  心理咨询师成电视明星

  中国人似乎开始前所未有的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在央视收视率调查中,不少家庭把《心理访谈》当成夫妻俩必须共 同收看的节目。“比电视剧好看多了,说人家的事,对我们自己也多少有些帮助,就是播出时间太晚了点。”粉丝们如是说。

  《心理访谈》前制片人梁红在谈到制作节目的初衷时说,中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轻生,这档节目就是 想尝试为人们的心理困惑开一扇“窗”,让他们找到一个倾诉内心不安、矛盾和苦恼的空间。

  2004年末,央视《心理访谈》节目首播,几个月后,想上节目的人排起了长队。就连习惯对媒体爱理不理的王朔 也在今年3月走进了该节目的演播室,他希望这里能帮助他解决与母亲的矛盾。“这个节目是我自己要来的。”王朔说。

  不少观众开始在晚8点档电视剧播完后仍守在电视机前,因为在接下来的时段,地方电视台的心理访谈类节目并不比 那些情感剧逊色。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和《谁在说》,将目光瞄准了寻常百姓的家常里短;上海电视台的《心理花园》 ,坚持走都市情感问题的路线;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则紧跟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心理。一时间,心理类访谈节目以前所 未有的高密度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有业内人士称,2007年为“心理类访谈节目年”。

  在这类节目中,当事者带着各自遇到的问题走进演播室,而现场的心理专家会循循善诱,帮讲述者分析“支招”,寻 找缓解压力的途径。

  那些在心理咨询行业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专家们,他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风光过。造星机器央视捧出了易中天、于丹 这样的学术超男超女,也成就了李子勋、杨凤池等一批心理咨询师的声名。

  在百度上搜索杨凤池,2004年以前关于他的新闻寥寥无几;但自《心理访谈》开播后,几乎所有的记者都要给杨 凤池加上“著名心理专家”的头衔。杨凤池的举手投足牵动着粉丝的眼球,有人称“他自信的笑容简直就是古龙小说中杀人的 利器”,有人发现他在节目中戴了假发,立即称赞他“年轻了,更有魅力了”。凭借《心理花园》获得超高人气、来自台湾的 心理学博士张怡筠,据说走在上海街头,被粉丝兴奋地追问:“张博士,我终于看到你本人了!可不可以告诉我该离婚吗?”

  不过也有人对《心理访谈》的模式提出了尖锐批评。有心理专家直斥该节目是“伪心理咨询”、主持人煽动来访者掉 眼泪是节目的最大卖点。就连《心理访谈》的嘉宾李子勋也承认,这个节目只是一个“谈话”,不是心理治疗。

  “我一直在外边说,《心理访谈》是谈话节目,是有主持人参与的,是用普遍性经验和主流文化,包括心理学理论来 引导健康的人,它不能帮助有病的人。”

  心理热波及各领域

  在访谈类电视节目如火如荼的同时,电视剧也越来越注重心理题材的挖掘,展现心理医生不同寻常,甚至惊心动魄的 生活。2005年末,中国首部全程跟踪拍摄男性性心理变态的电视剧《心理医生非常档案》,在南方台经济频道首播后,创 造了1.3%的高收视率。该剧导演兼主演胡杰称,电视剧播出后,他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几通电话,要求他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

  另一部堪称“国内首部心理悬疑大戏”的电视剧《谁懂我的心》,于2007年8月8日在北京某五星级酒店高调开 机。

  出版商也嗅到了心理热潮的商机。今年4月,一本反映心理医生情感纠葛与职业生活的书籍——毕淑敏的《女心理师 》上市,并连续两个月排进全国图书销售总排行前十名。该书出版商认为,人们对心理医生这一职业的好奇,以及对心理问题 的关注是该书热销的原因。

  2006年6月,一本包装精美而考究的杂志《心理月刊》创刊。比起其他心理类专业杂志,《心理月刊》显得更加 商业化。在创刊词中,执行主编王珲这样写道:“在拥有了车、住进了更大的房子、有了自主择业和自由迁移的生活之后,那 些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情绪、爱、亲密关系、信任、安全感、健康、睡眠,却仍然让我们困惑。”

  有评论说,不难看出《心理月刊》服务的群体定位:有车、有大房子,有诱人而丰腴的物质生活的人,也就是所谓的 社会精英阶层。内容的定位是“更好的生活”,这也清楚地表达了这是一本生活娱乐刊物而非学术杂志。传媒界的精英们在揣 摩透受众的心思后,给任何一个产品贴上“心理”的标签都可以大卖。

  心理咨询业的虚火

  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关注推动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项目正式启动。 经过5年的批量生产,中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队伍迅速壮大。截至2005年,全国已有4.6万人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

  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之所以吸引众人参与,与心理咨询业在中国门槛较低不无关系。2006年以前,只需要具有相 关专业中专学历即可报考心理咨询员。2006年这个门槛被抬高,新标准规定,报考者最低学历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 业大专以上学历,其他专业学历则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才可报考。

  媒体渲染的心理咨询师高收入,也是报考者趋之若鹜的另一动力。当前在国内,心理咨询收费从每小时100元至1 000元不等,平均收费每小时200元。在北京的一些CBD商务区内,咨询收费往往会达每小时100美元。心理咨询师 被认为是具有高收入和高成长空间的新兴“铂金”职业。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真正通过考试拿下证书后就开始执业的人很少,而当下心理咨询机构中的多数仍处在艰难运营的 阶段。中国人欢快地享受着媒体的心理咨询热,但让大家掏钱购买这种服务,恐怕还需要时间。

  心理咨询执业资格考试仍在不断升温,有专家对此感到忧心忡忡,称“全世界都非常震惊中国催生心理咨询师的这一 做法,这简直就是在解决中国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中国人有没有这么多心理问题?“只要是人,都有心理问题。”知名心理咨询师李子勋说,人有痛苦是必然的。但当 下的文化过度关注这些正常的情绪体验,弄得好像人人都有病。

  天津籍作家郑军大学学的专业是心理学,他对这两年出现的众多“疑似”心理疾病的形容词有些不以为然:不想考试 叫“考试焦虑症”,不想上学叫“上学恐惧症”,“这样排下去简直可以排到无穷无尽,是个人遇到一点不顺都会跟这些所谓 的病症挂上钩”。

  究竟多少人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李子勋认为大约占总人口的1%。“这不是个小数字,你想,十四亿中国人的1 %,一千多万人足以养活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