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杨国强:从包工头到中国首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13:50 新周刊
文/何雄飞 2007年4月20日,香港联交所。 53岁的杨国强特意打上一条红领带。17岁前,他没有穿过鞋,也没有新衣服,为省7分钱的饭钱,中午放学还要走一个小时回家里吃;多年以后,头顶微秃、刀眉稀疏的他依然保持着农民的生活习性,不爱穿西装,开会喜欢脱掉鞋袜,盘腿而坐。 杨国强身上那套价值不超过3000元的竖纹双排扣黑西服,在香港媒体群闪的镁光灯下焕出质感,少有露面的杨国强端着酒杯,笑靥如花。 这一天,碧桂园成功“过海”上市,作为碧桂园董事局主席兼创始人的杨国强与内地、香港的众多政经要员悉数到场,其中还包括杨的两位顺德老乡—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这两位投资大鳄各掷10亿港元认购碧桂园新股,带动68万散户股民的追捧热潮。 当日,内地第一大地产股——广东碧桂园(2007.HK)报收7.27港元,大涨35%,以160亿股总股本计,碧桂园资产总市值达1163.2亿港元。而拥有碧桂园95.2亿股的杨国强的二女儿杨惠妍,以超过692亿港元的身家成为内地新首富,年仅25岁,就已轻松超越张茵。 这一天,杨惠妍并未出现,人们在杨国强匆忙离开的随从中找不到她的身影。这位年轻女富豪,杨国强家族的股权代持有人,同许多地产企业的财富累积之路一样,成为一个藏起来的谜。 原富:从穷小子到“BOSS杨” 《羊城晚报》副总编陈心宇在10年前与杨国强相识,至今仍私交甚厚。 在陈心宇的印象中,杨国强看上去朴实,甚至有点儿土气,中年秃顶,衣着普通,个子在广东人中算是高的,说起话来满口“德语”(广东人对顺德话的戏称),说不好普通话。表达方式很“老广”。 在多次的交往中,陈心宇了解到杨国强艰难而困苦的童年:因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家里连7元的学费也难以交齐,他为此退过学;童年中,他从未穿过一件新衣服,哥哥们穿旧了的衣服,就是他的“新衣”;他也没有吃过一粒糖果,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在他18岁以前,他还从未尝试过自己亲手花一分钱。 陈心宇说,当过放牛娃、农民、船工、水泥匠和建筑工的杨国强,谈起过去的苦日子,“只是微笑,而没有嗟叹和怨艾”。杨国强曾不止一次跟她提起自己的母亲,“妈妈她10岁时就卖给别人做婢女,直到去世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1978年,这个出生自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的穷小子,在时任顺德县第二建筑公司负责人的大哥杨国华的帮助下,进了北滘公社房管所任施工员。6年后,升任区建筑队队长。到1989年,杨国强成为镇政府旗下——北滘建筑工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经理。 1988年、1989年,可谓是中国地产的初夜,那时大多数人都在等着单位分房子,房子的大小取决于职位的高低、工龄的长短,握有房子生杀大权的是房管科科长。 36岁的杨国强只是个小镇上的包工头,同一时间,比他大一岁的王石已经领着“万科”忙着进行股份化改造,忙着倒腾家电、生产录像机配件、遥控电气开关。在1988年11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以高出周边地块住宅均价的高价拿下一块地,签土地出让合同时,负责拍卖的官员望着王石,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简直是瞎胡闹。”另一边,29岁的冯仑带着一万台彩电的批条从北京跑到海南,成立海南体制改革研究所,试图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他,整天开着一辆破面包车到处转悠。在深圳折腾了一年多而无起色的潘石屹转投到冯仑门下,那一年,他25岁。19年后的10月8日,他的“SOHO中国”也紧跟地产企业新潮流,在香港主板上市。 比杨国强更低调、更神秘的合生创展老板朱孟依,在当年就已经是身价百万的一方富豪,29岁的朱孟依在老家广东丰顺县城挖到了第一桶金。那时,丰顺县城商业刚刚兴起,不少人都去摆摊做生意,朱孟依想:要是能够将摆摊集中在一个地方,既热闹又方便。于是他去找镇政府,提出由他出资建设商业街,只要求将业主租金提成。他拿到了“订单”。 邓小平南巡之后,一股自海南发轫,蔓延全国的开发区热,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圈地运动,倒卖批文、炒卖地皮成为中国倒爷最快的暴富手段。1993年,杨国强的建筑公司为顺德三和物业发展公司带资建造了近4000套别墅,房子位于顺德和番禺交接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了下半年,中央针对股市和房市的泡沫进行调控挤压,银行被勒令与自办房地产企业脱钩。此种情势下,投资逾亿的碧桂园项目面临“死火”状态。当杨国强向开发商索要工程垫付款时,三和股东们玩了一个小伎俩——让杨销售别墅,以销售收入核销建筑成本。 在新华社记者王志纲“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及开办贵族学校的策划辅助下,碧桂园被意外“盘活”。所谓因祸得福,杨国强和他的建筑队自此由造房者变成卖房者,最终一步步造就杨国强的首富机缘。杨国强也在被同辈叫做“强哥”,晚辈叫做“六叔”,乡里人叫做“Boss杨”,下属叫做“杨主席”中,悄然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 快富:卖白菜一样卖房子 杨国强喜欢吃几块钱一斤的淡水鱼、戴300块钱的西铁城表、开普通大众汽车,对松下幸之助、李光耀、陈嘉庚和李嘉诚极为推崇。一位来自碧桂园的中层干部说,杨国强不仅仔细研读李嘉诚传记,而且经常以李嘉诚为例激励内部员工。 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于碧桂园上市“一夜暴富”,杨国强的神秘与土气,杨惠妍去年年底的那场盛大婚礼,据说,新郎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有留美经历,其父是东北某省的副厅级干部。 到9月16日,碧桂园被冠以中国最大的“地主”之名,再次成为媒体焦点。 这份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认为,“今年7月末,碧桂园总土地储备量已达到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超过土地储备量第二的房地产企业近一倍。”报告分析,随着国家土地和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的不断调整,房地产企业不断进行融资渠道创新,资本规模急剧扩张,土地购置面积也越来越大。 而依照目前的港股估值,碧桂园第一大股东杨惠妍的身家至少在1100多亿港元,远超曾位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冠军”的黄光裕和胡润榜首富张茵。 报告发布的前一周,碧桂园在接连拿下广东韶关、天津、安徽等地的黄金宝地后,又在重庆完成一次大手笔的“圈地”,投资20亿元,圈地6300亩。两个项目分别位于长寿桃花溪和大坪岛。长寿湖管委会招商科负责人说,项目选址均是由杨国强亲自考察后敲定。 农民出身的杨国强,习惯把建房的土地看成种庄稼的农田。几乎碧桂园买下的每一块地,他都要亲自察看才能拍板。 碧桂园负责媒体事务的人士在接到《新周刊》的采访要求后,转达了杨国强的意见,杨国强表示“不希望过多关注个人及家族,但欢迎更多关注企业本身”,他亦不会提供有关个人描述的相关资料。有接近杨国强的相关人士透露,杨曾对二女儿杨惠妍婚礼相片泄密的事情表示很恼火。 碧桂园官方网站上将自己描述为“新城市的建造者”,其主要业务是“开发大型住宅区项目及销售各种类型的产品,包括单体住宅、联体住宅、洋房、车库及商铺”。住宅项目“一般处于大城市的新城区和近郊以及中等城市的中心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以及湖南、内蒙古、江苏及辽宁等地”。至今,碧桂园在内地已完成住宅单位3.8万个,在建住宅项目27个,总建筑面积逾1800万平方米。旗下亦包括不少酒店业务,已开发及经营五星和四星酒店各一家,另有8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已建或在建。 杨国强曾这样给碧桂园定义:大规模、快速生产、价廉物美的房屋工厂。由于着力在二三线城市发展项目,购地成本仅占售楼价的10%以下,因此能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楼盘,形成快速回报。这一模式的经典之作,是2001年发展的碧桂园凤凰城。该项目圈地1万亩,从设计、规划、建筑施工到装饰、物业管理都是碧桂园自己负责,实施高度纵向一体化。当时70栋楼同时起建,几百台吊车同时操作,最终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均价推出自带花园的洋房,甚至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还便宜。据称创下一分钟卖出一栋豪华别墅的惊人纪录,被业界笑称“像卖白菜一样卖别墅”。 传富:家族企业的传承标本 杨国强有3个女儿和一个4岁的养子。在创业早期,大女儿因为持续发烧,但他根本无钱医治,以致智力受损。而小女儿杨子莹目前还在美国念书,年纪尚幼,25岁的二女儿杨惠妍成为接班首选。 早在杨惠妍还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时,杨国强就带着她出席公司内的重要会议,后来又把她送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习。2005年,杨惠妍回国后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目前是碧桂园集团的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的整体采购和企业资源管理。 杨国强说他所以传位于女儿的原因是,“因为她很优秀,她的优秀不光是从上大学到毕业所有功课都是A,更重要的是她对财富的心态已经成熟了。我创办国华纪念中学就是我女儿促成的,我想她对陌生人都这么好,肯定会养我老的。”父荫之下,杨国强的更深一层用意是将女儿扶一程,他在上市招股书中公布了家族传承计划,“将股权转让给女儿杨惠妍,是意欲训练其为家族持有的碧桂园权益的继承人。” 碧桂园是典型的家族企业——9个执行董事中,除了崔健波外,其他7位均为杨国强的亲属及亲信。其中,杨志成和杨永潮都是他的侄子。而崔健波在出任公司总裁之前,曾任顺德区北滘镇镇长数年。 杨氏家族是当地是一个望族——杨国强光兄弟就有8人,家族庞大、亲戚众多。他财富聚敛过程中的“贵人”是乡亲,多年来不离不弃的事业拍档是乡亲,而他从事建筑行业聚集的“子弟兵”建筑队也是乡亲。杨国强没忘报答——凡是有能力的乡亲就安排到公司上班,能力稍差就直接给钱;每年还捐出巨款来做善事,连续十几年请当地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看大戏,还在村里修葺祠堂。 杨国强最令人尊敬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他对财富的处置方式。 1997年,他悄悄用母亲的名字成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坚持不愿意透露姓名,每年出资100万元资助广东省19间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并委托羊城晚报管理和发放这笔善款,起因是当年他读高中时学校免除了他的7元学费还发放给他2元助学金。从2006年开始,杨国强和杨惠妍决定将每年的资助额增加至200万元。至今,这仍是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数额最大的一笔个人捐资建立的助学金。杨国强幕后资助的事实,直到今年5月才被“曝光”,被喻为是最令人感动的慈善故事。 2002年,杨国强又以哥哥的名字建立了“国华纪念中学”,专门招收全国100多个贫困县最优秀的穷孩子读高中,而且全部免费。5年来,个人捐资2.6亿元。 另外,杨国强还每年捐资2500万元用于支持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建立“全国贫困地区退伍军人培训基地”,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系统培训1万名贫困地区的退伍士兵,通过培训使这些退伍士兵转变为技能型的产业工人,最终实现稳定的永久性脱贫。 《羊城晚报》副总编陈心宇说,与其他富豪张扬做慈善的方式不同,杨国强反倒会觉得公开善举,会让他非常心烦和感到很大压力,他一直希望安安静静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不为人知,不显山露水。或许,惟有杨国强写在国华纪念中学上的碑刻是最好的注解:我不忍看天地之间仍有可塑之才因贫穷而隐失于草莽,为胸有珠玑者不因贫穷而失学,不因贫穷而失志……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