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是基地解决“育幼难”的突破之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10:42 南方周末

  2006年9月,美国亚特兰大举城欢腾,旅美7年未孕的大熊猫伦伦采用中国技术,终于产下幼仔“美兰”。“美兰”的降生,再次向世界证明了大熊猫“授精难”与“怀孕难”已经不再难。

  双胞胎悲剧

  1990年是基地解决“育幼难”的突破之年。

  1990年以前,人工繁殖成活率只有33%。究其主要原因是:熊猫妈妈分娩的双胞胎率大约是48%,而生下双胞胎之后,通常要丢弃一只,只养一只。还有个别熊猫妈妈缺乏经验,不会带娃娃。养好双胞胎,让有经验的妈妈能当上缺奶水的幼仔的“奶妈”,是提高成活率,突破“育幼难”的关键。

  当时比较流行的权威说法是,熊猫幼育要绝对安静,人决不能去惊动它。成都动物园的黑熊、棕熊妈妈生下幼仔后,护仔性特别强。熟悉它们的饲养员送食物也离得远远的,哪怕粪便堆积如山,臭气熏天也不能接近它。如果它受了惊,哪怕闻到一点异味,就会惶恐不安,立刻咬死幼仔。

  类似的悲剧在小熊猫妈妈分娩后也发生过。

  大熊猫妈妈会不会一有动静就咬死幼仔?这是大熊猫行为学研究上的盲区。

  1963年9月,第一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诞生。那时,何光昕作为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值了两个月的夜班。他回忆说,那时环境绝对安静,除个别投食的饲养员,任何人不得接近大熊猫母子,真是比伺候“万岁爷”还小心百倍。

  但是,大熊猫毕竟与黑熊和小熊猫不一样,经多次验证,相熟的饲养员们小心接近熊猫妈妈,并未引起惊恐。如果把丢弃的幼仔拾去人工喂养,又引发了两大难题:一是育婴箱保持多高的温度,二是给它喂什么奶。

  他们沿用人工哺育老虎、狮子幼仔的经验,因陋就简,钉个木箱,在木箱里吊上个灯泡,保持3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结果幼仔冷得不行,两三天就被冻死了。

  1988年,美美生下了双胞胎。饲养员左红、周永珍、胥桂蓉、徐启明等,轮流把幼仔用小毛巾包起来,紧贴胸脯,盖上被子“坐月子”,用人体温暖小宝宝,效果不错。后来,兽医钟顺隆设法测得熊猫妈妈怀抱的温度——36至37摄氏度。以后,有了自动育婴箱,这就成了“经典温度”。

  至于给熊猫幼仔喂什么奶,更是煞费苦心!牛奶、羊奶、进口奶粉全试过了,最后尝试用人奶。基地曾派人到

医院产房去讨人奶。女工小陈刚分娩,奶水足,在熊猫产房隔壁安了一张床,自愿挤出自己的乳汁喂养熊猫小宝宝。

  遗憾的是,鲜人奶也无法延续熊猫幼仔的生命。

  施行“调包计”

  一只旅居日本的熊猫妈妈滴落在地上的一滴初乳,被日本科学家收集起来,立即进行分析仿制,但无论怎么仿制,也无法替代熊猫妈妈的初乳。那初乳稀稀的,像绿色的菜汁,包涵了人工无法合成的丰富的抗体。只有吃上初乳的熊猫宝宝才有存活的希望。

  这意味着,要设法把初生的幼仔乙偷走,让熊猫妈妈先给怀中的幼仔甲喂上初乳,再设法偷甲换乙,让双胞胎能轮流吃上初乳。

  太冒险了!1989年,饲养员和兽医钟顺隆曾尝试过,将涂过美美尿液的幼仔送入美美怀中时,美美突然发怒,分别踩死一只咬死一只幼仔。

  1990年庆庆生下双胞胎。高兴之余,也让人犯难。经历过去年的惨败,今年还敢试吗?工作人员讨论来研究去,只有一条路:不冒险,永远无法前进。

  饲养员把一盆甜甜的牛奶递到庆庆面前,遮住了它的视线,就在它注视着奶盆时,把一只新生仔给“偷”出来。庆庆丝毫没有察觉。

  等庆庆把怀中的新生仔喂饱了,再趁送食物之时施“调包计”。也许是饲养员太紧张了,也许是庆庆突然有所察觉,饲养员不敢太接近庆庆,把涂了庆庆尿液的新生仔放在地上。

  新生仔像一只没毛的小耗子,在地上叽叽叫着,蠕动着,引起了庆庆的注意。它不明白,刚才还在怀中的娃娃,怎么会爬到地上了?庆庆起身走过去,嗅了嗅地下的娃娃,伸出粉红的舌头舔了舔,然后轻轻把它叼起来。

  成功了!两只新生仔都吃上了初乳。它们被反复对调,轮流吃母乳和人工合成奶,长得非常健壮。

  1992年,大熊猫双胞胎培育的成果,通过了四川省科委组织的重大成果鉴定,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创的双胞胎育幼技术,很快公布于世,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今,熊猫双胞胎的养育已不成问题。“英雄妈妈”庆庆不仅能养自己生下的双胞胎,还可以帮助其它姐妹哺育幼仔,当好三个、四个幼仔的奶妈。最能干的当数娅娅,除了给自己生的双胞胎喂奶,还帮助不太会当妈妈的其他三只熊猫喂娃娃,做到了“一拖五”。

  未来的“熊猫镇”

  斧头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海与森林,形成了与成都市区不同的“小气候”。

  在熊猫基地,已形成了适宜人才成长的“小气候”。一批批人才不断充实熊猫基地的科技队伍。

  张安居说,“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张志和博士为代表的一帮年轻人,成为基地的顶梁柱”。

  走进实验室、产房、博物馆,处处都能见到青春逼人的一代正挑大梁。侯蓉、沈富军、黄祥明、蓝景超、王成东、王基山等,是各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基地的光荣榜上,也出现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

  基地筹建伊始,领导人就明确:一个实验室,一个博物馆,决不能少。攻关,科普,成为基地腾飞的一双翅膀。

  基地不仅出熊猫,出人才,还出经验,出理论。20年来,基地取得科研成果59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发表学术专著19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部专著。一部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安居和英国动物学家戴卫领衔编著的《大熊猫:生物学、兽医学与管理学》。本书历时10年编成,荟萃了中外专家90篇论文,其中有16篇出自成都大熊猫基地的作者。

  一部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张志和、魏辅文编著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理论与实践》。著名生物学家赵尔宓院士这样评价道:“(该书)系统地反映了大熊猫迁地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新理论和实用技术,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兼具了实践指导意义。”

  20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经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而规划中的基地将扩大到3000亩,在北郊的广阔土地上将建设一座森林小城——“熊猫镇”。

  年轻的张志和主任说,目前,国内外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约200只,当人工培育的种群扩大到300多只时,就可以比较大地启动野化与放归计划,为大熊猫种群复壮注入强大的活力,最终让大熊猫家族走向兴旺。作者:谭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供图)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