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成昨日黄花风光不再 纽约中餐业如何突破困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13:45 中国新闻网
纽约的华埠街头,中餐馆遍布。(美国《侨报周刊》/NEWSWOLF摄)
高中学生厨艺大赛,约翰杜威高中的华裔学生余家发在精心准备甜点。(美国《侨报周刊》/NEWSWOLF摄) 中新网11月22日电 据美国《侨报周刊》报道,前不久英国新首相布朗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掩饰对中餐的喜欢,甚至主动向记者推荐中餐馆。无独有偶,美国布什总统也是中餐爱好者,据说他最中意的是北京烤鸭。 尽管中餐受到政治人物的推崇,尽管当今美国号称有5万多家中餐馆,然而作为华人当家传统产业的中餐馆,近年却屡遭挫败。在纽约,曾经盛极一时的中餐,曾经和法餐、意大利餐齐名的中餐,如今大势已去,新起的“日餐风”,“泰餐风”大行其道,中餐风光不再。中餐到底怎么了呢? 中餐的尴尬 今年夏天,由英国权威餐饮杂志《餐馆》组织,全球650多名厨师、专家,评出世界最佳餐馆50名,上榜的法国有12家、美国有8家,西班牙和意大利各有6家,而号称美食王国的中国的餐馆无一入选。 中餐业者对此早已认命,因为《餐馆》50强几乎年年都是欧美餐馆一统天下,只有2005年的时候,香港一家名叫“费利克斯”(Felix)的餐馆险险挤入榜单,但仅列第49位。 再来看,创办于1900年、被奉为欧洲乃至全球美食宝典的《米其林指南》,近年的授星总难见中餐馆身影。纽约餐饮业中的“一代霸主”中餐馆,却没有一家获星,仅有几家中餐老字号,如“大四川”等被列入“推荐”榜单。 再者,从纽约本地权威的餐饮指南《查格纽约市指南》(Zagat NYC Guide)上,也能看到中餐馆的不景气。往年,中城的颇受纽约客欢迎的“顺利园”和“大四”在总分30分中只得到了24分,而大四川今年更落到22分。 中餐尴尬处境可见一斑,更有Zagat餐饮指南的创办者Nina Zagat and Tim Zagat在《纽约时报》上,毫不客气地对中餐发表评论,二十年前纽约客一谈起亚洲菜,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菜。近年,日新月异的韩国菜、日本菜、泰国菜、越南菜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中国菜却是裹足不前,呈上餐桌的仍然是一成不变的老菜式,毫无新意。 可是就连Zagat夫妇也不得不承认,其实中国本地的正宗中餐丰富多彩,例如,山东的燕窝汤、浙江的叫花鸡、安徽的黄山蒸鸽、上海的大闸蟹、福建的佛跳墙等,美国的食客根本闻所未闻,因为在美国的中餐馆,除了几道老三篇,根本没有机会品尝到这些地道的中式佳肴。 该刊记者指出,看来不是中国美食的错,问题出在海外的中餐业。纵观纽约三大饮食指南的中餐走势,不少业者私下感叹,中餐犹如昔日黄花,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鼎盛风光早已不再,近年来,更是在走下坡路。 顺利园大饭店的董事长汤英揆,首位将四川菜和湖南菜引入纽约的餐馆业者。70年代初期,他所开办的川菜馆和湖南菜馆,是促使中餐业鼎盛发展的敲门砖。汤老板凭着三十多年的行龄和饮食经验,口述了下面这段纽约中餐业几十年来跌宕起伏的发展状况,及其独特的饮食文化背景。 中餐的兴衰 中餐业在纽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初期阶段:20年代左右,纽约中餐业经营者,以广东台山人为主,他们专做外卖生意,大多数是家庭式管理。当时,他们自创推出一系列以深度煎炸加甜酸酱料为主的“美式中餐”,成功地帮助中餐打入美国市场。这种甜酸味的美式粤菜成为20年代至60年代间,最受美国大众欢迎的中国菜,也使许多美国人误把中餐和粤菜画上了等号。 另一种中餐风靡纽约的说法是,20年代初,不少居住在布鲁克林和布朗士的犹太人,因宗教信仰缘故,不允许在家中吃海鲜和猪肉,由于中餐便宜且味道好,每逢周末节假,不少犹太家庭都会光顾中餐店改善伙食。中餐从犹太人解馋的最佳选择,逐渐在纽约火了起来。 中餐鼎盛阶段:70年代随着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访华,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餐也因此搭上这班顺风快车。据汤英揆介绍,1967年,顺利园的前身“胜利Dynasty”曾获得《纽约时报》美食专栏4颗星的最高荣誉,川菜和扬州菜成为纽约中餐业的一支新秀,掀起了新中国菜的热潮。 1972年,在汤英揆的努力下,湖南菜也首次登陆纽约,同年,这家直接被取名为“湖南”的餐厅,再次赢得纽约时报的厚爱,被评上4颗星。不久,四川菜、湖南菜、潮州菜等让美国人大快朵颐,中餐馆犹如雨后春笋般,在曼哈顿遍地开花,甚至风靡全美。 当时,美国一家杂志曾做过一次“哪个国家的菜肴最受欢迎”的民意调查,结果中国菜获得90%以上的首肯,与意大利餐和法国餐成为当时纽约饮食业的三霸。 中餐百家争鸣的背后,是涌动的移民大潮。1965年美国当局放宽了移民政策,此后20年间,大约有200万中国新移民来到美国。汤英揆说,“中国风”逐日升温,再借助移民政策的东风,使得通往美国的大道畅通无阻,纽约一时间引来很多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的名厨老将,带着家乡招牌菜,跃跃欲试来到此处大显身手。 当时开餐馆的成本与今日相比还算不高,也有不少留学生,看准“中国风”的潜力,毕业后毅然放下身段和专长,选择开餐馆,走上自行创业的道路,种种因素将中餐推至顶峰,让中餐鼎盛了整整20多年(70年初-80年末) [1]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