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立体相机从三个角度拍摄月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14:15 新浪嘉宾访谈
CCD立体相机从三个角度拍摄月球
嫦娥一号有效载荷总体设计工作负责人邓湘金做客新浪

  孙辉先:那个是多光谱议拍的。

  主持人:就是通过仪器着色,可以这么说吗?

  孙辉先:也不是这样,他照这个地形叫做地形相机,是黑白的,另外有一个多光谱议,是另外一台设备,那个可以提出颜色,所以日本11月16号公布那个照片里面有一张是黑白的,那就是地形相机照的,另外一张看着是彩色,实际上是一个多光谱议照的,那应该是伪彩色。

  主持人:咱们会不会下面传回来的照片是彩色的,或者是光谱议做出来的?

  孙辉先:立体相机都是黑白的。

  主持人:就是一共有两台设备,现在我们看到第一张是第一台成相设备,这个叫CCD立体相机。咱们光看到照片,不能不研究研究相机。

  网友:这CCD相机听说有三只眼睛是吗?看到相关信息说有30斤重,而且是地面控制曝光,怎么不用生活中的

数码相机呢?又小又轻便,还能自动控制。

  主持人:研制CCD立体相机的过程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孙辉先:立体相机事实上并没有三只眼睛。我们人眼睛之所以能有立体的感觉,是因为两只眼睛看同一物体的时候有两个不同的视角,看到两幅独立的图象,这样的话在人经过神经大脑的合成,你就有三维的感觉,有深度的感觉。照立体照片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至少你得从两个角度对同一个目标进行观测,当然比较好的话是用三个角度,这样的话正常情况下应该用三台相机,就是不同角度对月面进行观测,那你就可以测到了。但这个相机稍微有一点特色,就是说它是用一台相机,但是它的视角比较宽,在观测月面的时候分别是在三个不同的线,因为它扫描过程中是用三条不同的线,相当于三个不同的角度,所以在一次推扫过去以后,将来公布的,可能已经发布了,这一条实际上得到了三条,就是一下得出三条,这三条是从不同角度观测的,经过处理以后才能够计算出每一个象素的高程或者深度,这样的话才能够形成立体的图。大概是这样。

  刚才你提到这个图是不是经过PS,我具体不知道这个PS过程是怎样的,但是确实图是需要处理的,因为这个图要从卫星传下来并不是这个图片成相,只是数据,是图象的数据,而且它也没有照片,不是那个概念。它实际上在推扫的过程中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条带的数据下来,这就像101010,计算机的这种数据,这个数据里提取出来,它里边有一些是代表象素,有一些代表换行标志,这个东西肯定要处理。还有一个,得出来原始图以后还是需要处理,为什么呢?这个图可能在不同的条带上它的深浅度不一样,这样的话即使你相机设成一样的曝光时间,但是由于月球是在转动的,太阳光的角度也是不停变的,所以深浅不一样,所以灰度值可能不一样。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在一刹那之间拍摄到我们这张照片,我们等于绕不同的圈扫描出来。

  孙辉先:对,最边上这条是20号下午4点多,到这条我估计是在22号的早晨,相当于隔了一天多的时间,不是在同一时间拍摄,你是需要处理,但是这个处理不是把它美容的那种处理,而是要把它矫正,把它对起来。还有一个,这个带子,就是每一条是60公里宽,但是实际上转过来的时候,月球在转的时候,在赤道上每一圈是35.3公里,这条和下条有重复,拼起来的时候要进行几何对证,处理很多的。还有相机本身要经过定标的,换句话说同样的亮度在不同的相源上产生的幅度可能有差别,回来以后每一个数据要进行矫正,所以处理工作非常量大。

  主持人:一百多人在那里处理。

  孙辉先:这一百多人是指我们科学研究团队,不光是研究照片,还有研究化学的,研究微波的,研究空间环境的,我们八种科学仪器的探测结果都是这个团队处理,不是光照片。

  主持人:你看,很多问题如果不是专家给我们解读,我们可能都不太了解,光看一个报道的数据还不是特别准确。

  孙辉先:对,每个人下面还有小组,但是他们就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而不是122人专门研究图片。

  主持人:这张照片是局部图还是整体图我们也没有得到确切答案。

  孙辉先:当然是局部的了,一看就知道是局部的了。

  主持人:咱们一直在不停的拍是吗?

  孙辉先:应该说是这样,嫦娥一号卫星根据原来的计划安排,是从11月20号开始进行有效载荷的在轨测试和调整,现在还是属于一个调整阶段,我们拿到一些图片,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嫦娥正式工作的开始,而是现在这个阶段是各种有效载荷仪器进行调试。

  主持人:好,咱们说了这么半天照片的种种相关问题,说点稍微大点的问题,刚才我们也看到相关的消息,咱们总理也去慰问相关人员,发表了讲话,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嫦娥一号的奔月工程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现在进行到哪个阶段了?下一步还要干什么?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邓湘金:是这样的,现在这个阶段还不能说嫦娥一号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主持人:阶段性的。

  邓湘金:应该说成功的第一阶段已经走出去了,目前嫦娥一号在干什么,大家都知道从11月5号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嫦娥一号第一次到达月球附近,并且进行了第一次近月制动,使我们的嫦娥一号能够绕入月球转起来,然后经过两天的调整时间,也就是在11月7号的时候嫦娥一号进入了一个任务的轨道,也就是200公里的远轨道的状态。但是从11月7号以后进入任务轨道以后,就相当于嫦娥一号进入了一种新的环境里面,就是说运行环境和以前的运行环境不一样,为了能够确保或者是验证嫦娥一号在新的环境里面能够正常工作,能够正常获取数据,就必须要对嫦娥一号的所有分系统进行相关的测试和验证工作,比如说从11月7号到现在为止,为什么说嫦娥一号一直没有正常工作也有这个原因,比如说它需要对导航与控制系统进行一个相关的测试,也就是能够确保它实现三体定位,还测试星务管理系统,也就是能够正常的接收指令,并且把这个指令分到各个分系统去,还有一个热控分系统,就是在新的运行环境里面热环境和以前是不一样的,为了验证热控分系统在新的环境里面能不能保证各个分系统和探测仪器能够处于正常的温度内,热控分系统做了这么一些调试和验证工作。

  在这个阶段过程中还包括刚才孙老师讲的,包括我们有效载荷的部分仪器都开始陆陆续续进行测试,这个测试工作确实从目前来看状况是比较良好的,显示出我们新上的各个设备,各个分系统都是比较正常的一个工作。到目前的测试状态为止,说明嫦娥一号可以慢慢地转入到正常的探测模式,也就是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去。

  主持人:这是我们看到手中拿的第一张照片的最大的意义。

  孙辉先:我想补充一点。

  主持人:您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