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14:19 央视《面对面》
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孙家栋与王志面对面

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王志

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孙家栋

  央视《新闻会客厅》播出:“《面对面》王志专访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以下为节目内容。

  总导视

  他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 时刻关注着“嫦娥一号”的最新变化

  王志:有没有可能出现意外呢?

  孙家栋:根据现在观察的情况,卫星运行还是比较正常。

  他是“两弹一星”的元勋,见证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的飞跃

  01:12:54:00

  王志:那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会不会有一种失落,最后为他人做了嫁衣裳这种感觉?

  孙家栋:/我感觉到不是失落,我感觉到应该引以自豪/

  他经历过无数挫折与挑战 在78岁高龄仍肩负重担

  01:25:34:00

  王志:/你们的心理素质经过训练吗?

  孙家栋:/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有一点点的私心杂念/

  人物简介

  孙家栋

  78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总负责人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3年开始担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正片

  解说1:2007年10月24号,“嫦娥一号” 绕月探测卫星在西昌顺利发射升空。从发射至今的这段时间,总设计师孙家栋和同事们一起紧张工作,为“嫦娥一号”卫星保驾护航。按照计划,“嫦娥一号”卫星将在11月下旬向地面传回数据,而人们在期待“嫦娥一号”卫星尽早传回数据的同时,也一直牵挂着卫星的运转情况。

  00:02:44

  王志:/到今天(11.20)为止,卫星运转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孙家栋:到今天为止,运转情况所有指标都很正常,都很好。

  00:03:34

  王志:有没有可能出现意外呢?

  孙家栋:根据现在观察的情况,卫星运行还是比较正常。

  王志:什么时候我们能确定原计划能拿到第一手的资料?

  孙家栋:原来计划就是11月下旬,因为这个时候为什么说的时间老不是那么严格呢,就是这个卫星进入到月球以后,它轨道有一个调整,卫星的姿态也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对卫星整个内部工作状况,要比较认真细致的检查以后,认为它一切工作都正常以后,才能把卫星调整到它所谓三位定向的这样一个姿态,就是遥感器的镜头要对月球,太阳翼这个角度要对太阳,另外天线要对着地球,这是第二步大工作,这个调整好了以后我们才逐步的开通卫星跟地球这条通信线路,通信以后形成什么逐步各种探测仪器,按照顺序一项一项的开机,开机以后数据接下来才能进行处理。

  00:05:10

  王志:如果真的有意外的话咱们有预案吗?

  孙家栋:这个肯定都有预案的,每一项,好比哪里仪器出现什么问题,好比卫星姿态出现什么问题,都有非常细致的预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00:15:19

  王志:那到目前为止,我很想知道孙总,您作为总设计师来说心里是不是特别踏实,没有任何意外出现?

  孙家栋:/大家还是认为充满信心的,所以到现在为止,卫星一直发射,非常成功的顺利进行到现在,从各项检查,也证明了我们原来的设计,我们原来的工作还是完全符合要求的,但是你要问这个说我心里非常有底,这话又说回来了,作为航天技术来讲,每一个环节,只要出现一点没考虑周到的时候,它有时候都是危害很大的,/确实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我们从工程角度来讲,等于说现在还没最后完成一个整个流程,就是还有一个,我们卫星围绕月球旋转的过程中,所有姿态把它调整好了,这个天地,这条通路要打通,所有的有效载荷,仪器要把它开机,数据正式传下来,/来处理,最后才能拿出来给科学家可以用的数据,这段我们认为还是属于我们工程应当办的事情,而现在这个工作还没做到底,应当说数据下来以后,我们地面应用系统非常准确的把数据接下来,接下来能变成给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数据,这样工程才算完整走了一个过程。/

  解说2 :尽管没有意外出现,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嫦娥一号”的运行悬念不断。11月12号,“嫦娥一号”卫星突然和地面失去联系达45分钟,这是“嫦娥一号”第一次长时间和地面失去联系。而这也让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嫦娥一号”的人们产生疑问——“嫦娥失踪了吗”?

  00:05:10

  /王志:那失踪45分钟怎么解释呢?

  孙家栋:大家老用这个词汇,其实它不叫失踪,这个很简单一个道理,/假设比说如果这个方向是地球,月球在这个方向,这个轨道正好这么旋转的时候,那它旋转到月球背面的时候,由于月球的遮挡,你在地球上肯定是看不见的,我们这不叫是失踪,因为它就是按照这个运动的轨迹,它一定要飞到月球的背面,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情况,我们都知道地球是自己旋转,当月球在这个角度,我们地球转到这个面的时候,我们从地球方面,在国土上,不是整个地球,在我们国土上,也是在背面,肯定你连月球都看不见,不要说卫星,这是按照轨道运动来讲的,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

  00:08:24

  王志:那45分钟是不是预料之中的时间呢?

  孙家栋:对,我方才讲就是预料中的时间,这一圈,它正好45分钟,我方才讲了,比如说当它转到,我是地球,这是月球,假设这个轨道这么方向转的时候,那么这整个127分钟,我们是完全可以见到的,这就随着月球它围绕地球转的过程中,在30天过程中有这几种不同的现象,有的时候正好就是说它正好飞到月球背面,有的时候它这个旋转轨道正好是跟地面是个垂直的,旋转起来它127分钟我们都是能看得见的。所以说这是完全正常现象。

  00:09:12

  解说3:深空环境复杂多变,“嫦娥一号”的绕月之旅也充满了冒险,11月10号前后,“嫦娥一号”就第一次经历了特殊天象“日凌”的干扰。

  00:12:15

  /王志:那日凌的干扰到底有多大?

  孙家栋:日凌干扰其实就两三天的时间,就是正好这个所谓日凌干扰,不是说卫星上怎么样,是卫星飞到一定一个位置,当用我们的地面观察站来观察这个卫星的时候,正好这个方向是冲着太阳,这个太阳的干扰进到地面的观察站里面来了,/太阳除了光线以外还有一个电磁波就干扰进到站来站就工作不正常,这个时候呢,对地面的测量我们的卫星,或者给我们卫星发指令的时候,有时候就产生误差,有误差以后,发射指令错误的话,卫星也接收到,所以这几天正好是冲着太阳这个方向的时候,产生这种现象,也叫做日凌。

  00:13:51

  王志:除了日凌以外还有别的自然现象会对这个卫星进行干扰吗?

  孙家栋:还有比方说月蚀,/月球转过来飞到地球这面的时候,阳光受地球挡住,那么月球转过来以后,那么这个时候要很长一段时间,卫星见不到太阳,见不到太阳的时候,温度就相对比较低了,第二个问题,见不到太阳它的帆板也不能发电,这样呢就给卫星工作状况带来一个新的工作状况,就是你太阳电池不能发电的时候,我们星上要依靠自己带来的蓄电池来进行发电,但是由于它时间比一般的情况比较长,那么假设我设计卫星的时候按这么长时间来带蓄电池的话,平时用不了这么多电池的发电,那对卫星的重量就超重很多,为了减轻重量,作为这个特殊情况,用特殊的办法来进行处理,那我带的电池就可以少一些,卫星的重量就可以少一些,所以所有这些天气现象在设计过程中都要进行非常细致的来考虑。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