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方周末:争议张维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10:06 浙江在线
张维迎 姜晓明/图 “光华在过去这么多年,好多方面是开创了中国教育先河的,我们非常地艰难,所以希望得到媒体一些同情,包括我本人都希望得到一些同情。” 这一年,张维迎,一直站在风口浪尖上。 这位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被两位同事以公开信方式“大骂”。他们指责他争权夺利,人品低下。 张维迎,和他的人品,俨然成为一个公众话题。 11月26日,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张维迎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独家专访。 张维迎说,他对此感到悲凉。他开始对舆论感到害怕,他说本来是教授不讲究职业道德,但是舆论宁可相信他们,本来是教授斯文扫地公开辱骂诽谤,但是,公众似乎更愿意相信他们。“如果没有了逻辑,这还是社会吗?”张说。 风波,又一起风波 2007年11月16日,一封署名何志毅的网络版公开信,直指张维迎。骂其品行“卑鄙肮脏”,是“流氓”。公开信宣称,张免除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职务,是处心积虑抹杀他十年贡献的行为,从程序上说是“不顾事实、不负责任的”,是“霸道的”。 公开信结尾说,“我为光华有你这样的流氓院长感到耻辱。” 何志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企业家出身的他,1999年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师从经济学家厉以宁读博士后。2001年,何出任光华学院案例中心主任。2003年,《北大商业评论》创刊,何任执行主编。 11月16日,另一封署名“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全体员工”的公开信,提请北京大学校领导“能够拨乱反正,纠正张维迎愚蠢的错误,还何(志毅)和北大案例中心公正”。 五日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声称免除何志毅案例中心主任一职,是“为了防止何志毅继续利用北京大学案例研究中心的名义从事有损光华管理学院利益的活动”。 11月22日晚,何志毅借感恩节之机,发表“感谢信”,反驳光华管理学院对他的指责,并说,“张维迎践踏了我做人的基本尊严,超越了我忍辱负重的底线。”在这几封信中,何志毅只承认,这封信是其亲笔所写。 2007年11月26日,张维迎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对南方周末记者,对何志毅的问题一再避而不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陆正飞说,对何志毅的处理,从程序上说是没有问题的。处理何志毅之前,他和另外一位分管副院长和何谈过话,但是何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观点。究竟如何处理这件事,光华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在会议上讨论过三次。最后的决定,是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集体做出的,是十来个人代表学院在思考,而非张维迎个人的私事。 陆还补充,“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也是院长办公会讨论后发出的。该说明极为审慎地数易其稿,只是作了一个中性描述,大家不希望再次引起纷争。 院方对何志毅的贡献是肯定的。陆说,有些更具体的事可能还没搞明白,但是,“即便我们的决定有错误,也不是哪一个人的错误。” 以何志毅名义发出的公开信中,还提到了邹恒甫的出走,说,“可怜的恒甫”是因为没支持张维迎当院长“而被开除”。 邹恒甫,北大经济学一级教授,世界银行研究部研究员。今年5月1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会议解除他在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职务。 6月中旬,邹恒甫在网络上给教育部长周济写公开信,意指他被开除是因为他在张维迎当院长一事上“站错了队”,导致两人反目成仇。 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张维迎同样不愿意谈论邹恒甫被开除的事,像对何志毅一样,他始终不愿意提起这两个人的名字。他只是说,在光华,这不是第一次开除教授。 张维迎告诉记者,1999年,德国学者师凯亚经推荐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四个月后,张维迎代表院方和他解除了合同。师凯亚对此决定不服,他说朱镕基说要引进国外人才,怎么能把我开除呢,就给学校领导写信。张维迎给校方递交了书面材料,说明师凯亚对指导学生和教学缺乏耐心,无法继续聘用。 回忆完这段往事,张维迎有点控制不住:“我如果是个普通教授,我一定会去法院告他们对我们的诽谤、谩骂和名誉的侵害。但是,我是光华的院长,我要做一流商学院,没有时间跟他们扯。” 然而,北京高校的师生在扯这件事。一些关心教育的社会公众也在扯这件事。一个记者在其公开博客上说:“两次事件,我们看到的,都是气愤得失去应有风度的邹恒甫和何志毅,而另一方是官方义正辞严的、无懈可击的声明。但或许,事实会离那些说气话的人更近一些。” 张维迎说,他过去觉得父母不识字是件憾事,现在觉得倒挺好。“他们不看报,不上网,不知道有人在骂我。” 针对公开信的责骂和贬斥,张维迎说,他在去年的院长就职典礼上说过三句话:任何情况下,如果多数人不支持他,他马上就辞职;任何时候,发现有人比他张维迎做得更好,他马上辞职;任何时候有证据证明张维迎做的任何一件事是出于私心,是利用院长的职位谋求私利,他马上辞职。 张维迎,一个怎样的人? 以何志毅名义发出的第一封公开信中说,张维迎是个“流氓院长”,一个“著名的陕北农民”。 今日声名远播的张维迎,过去确实是一个陕西农民。他从自己的电脑中打印出一份自我介绍,递给南方周末记者。 1959年张维迎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辛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农村生活了将近19年。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无论家中多么拮据,一心供他上学。17岁那年,张维迎高中毕业,返回村里当了村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连副指导员,还“曾给地区军分区司令员汇报过工作”。次年,他又当上了生产队会计,成为地区“优秀通讯员”。 1977年,高考前才知道大学有文科理科之分的张,在高考志愿中表达了他对“新闻”和“中文”的青睐,但他最终被扩招进了西北大学新成立的政治经济学专业。上学前,辛庄村全村人为他送行,他们家招待大家吃了米糕,他说“那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1981年,张维迎只是因为害怕被分回老家,报考了西北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期待路越走越远的张,经由经济学研究之路,从西安走到了北京,从北京走到了伦敦,又从伦敦返回到北京。在这条二十余年的道路上,他收获了名誉。 但,毁誉参半。 去年9月,当了八年“第一副院长”的张维迎,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然而,仅仅最近半年不到的时间,他就遭遇了来自同事在网络上的奚落、谩骂。来源: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