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项目理念的冲突与融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3日12:23 南风窗
目前国内的饮水安全项目,通常情况下前期工作都很简单,当年申报,当年下计划,当年就实施了,而外贷项目的特点,是前期程序多,很复杂,后期执行起来却很简单。 比如陕西及四川两省项目的前期起码要经过以下程序:国内部分,要有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提交资金申请报告、环评报告等。世行那里,还要提交与国内不一样的可研报告、环评报告,以及征地拆迁与移民安置报告、水库大坝安全报告、社会评价报告,以及项目实施手册等。于正之副主任说:“光搞这些东西,就用了一年半时间。” 协议达成后,再进行贷款谈判。贷款谈判的前提,一是国内程序必须走完。“比如给国务院提交的资金申请报告,程序全部走完得大半年时间,我们做了技术处理:先跟外方进行技术磋商,等国务院批复下来后,再将技术磋商升级为谈判,这样时间就缩短了。加快这一进程的目的,是赶在7月底世行董事会的审批。因为每年7月底世行这个财政年度就结束了,如果这个财政年度未能批准,下一年度不知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了。”于正之副主任说。 2007年6月26日,世行董事会批准了这一项目。9月29日有关各方签署《贷款/赠款协定和项目协议》,之后的办理生效又要用一年时间,目前还未办理完。 项目签约后,外方要求先试点,陕西省第一年的试点县是20%,第二年40%,第三年40%,分批实施。但陕西省的项目官员觉得,我们新农村建设搞了这么多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必要反复试验了。 于正之副主任说:“投入陕西的3750万美元看起来是很大一笔数目,但是分到各个村,就是很小的工程了,实施起来很快,所以我们跟外方说,群众积极性都很高,需求很迫切,渴望快点实施。而且,现在国债也在安排一些饮水工程项目,如果我们搞得慢,跟国债工程会有交叉,对项目的整体安排有影响。” 为了让世行官员、专家增加对工程紧迫性的感性认识,陕西省项目办陪同他们到两个首批试点县去考察。耀州区的豹村离城区只有10公里,属于渭北旱塬。这里每户门口都有集雨窖,水里飘着秸草、虫子,夏天天气热时,水是臭的,要撒些白石灰,打上来后,再放桶里沉淀一下。 于正之副主任说:“世行的官员、专家去看了,都很震惊。我们趁机说,这里的老百姓都等着安全饮水啊!不要分批了,赶快实施吧,项目今年实施不了,老百姓就要再多喝一年脏水!” 世行的官员、专家都很感动,但是回到北京后,理性的思考又占据了上风,仍然坚定地要求分批实施。 印台区项目办官员樊晓锋也跟记者说:“我们多次呼吁:中国人做事情的习惯,既然定下了,方案也拿出了,老百姓的热情已经达到了高潮,就尽快开工吧!当初说的是试点县只有一年,一晃两年过去了,还没动静。老百姓的心都凉了,去我们那儿办事的村长都问:这事儿是不是又泡汤了?” 作为当地政府官员,樊晓锋还有着另一层苦恼:“2005年底,做2006年工作规划时,我们就向区政府承诺了这件大事,区里又作为政府本年度要为百姓办的大事之一,在媒体上公布,向社会公众承诺了。但是,因为项目实施不了,到年底我们得向区政府解释。然后再列入2007年要办的大事之一,但今年还是兑现不了。明年我们再承诺,老百姓都不相信了。” 因为这个项目是2005年4月开始包装的,当年年底,陕西省政府开始制订《陕西省“十一五”农村饮水工程规划》,因此,省里也把该项目作为重点放进了《规划》,寄望于它会为《规划》做出重大贡献。 于正之副主任告诉记者,外方坚持要求“分批实施”的理由,主要是对我们的硬件和软件不放心,特别是软件方面,比如社区动员能力、群众适应程度、以及供水方案等等。 按照项目规划设计,张翠霞老太太所在的耀州区马咀项目区,要从附近的桃曲坡水库引水,在山顶上净化后,供应下面10个行政村。桃曲坡水库的正常库容量是7000万方水,供应这点水是九牛一毛;引来一方水大概三四元钱,老百姓也容易接受。 谈起外贷项目与国内项目的不同,耀州区项目办官员王喜顺说,外方非常关心的是,必须让群众自愿接受,而我们国内的项目是不管怎样,只要能运行起来就行。 印台区陈炉镇的项目,实施后能覆盖陈炉镇全部18个行政村,1.8万多口人。外方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这一点也区别于国内的供水工程。陈炉镇项目区提了四套供水方案,最后由中方、外方共同确定了使用铜川市区的自来水。项目验收后,将会整体移交自来水公司,收费、维护均由其负责。市区自来水管网的水上到陈炉镇,要经过三级加压。每加压一次,就要产生一次加压费。但在铜川市政府协调下,印台区政府已与自来水公司签了协议,必须与市区居民饮水同质同价。 记者问,如果自来水公司供水成本很高,亏损了怎么办?印台区项目办官员樊晓锋说:“那是他的事,反正我们跟他签了协议,必须得按这个价格供水。但是铜川市区本来就不大,现在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尚有余量,应该会有收益的。” 世行陕西项目的供水工程,人均投资标准上限是关中650元,陕北850元。如果哪个地方超出了人均投资上限,须有充足理由,经过调查,情况确实的,可以上调。陕北志丹县有三四个村,只一二百户人家,打井得300多米,经过多方论证,世行同意那里的多村工程人均投资上限为931元。 陕西省外贷办副主任于正之说:“外方的要求是非常人性化的,要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我们是整村推进,不允许有漏户,并且制订了优惠政策,保证每一户都用得起水。比如项目配套里农户要出一部分钱,如果他拿不出怎么办?我们与世行官员探讨:不能让他无偿使用水,不然,邻居们都来他家来接水了。工程建设资金可以一次性解决,管理环节怎么办?我们的办法是,在国家颁布的基本用水量之内,他可以享受成本价,超出部分,就与全村人的水价一样。还有一些根本无力支付水费的,由村委会主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办法,比如大家是不是将他的水费均摊,承担起来?” 印台区项目官员樊晓锋跟记者说:“世行官员要的东西特别多,咱认为跟咱们的工作没关系的他们也要,比如他们问村委会有没有营业执照?我们的村委会都是高度自治的一级组织,他把它当成国外的社区组织了。我们说村委会负责好多事情哩,但他要求每个机构只干一件事情,不相信村委会,要求每个村都要成立WASH委员会,但我们觉得机构设多了,还要考虑人员工资问题。” WASH这个单词本来的意思是“携手”,此处指的供水、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三位一体。外方要求凡单村供水的村庄,都要成立WASH委员会。这个WASH委员会可以是村委会,也可以是村委会领导下的机构。外方要求WASH委员会内必须有弱势群体代表,反映这方面的声音,体现公平。如果是多村供水,则每村选一名代表,组成WASH工作组,跟供水站协调收水费,反映问题,协调定价等供水、定价、收费等问题。 陕西省外贷办项目处的张锋利说:“世行一直想全部推行协会式管理,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觉得多村供水中,协会管不一定好。因为每个村的声音不一样,关于定价、维修、供水,扯不到一块儿。如果是单村供水,由协会来管的好。” 按照世行的说法,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不足,贫困也意味着缺少基本的行动自由、选择权和机遇,容易受到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伤害。因此,“我们认为不应把贫困人口视为负担,而应把他们当作反贫困斗争的资源和伙伴。我们的扶贫方式是使贫困人口成为发展的中心,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通过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地参与决策,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 因此,世行更强调100%覆盖,更强调公平。在陕北志丹县考察时,世行官员看到半山腰有几户人家,问上面住的是否村里人?当地官员回答是。世行官员又问项目包括了他们没有?回答是没有。世行官员就在会上专门提出来,一定要覆盖这几户人家。 DFID的官员更是提出:照顾弱势群体应有政策框架。在他们的要求下,陕西省项目办专门制订了《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保护农村特困家庭、弱势群体权益政策框架》,陕西所有15个项目县都拿出了具体实施办法。这项政策的原则就是确保项目区所有特困家庭、弱势群体享有本项目提供的服务。 与世行比起来,DFID更注重卫生厕所的改建。按照项目规划,如果农户一家四五口人,家里养有猪、牛等家畜,就可以建沼气池厕所,一池三改(灶房、猪圈、厕所),成本大概在2000至3000元,其中投劳占很大一部分。项目对每户补贴750元。如果农户家里没有猪、牛等家畜,可以建双瓮漏斗式厕所,成本更低。 “光是改厕问题,我们就与世行讨论了半年之久。”张锋利说,“国内实施的改沼气池厕所项目,对西北省份每户补贴1200元,我们按这个标准报了,DFID不同意,他们的理由,一是不管你用什么厕型,都要统一补贴标准,而且还要取下限,就低不就高,目的是以有限的资金,尽量扩大覆盖面。二是他们只支持最贫困的农户。他们认为农村能建沼气池的,家里养的有猪、有牛,应该是富人了。我们给他纠正了多少次,说在农村什么家畜都不养的,反而是有钱人,但他们不相信。双方一直僵持不下,DFID的官员说不行我们就退出,不搞赠款了。后来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亲自去与世行、DFID交涉,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按照他们的意见设计了。” 当初,陕西省项目办将为村庄修建排污设施也列入了计划,但世行官员认为这项工程可以利用国内资金解决,如果加入它,就突出不了本项目改水、改厕的重点,因此不予考虑。 陕西省外贷办副主任于正之认为通过这个项目,不光是利用外资,而且也来了许多外国专家,带来了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于副主任说,根据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今年年底前,陕西首批四个试点县的规划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